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強震的土壤液化嚴重嗎?還是被操弄的議題?

  • 國際
  • 評論

近日「206美濃大地震」的發生,造成了不少民眾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天然災害破壞力之可怕和人力之脆弱無助,由此可見。不過本次大震的規模和震度,都沒有「921集集大震」(1999年9月21日發生在南投規模7.3的地震)的規模和震度來得大,其持續搖晃之「延時」約在10秒以內,遠不若921地震造成生命財產損失來得嚴重而恐怖,真是不幸中之大幸。

12694851_1064905686863716_3819032530795317655_o
圖片來源:立法委員 陳亭妃臉書

206大地震滿目瘡痍的悲慘景象,每天經過媒體呈現在國人面前,其中不斷的報導揣測,未經證實的究因,使得土壤力學中的專有名詞「土壤液化現象」突然一夕暴紅,成為記者、政客、新聞主播、談話秀節目的賓客及家庭主婦們朗朗上口、聞之色變的名詞。大家好像只怕土壤液化之發生,卻忘了強震之可怕。事實上這是一種完全顛倒邏輯的說法,有必要將它匡正回來。北市府、政院接下來將要公佈所謂「土壤液化發生潛能區」,掀起全台一片無厘頭之討論與恐慌,真是令人訝異。

在此,我們要誠實地告訴一般民眾,事情的真相是:「必需先有強烈的地震,才會引發某些特殊土壤液化現象」、「沒有強烈地震,就不會引發土壤液化的現象」。而且就算強烈地震來了,某些被定義為液化潛能高的地區,也不一定就會發生土壤液化。不要忘了,強烈地震發生時所帶來生命財産的損害,絕對遠大於「土壤液化」造成的災害。

在江宜樺內閣任內,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所提的防災機制都更政策構想未獲江宜樺重視採納,加上這次206大地震後柯文哲市長想要公佈「台北市土壤液化潛能區分佈圖」, 因而更炒熱了「土壤液化現象」這個議題。李鴻源是水利專家,水利工程所處裡的地質土壤大都在河道港灣邊居多,也是最容易發生土壤液化現象的所在。「土壤液化現象」對水利工程師而言,是在規劃設計時就必需的考慮因素要項。但筆者認為,把「土壤液化現象」與都市計畫內的住宅建物之安全相提並論、且過度強調,容易造成民眾的恐慌情緒。有否抄作議題以博取令譽之嫌,有待查證。

「科學的問題用科學解決」,「工程的問題用工程解決」,「政治的問題用政治解決」,這幾個命題似乎言之成理。不過有些經驗科學或工程學並不像物理學、化學或電子學一樣,多數是可以掌握相關因素後做精密量測、分析和預測物質之行為。如眾所週知的「牛頓定律」F=ma(力量等於質量乘上加速度),或愛因斯坦「質能互換定律」E=mc2公式一樣簡單、精準沒有例外。我們首先要讓讀者明白工程學尤其是地質學、土壤力學等學科的特性,由於它們處裡的物質對象都不是均質Homogeneous(同質均勻)之材料,大多數屬於Heterogeneous(異質混雜)等多種材質,以不均勻且具多方向性混合構成。因此其展現出的地質及土壤物理性質和行為特性,帶來的「可預測性」並不高,也不一致。因而在預測其行為時,「失之毫里,差之千里」的情形不是沒有,然而也算正常,不能說它不值得參考。

災難之預防,當然要「料敵從寬」,故作為預測材料行為的「經驗公式」才會因應而生。也就是說,處理土壤行為的複雜度並不是一個學派的「經驗公式」可以輕易化繁為簡去涵蓋解決對所有土壤行為預測之期待的。換言之,以「經驗公式」在大區域中預測到發生機率的潛在性土壤行為,可能在小區域、局部的土壤行為中不一定會發生。這不能說是工程師或科學家不認真或不夠專業,而是因為研究地質、土壤行為的因素太多且相互作用關係不明,很難做較為精確的預測而已(如地震之預測、邊坡之穩定預測、隆起現象、沉陷量預估、土壤液化、土壤承載力…等之預測評估)。本文不是叫大家不必重視土壤液化現象之問題,但它絕對沒有理由造成社會無厘頭的恐慌。政治操作此一議題的正當性也不夠,一些政客、民意代表們應該致力關懷受災戶財產損失之處理、心靈創傷之撫平、建物如何重建等問題,才是正途。

 

經921集集大震後,地震震度分為7級如下: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震度分級表 (2000年8月1日公告修訂) 來源: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quake_preparedness

其中 1gal=1cm/秒2為重力加速度的單位
1G=980 gal

各位讀者可能不明白1gal=1cm/秒2、1G=980gal的意義是什麼,讓筆者舉例說明如下:
1G代表1個單位的重力加速度。大家一定聽說過F-16超音速戰鬥機,其飛行員受訓的一個項目叫「抗G耐力測訓」,當飛行員坐在高速離心機測G儀座上時,離心機快速旋轉,1G的物理意義就是說離心力達到一個G的水平離心力時,若飛行員體重已知為80公斤,則這時就是在飛行員身體水平投影的總面積上,承受了80公斤的總壓力。

當離心機達至5G的水平離心力時,則在飛行員身體的水平投影總面積上即要承受400公斤的總壓力。F-16飛行員抗G耐力要能達到9G之水準。此時身體之微血管可能破裂,甚至意識昏迷,實非常人所能抵抗得了的。

依此讀者可以推想,如果有一個強烈地震來襲,當地局部地區地震儀所代表區域震度顯示出「300gal 的6級震度」的話,假設這時震區內有一棟7樓建築物,每層面積為100坪(即330平方公尺),則其1樓以上建築物之總重量約為1620噸。以此換算為1樓底部的柱與剪力牆所承受地震的水平剪力,即為:1620噸x0.3G=486噸。也就是說,1樓底部的柱和剪力牆的抵抗總水平剪力,必需大於486噸,才能讓這棟7樓建築物可以耐震至6級震度300gaI的強烈地震,且不致於因抗水平剪力不足而倒塌。當然,結構設計計算時要加入一定的安全係數,才算合格。這是一個如何去抵抗地震水平力的簡易計算說明。當然,房屋倒塌的原因林林總總,以上這個舉例淺說可以讓對地震抗震不熟悉的一般民眾對gal力是什麼,有一個粗略的了解。

上述所說每層樓地版面積100坪的建築物,假設有二層的地下室,則房屋的總重量約為1620除以7乘上9,約為2080公噸。因此在建築物最下面的土壤,至少要能承受2080噸以上的的總重量。也就是說,土壤每平方公尺的承載力要達到2080公噸除以330平方公尺=6.3公噸/平方公尺的土壤承載力。而對某些特殊地層而言,「土壤液化現象」在強烈地震發生後之同時,土壤承載力被打了一個大折扣,造成土壤承載力在局部瞬間不足,導致房屋傾斜、沉陷之現象。

產生土壤液化現象的原因與條件,一般公認有下列數點:

1. 夠大的地震:代表地震規模大,地表水平gal加速度夠大,地震強度放大效應強者。
2. 土壤的土質主要是均勻分佈飽和疏鬆的細沙層或沈泥質細砂層,且其土層的總厚度在20公尺∼25公尺以上。
3. 高的地下水位,即土壤之土層厚度需三分之二以上埋在地下水中。

921大地震後,全台各地許多地方發生不少「土壤液化現象」而致生災害之處,今引用亞新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蔣鼎全等之報告,指出實際情況如下:

1. 河流兩岸之沖積平原(高灘地)。例如:南投市貓羅溪沿岸堤防、草屯富寮里堤防、伸港鄉大肚溪口堤防高灘地、鳥日新溪南橋高灘地、太平一江橋左岸上游高灘地、大里市大里橋兩岸高灘地、大衛橋橋左高灘地、福田大橋左案高灘地、斗六重光橋附近、中寮鄉中山橋河岸。
2. 舊沖積河道上。如:員林鎮崙雅里。
3. 抽砂回填之新生地。如:彰濱工業區部分回填地、麥寮六輕工業區。
4. 港灣碼頭後線回填區。如:台中港1∼4號碼頭。
5. 排水溝渠、池塘、湖泊週邊。如:員林鎭崙雅里。

 

綜上之報告可知:土壤液化現象致生破壞的構造物,大多以空曠之處的水利及橋樑設施居多。地面平坦高低差很小的住宅區中,土壤液化現象出現的機率不算多見。一般還是以平地、坡地、山谷、填砂造陸、海埔新生地、港口碼頭之區域居多。

日本的Iwasaki在1982年列出了可能出現土壤液化的地質,歸類如下:

A. 現有河床、古河道、沼澤、新生地、谷地等為液化潛能最可能發生區。
B. 沖積扇、沖積平原、天然土堤、沙丘、海灘、河灘平原地為液化潛能可能發生區。
C. 台地、丘陵、山地,是屬於比較不會發生液化的潛能區。
大致上,地震規模、地震延時、地表加速度的gal值、土壤顆粒特性、相對密度、飽和度、應力歷史、側向壓力等都影響到土壤液化現象的發生。如黏土層即不產生液化現象,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壤也不產生液化之現象,有黏土層互層之地質液化潛能也大大降低。

 

結論
一、
土壤液化現在大概只有在強烈地震來襲,大約震度達到六級時才容易發生。那時造成的大問題是地震本身造成建物上部結構的嚴重災害,而不是因地震可能誘發土壤液化現象造成的災害。震度4級以下的地震,引發土壤液化的機率不高。若因而造成損害,其程度也不足以和地震所造成的結構物之破壞、生命財産財之損失相提並論。

二、
本次206大地震的第六天,筆者曾親赴台南災區觀察六處倒塌的現場,發現釀災的原因幾乎都是倒塌建築物本身結構不良所致。以維冠大樓為例,其隣近的建築物有2樓、4樓、7樓、12樓不等之樓層,從表面觀之,大抵並無損傷。至於其他倒塌的建物,率多由於混凝土強度不足、鋼筋紥配不合格、結構系統不佳、角地騎樓、1樓為開放市場(導致獨立柱折斷)等引起的災害為大宗。這些幾乎都不是強震起因後導致土壤液化作用而加大損害之情形。

三、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所公佈的206強震災害彙總報告中,其資料顯示受損的建築物大多數並非座落在所公佈的土壤液化高度潛能區和中度潛能區之內。這看來還蠻諷刺的!這也就是筆者在文初所談到的,以經驗公式去處理未知因素太多的土壤行為之預測,是有其侷限性的。請見下圖(來源見此):
Earthquake0206

四、
台北市政府所謂的台北盆地「三維防災地質資料庫」的輸入資料,以「A為水平地震力」所做的兩種假設如下:
A=0.24G=240gal. 5級震度之地震之上限值
A=0.32G=320gal. 6級震度之地震之中間值
上述5級、6級大地震為假設電腦推演出來的模型,這個模型建築在鑽探資料不足的基礎上(研究單位自己也不諱言),若六級震度、規模7級以上的地震發生在大台北地區週邊的範圍內,那時多數的30∼40年屋齡、耐震力不足的老舊建物,早就面目全非了,根本就不必去探究什麼「土壤液化」的問題了。也就是說,若台北市發生A=0.32G的六級震度時,大概會有7∼8成的老舊建築物(30∼40年屋齡)將難以過關,這才是最令人擔心、傷腦筋的大問題。

五、
再一次強調: 6級震度之強震,是引發土壤液化之重要關鍵條件。就算發生了地震,若未達4級(中震)的震度,也幾乎沒有土壤液化發生之可能。請大台北的市民們放心:平常沒有地震時 大家根本不必擔心土壤液化之問題。對於規模大的強震(規模7级震度6級),我們則要有「平時如戰時」的萬全準備(齊全裝備、強化逃生知識和能力、時常警惕、演練),這才是理性看待大地震的態度。以大台北地區的地震記錄來看,目前尚未發生過6級震度的地震。當然,這並不代表以後不會發生。

六、
關於官方要公告土壤液化潛能區一事,在地質鑽探資料不是很充足的假設條件下,所輸入而成的電腦模型推演出來的土壤液化現象潛能地圖,實在沒有太大的意義,卻因此而造成人民心中的恐慌,恐怕是不負責任的政治秀吧!

七、
就算是處在土壤液化的高度潛能區,以目前一般土壤工學之手段,在基礎施工之前就可以輕易將它克服,並不足為患。工務機構只要將這些資料列入新建的建築個案中,強制要求建築設計時做為核算要點即可。

八、
土壤液化潛能區公佈以後,已完成的建築物公寓想進行改善並非簡單之事。試問要如何進行?經費來源?全體住戶同意嗎?保證有效嗎?在在都是頭痛無解的的難題!我們實在想不出公佈這些「或許」會發生的資訊卻又無法解決問題的動機與意義何在? 到底政府想做甚麼,令人難以理解。

九、
當然,若要打壓房價,這一招一定有效。 然而最重要的,我們是不是請行政院提出報告和解決方案: 假若台北地區發生7級以上的規模、6級震度的地震,請問核一核二老舊核電廠的耐震力承受得了嗎? 我想,這才是政府和民眾最應該關心的議題,而不是「土壤液化現象」這類的假議題吧?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206 土壤液化 地震
2016-02-28 哈囉

Post navigation

台中市長,夜鷹比黑道好欺負? → ← 孫文,國賊還是國父?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善良還是草包?匪諜是烈士!

近幾天,令人驚悚的新聞:國民黨主席鄭娘娘主張秋殤,要祭拜大匪諜吳某及其同志,並要尊其為「烈士」! 鄭娘娘強調不要因人的政治思想,而被槍斃馬場町,令人肝腦塗地,家破人亡。大哉斯言耶!許多台北的政治達人倒是指出:鄭娘娘好像分不清楚「思想犯」和「恐怖份子」的差別。 匪諜是「恐怖份子」的一類:為求政治企圖能得𢌥,隱匿其身,陰謀顛覆政府,著手進行,無所不用其極,包括「刺探」、「抹黑」,操控輿論。高明者設立政策、軍略,誤導執政者往「死門」鑽,殺人不見血,千萬人為之犧牲! 許多人一直都很納悶,剿匪諸大戰役,國民黨都以兵亡將俘,死傷以萬計, 慘敗落幕,許多人都懷疑是不是有核心高層內應。因此,作者不得不把年少時聽來的故事,重述一遍就正於博學、高明之士。 多少年前,國民黨敗退台灣,高級將領會都以日方遺留下的宿舍為住所。日本宿舍是不接地的,第一層樓地板,和地面有個可匍匐前進的空間。眷村的小朋友們玩球戲,一腳把球踢進某將官宿舍的地板下。小朋友匍匐前進找球,球找不到,卻在地板下的隱密深處,發現一些奇怪的器具! 風雨飄搖的當年、朝不保夕的年代,知匪不報是要與匪同罪的。小朋友們也有此驚覺,回來向家人們報告。大人們一聽這還得了,那些器具是不是「發報機」?急忙往上報告。政府的反情報人員,不敢打草驚蛇,暗中監視,發現負責草擬台灣防禦作戰計劃的吳姓中將,每個月定期在國防部某機密會議室,集合他的共產黨諜報小組,把得來的國軍佈署的機密資料,沙盤推演,看解放軍要如何因應 ? 八二三炮戰也有相關的匪諜故事。砲戰一開始,匪炮集中火力往金門太武山機密的指揮所集中射擊,連續不斷。三名金門防衛副司令都為國犧牲了。其實匪炮有更大的目標,針對視察金門防務的蔣經國副國防部長。幸運的蔣部長提早一天回台。 由此可見,以往在台灣匪諜組織滲透之深入和有效。而台灣的「反情報」捉襟見肘,效率欠佳。台灣近年來發現的最大、現役將軍級的匪諜案,也是 CIA 在泰國曼谷,幫我們發現的。 所以,國民黨選出一位分不清楚「思想犯」和「恐怖份子」差異的主席,你我小公民們要特別戒慎恐懼:藍營有位老耄政治評論大咖,說鄭娘娘是「大好大壞」,主席選舉成功後,大老修正前言,認為她是「大好」。 她是如何「大好」的?是不是她秉性馴良,要台灣國殤時祭拜共產黨的「恐佈份子」,才能表達我們的善良,和不分畛域,以當中國人為榮。當然,更要把人家的烈士,不分清白,當英雄來膜拜! 鄭麗文主席是因無知而「善良」?或智能不足而「草包」, 或者兩者皆是,可由台灣人民來日投票來決定。事實上,倒是有個測試的方法,台灣選民應該鼓勵她若某日一上高位,一定要先「特赦匪諜」,旣往不究。 你我小公民們此時一定恍然大悟:她為甚麼一直不願意支持購買先進武器,保衛台灣,因為她相信不久以後匪諜不會被追訴,武器機密會像一堆草紙。世界各國沒有人會願賣台灣任何先進武器,因為機密難保 。買賣雙方一定會變成拒絕往來戶,台灣要買甚麼 ? 或者,鄭娘娘也要求中南海回報,特赦在大陸的「國特」或台獨嫌疑犯,通通放出來,從此一中各自表述,雙方地位同等,兩岸永久和平,—— 到底最後證明鄭娘娘是「善良」?還是「草包」?首先,中共間諜要榮升成國民革命軍的烈士,也是「英烈千秋」!台北大直明水路忠烈祠的牌位,到底要怎麼排序,鄭主席你可要先想想看 ? 作者:東林黨

「四年而已」的政治輕率,典當了現職軍公教的未來!

當我從新聞中聽到王鴻薇委員那句「(年金破產)只是提早4年,又不是40年」的話語時,一股寒意從背脊竄起。藍白兩黨聯手推動的年改煞車法案,不只揭示了一種何其輕率的不負責任,更是在具體地掏空我們這群仍在崗位上兢兢業業、按月提撥儲金的數十萬現職軍公教人員的退休未來。 年金制度是一座巨大的水庫,我們每一位現職人員,之所以願意從每月薪資中提撥、為這座水庫注入活水,是基於對國家制度最根本的信賴。相信在我們退休時,這座水庫能如約定般,提供我們安穩的晚年。然而,藍白兩黨如今為了收買部分選票,竟想強行打開水庫的閘門,加速消耗存水,然後輕佻地告訴我們:「別擔心,水庫只是提早四年乾涸而已。」我們每一次的提撥,都像是在為一棟注定會提前倒塌的房子添磚加瓦,何其諷刺,又何其不公! 在這場「年改變臉秀」中,最令人唏噓的,莫過於民眾黨立委黃國昌的「昨是今非」。昔日,他曾是無數年輕人與在職者眼中的「戰神」,高舉世代正義大旗,痛批年金改革不夠徹底。他的疾呼,曾讓我們相信制度的破口有機會被縫補。然而,今日搖身一變,卻與藍營唱和、主張「停砍所得替代率」。當初的改革,是為了讓系統延壽,確保我們這些中生代與新生代的公教人員在未來「領得到」;如今的煞車,卻是讓破產的懸崖加速逼近,將我們推向「繳得到,卻領不到」的絕境! 這種濫開財政支票的模式,並非孤例。今年六月,藍白兩黨才提案將國軍志願役加給一口氣調高至三萬元,其荒唐程度,迫使政府提出釋憲以求暫緩。如今,這套連環拳打到了年金改革上,其透過掏空財政紀律來癱瘓政府施政的意圖昭然若揭。 「停砍年金」正在公教體系內部進行一場殘酷的世代剝奪,製造「已退者」與「現職者」的對立。它等於是向所有剛踏入教職與公務體系的年輕人發出一封最冰冷的通知書,你們現在的犧牲與提撥,只是為了維繫一個即將被政治掏空、提前破產的體系,當你們退休時,國家的承諾早已是一張空頭支票。 年改攻防,無關政治意識形態。政客的任期不過四年,我們的職涯卻是三十年、四十年。用「四年而已」的輕佻,去豪賭我們數十萬人畢生信賴的承諾,如果這不是典當我們的未來,什麼才是典當我們的未來。 作者:秦靖

黃主席你可不能臨陣脫逃

藍白營想問鼎新北市長的三位候選人(李、劉、黃),個個摸拳擦掌,定裝的定裝,人設的人設,「不要不認得我是誰?」的記者招待會 —— 台灣最大都的市長,當然非我莫屬 ! 看來國民黨是不會接受民眾黨黃主席所建議的公平、公正、公開的民調,藍白同盟,推出一位候選人。 國民黨已有定見:鄭娘娘的黨中央,人才濟濟,以年輕聲浪取勝,要多年輕就多年輕,要多高的聲量,就有多高 !哪需要找個善於做政治咆嘯、不知實際行政的過時政客,一定很難說服新北市民,來治理他們的家園:他們要的是環狀線何時完工,台北海灣大橋何時啟用,屋價、租金何時大幅掉落 ? 台北的政治達人們是這樣看:黃主席除了多年前的汐止的區域立委( 差點被罷掉 )外,只能在不分區政黨票中混,到底他在(區域)全體選民中有多少真正的實力?許多選民都想知道,小草和小蔥們更想知道他們的「長城」能不能擋的住「匈奴們」越過長城 ? 許多人有這樣的憂心,國民黨當然更有這樣的疑慮。甚至有人認為黃主席會不會見機不可為,孤臣無力可回天,臨陣脫逃,留得長城青山在,何怕來日無柴燒 !—— 假如國民黨如此見利忘義,為甚麽黃主席不能「自力更生」?要仰賴別人的扶持和「摸頭」! 所以黃主席你若要參選新北市,不管國民黨支不支持,你可不能臨陣脫逃。「長城」若崩塌潰決,土石流淹沒的不只是你,還有跟著你沒頂的可憐的小草、小蔥、和民眾黨! 還有,跟監的、偷拍的、駭客等一大家族要怎麼辦?樹倒猢孫散,黃主席你是棵大樹,倒不得,再怎麼樣,也不能臨陣脫逃,退此一步,即無死所 !——- 是不是「汐止一役」把主席嚇壞了,原來人民心中的你只是如此!原來你不是自以為是的「不壞金剛」! 作者: 徐吁

「一中各表」現在是國民黨內的爭執

還算不久前,「一中各表」是民進黨和國民黨間的激烈爭論:民進黨說:「你們被騙了!」國民黨反駁說「有人說謊一百次,總有一次是真的」(馬前總統的名言)! 時過境遷,不要多少年,民進黨和國民黨間的爭論,倒變成國民黨內禍起蕭牆的自我爭執。雙方各自部署人馬,看來攤牌的時刻不會等待太久吧 ! 國民黨的「中華民國派」仍然相信「退此一步,即無死所」、「我們只有一個台灣!」——- 另一派「說謊百次派」現在則相信人家「百次說的都是真話」,甚至「只要有人口頭上保証,就是真話,說的不清不楚,暗藏凶機,也不打緊!」 旣然有人要站在人家肩膀上,理所當然,不只要相信別人百分之百說真話,更要明白有人不會容得你指東向西,布娃娃就該是個布娃娃 。即使要統一,說真的,人家哪需要甚麼「女神」? 所以,國民黨內「統一女神派」和「中華民國派」間的意識形態和路線的衝突,一定越來越火熱!真理越辯越明,正統馬克斯主義者也不敢否認「實踐就是真理」。辯論就是實踐,要實踐,黨內無妨來個大辯論, 目前看起來國民黨「中華民國派」是落於下風。理由很簡單,沒有派閥頭頭肯出來。因為一出來,「統一女神派」準備好的「飛彈」、「無人飛機」、「火炮」,不論來自「境外」外、境內的,一定集中火力「透過網路」轟擊。可預期派閥頭頭一定會受傷不輕。趙少康爺就是個現實例子,還被人以「隱藏的CIA」、革命現行犯,公審過 ! 所以「中華民國派」只能見怪不怪,其怪自敗,而消極抵制。「統一女神」要怎麼說就怎麼說,甚至鼓動她放言無忌,天生吾才必有用,嘴巴大當然是老天爺給她的恩寵,要她多說話,為民喉舌,為民族復興,為世界和平。只要百句話,九十九句話說的不完美,也不打緊,沒有人會怪她是trouble maker,何況人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誰敢惹? 可憐的國民黨內的「中華民國派」目前你們只能如此,忍辱負重,把爭執藏在心裏的底層。多多鼓勵人家,要她多說話,說大話,說儍話,說不知輕重的話,說共諜是烈士,量變造成質變:這是唯一的策略。Hopefully,雙方爭執總會有解決的一天,看來時間不會拖的太久 ! 作者: 顧憲同

Recent Posts

善良還是草包?匪諜是烈士!

善良還是草包?匪諜是烈士!

近幾天,令人驚悚的新聞:國民黨主席鄭娘娘主張秋殤,要祭拜大匪諜吳某及其同志,並要尊其為「烈士」! 鄭娘娘強調不要因人的政治思想,而被槍斃馬場町,令人肝腦塗地,家破人亡。大哉斯言耶!許多台北的政治達人倒是指出:鄭娘娘好像分不清楚「思想犯」和「恐怖份子」的差別。 [...]

More Info
「四年而已」的政治輕率,典當了現職軍公教的未來!

「四年而已」的政治輕率,典當了現職軍公教的未來!

當我從新聞中聽到王鴻薇委員那句「(年金破產)只是提早4年,又不是40年」的話語時,一股寒意從背脊竄起。藍白兩黨聯手推動的年改煞車法案,不只揭示了一種何其輕率的不負責任,更是在具體地掏空我們這群仍在崗位上兢兢業業、按月提撥儲金的數十萬現職軍公教人員的退休未來。 [...]

More Info
黃主席你可不能臨陣脫逃

黃主席你可不能臨陣脫逃

藍白營想問鼎新北市長的三位候選人(李、劉、黃),個個摸拳擦掌,定裝的定裝,人設的人設,「不要不認得我是誰?」的記者招待會 —— 台灣最大都的市長,當然非我莫屬 ! 看來國民黨是不會接受民眾黨黃主席所建議的公平、公正、公開的民調,藍白同盟,推出一位候選人。 國民黨已有定見:鄭娘娘的黨中央,人才濟濟,以年輕聲浪取勝,要多年輕就多年輕,要多高的聲量,就有多高 [...]

More Info
「一中各表」現在是國民黨內的爭執

「一中各表」現在是國民黨內的爭執

還算不久前,「一中各表」是民進黨和國民黨間的激烈爭論:民進黨說:「你們被騙了!」國民黨反駁說「有人說謊一百次,總有一次是真的」(馬前總統的名言)! 時過境遷,不要多少年,民進黨和國民黨間的爭論,倒變成國民黨內禍起蕭牆的自我爭執。雙方各自部署人馬,看來攤牌的時刻不會等待太久吧 ! 國民黨的「中華民國派」仍然相信「退此一步,即無死所」、「我們只有一個台灣!」——-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