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腹有詩書氣自華

  • 生活

作者   楊鴻江

「人類從出版第一本書開始脫離猿猴的狀況。」 F. Zamiatin

人類以感官發洩為主的休閒方式,除了運動和讀書可長期保持又沒有後遺症外,其餘的吃喝玩樂的週期都不長。聲光媒體,雖可馬上刺激感官,但閱讀之美,除使你從無知中解脫出來外,也可讓人完全陷入不同的想像,沉入在自我和作者對話最私秘的空間。

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讀简爱:「我們是平等的,我不是無感情的機器」,就懂得了作為女性的自尊;當讀裴多菲山多爾:「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會懂得了作為人的價值;當鲁迅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才懂得了人具有的反抗精神;當讀白朗寧說:「拿走愛,世界將變成一座墳墓。」懂得了為他人奉献爱心是多麼重要。

讀别人,其實也在讀自己,讀真、讀善、讀美的同時,也讀道貌岸然背後的偽善,也讀美麗背後的醜惡,也讀微笑背後的狡詐,也就是讀書使人更了解人性,使自己的行為更接近人性。

文學體裁,我比較喜歡讀散文,有人以歷盡滄桑的老祖母比喻小說,經驗豐富,卻嘮嘮叨叨,慢條斯理。戲劇宛如爸爸媽媽,嚴謹激昂,痛快淋漓,卻少不了做作,賣弄嘩眾取寵。詩歌似哥哥姐姐,青春似火,激情萬丈,卻不免裝瘋賣弄,冒失外露。散文則是剛剛成熟的少婦,豐瞻流韻,儀態萬千,從容脫俗,瀟灑風流。

世間絕大多數的人生是用散文寫的,因為它可包含小說戲劇詩歌,文體喜好其實多少和年齡性格有關,如同年過五十,比較欣賞有氣質的中年婦女,而不是年輕貌美少女,前者風韻猶存,有內涵,後者膚淺,話不投機半句多。

美國總統尼克森認為獲得知識途徑有三:「一、直接的人生體驗,二、看電影電視,三、讀書。前二者緩慢耗時,讀書最能及時獲益。」閱讀能拯救人的心靈的貧窮。然而現代人讀書,面對浩瀚文海,也並非開卷有益,寫如何閱讀一本書的M. Doren作者「以西洋書籍為例,百分之九十九不值得一讀,真正有價值的書,大概千本」,國學家陳演洛:「中國可讀的書不出幾十本,其他的不過翻來覆去,東抄西抄。」魯迅:「看中國書就沉靜下去,與實人生離開;讀外國書,就與人生接觸,想做點事。

中國書雖有勸人入世的話,也多是殭屍的樂觀,外國書即使是頹唐和厭世的,但卻是活人的頹唐和厭世。」也就是說書的好壞會影響人,菲爾丁則認為:「不好的書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會把你戕害。但不必為此走向另一極端,誇大書籍對人的品格的影響。更多的情况是:好人讀了壞書仍是好人,壞人讀了好書仍是壞人。」

讀一本書,對你有意義和學習效果,否則終究它只是印刷物,林肯:「人生如書,在內容不在長短。」宋朝司馬光費十九年作資治通鑑,畢生精力盡瘁於此,但是只有他的一個朋友王勝之看過一遍,其餘的,一看便想打瞌睡。書的內容枯燥難嚥,這和司馬光的崇古狂熱,維持現狀的固執意識形態有關,他關心是官僚和地主的利益,遠遠超過人民的福祉,尤好孔子的正名,現代人正名,是什麼就是什麼,例如總統未就職前,是當選人,就職後是總統,下台擺地攤,則為小販。孔子和司馬光的想法恰恰相反,是什麼偏不是什麼,換句話說,曾經是什麼,永遠是什麼。講禮教定名分,假如在穩定社會,對抗一時的動亂,也許有效,但不切實際,有礙進步。中國人習慣不用同樣的眼光,看待同樣的事物。

毛澤東問來訪已經下台尼克森的女婿:「總統先生好嗎?」,尼克森的女婿答:「我岳父已不是總統了呀!」毛澤東對這回答深不以為然,造成他這種觀念,源自他所讀的書,古代多,現代少;中國多,外國少;政治、軍事多,經濟、科學少,這種讀書偏好,既是他的缺陷,也造成中國幾十年的悲劇。

就書來說,世上著作並非都是開卷有益,當今人少看書,視書如敝屣,主要因為作者寫的內容,很多辭不達意,也許作者有學問,但是無法用文字組織表現出來,不知所云,淪為老生常談,無啟示之益,浪費讀者時間。

以前的人相信宋真宗所寫《勵學篇》:「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不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不恨無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是因為皇帝以科舉取才授官,上行下效,「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種桑。

天子好年少,無人荐馮唐。天子好美女,夫婦不成双。」天子只考四書五經,四書五經攸關前途,當然開卷有益;現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每個人的時間有限,要依你所需要的選擇閱讀,選書比讀書還重要,選書是根據自己的需要,這種需要來自內心的渴望。書能啟發人的思考領域,當我們說某一本書,改變了我的人生,是書使我們認識出自己的早已經存在,內心的潛意識,而不是灌輸原來所沒有的東西。

馬克.派提《靈魂的出口》對書提出疑惑,「誰能把我們從這種詛咒解放出來?在我進入圖書館,所選第一本書,正巧非常艱深,我發誓一定要搞清楚其中的內容和奧秘,我今已經半白,但當時還年輕,居然相信這本書能給我答案,替我指點迷津,我終於看完了,但當時卻發現裡面內容,只是不斷的問題而已。」這是說學海無涯,而吾生有涯,以有涯之生,追求無涯之學,可能會減少困惑,也可能增加困惑。書的功能因人而異,紅樓夢林黛玉:「唸了書後,生無窮魔障,識了字,就惹動萬種情根。」豁達的蘇東坡也慨嘆:「人生憂患識字始」。

好的書要寓意深遠,令人觸類旁通,有啟發作用,否則寧可不讀。宋朝陳師道:「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我們最喜歡的文章,就是說出我們自己的願望受到挫折的作品。另一方面,「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搔。」看詩也會滿足你內心的渴望,消除你的憂愁。

當你不瞭解書的美,有可能是你不熟悉書中故事的社會文化背景,也可能你的閱歷不足,無法對作品產生理解、認同,或是作品不合你的口味。日本文學家川端康成之作品,文字之美,雖然難懂,卻長久吸引人,而市面那些漫畫淫書,各有其趣,理解也不困難,但沒有藝術深度,看不過一次便不想重複。書也會因各有所好,而有不同的評價,莎士比亞的作品膾炙人口,蘇俄作家托爾斯泰卻嗤之以鼻,唐朝大詩人李商隱的詩,使人百讀不倦,清朝曹雪芹藉紅樓夢林黛玉口說,只有「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這首還可以,其餘的她都不喜歡。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世間好語書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人有時擁有愈多,限制就愈多;知道愈多,反而愈痛苦,「世上絕頂聰明的人,必有許多不幸,其中之一,就是對善善惡惡的事,沒有一樣不懂的。」

蘇東坡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因為他做官,一旦地位高,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易招毀謗,「絕壁高處多風雨,莫登瓊樓最上層。」這是從事仕途受到挫折時的反動。

但是,我認為人想要有知識和智慧,還是要從有用的書中獲得,要靜下心來才能讀書,吸收書中的東西變成你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人到無求品自高;知多世事胸襟闊,閱盡人情眼界寬,變化氣質,才不會面目可憎,俗不可耐。而且,人若能靜下心來,不假外求,從寂寞中發現自己,境界就更高,書籍是催化劑,加強效果。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讀書
2014-03-01 楊鴻江

Post navigation

政治本質是現實 → ← 球員兼裁判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推動健保補充保費改制 不如先課糖稅

衛福部推動健保補充保費改制,引發小資族反彈。行政院表示,政府希望使健保財務更穩健永續,並讓保費繳納制度更公平,因此卓揆已指示衛福部暫緩具爭議的規劃,廣泛聽取各界意見,加強社會溝通,尋求更周全、具共識的改革方向。 健保是台灣社會的重要根基,必須永續改革,但方向要合理。許多聲音指出,若真要改革,應優先針對濫用健保資源者與高資本利得族群,而非對準五百萬個靠微薄股息補貼生活的小股民。健保可以改,但不能改錯人。政府在推動修法前,更應審慎評估,尋求更公平、合理且真正有助健保財務穩健的方案。 我倒認為,若要同時達成「降低支出」與「增加收入」的目標,開徵「糖稅」恐怕是最直接也最合理的方式。糖攝取過多容易導致肥胖與糖尿病,而糖尿病又是健保支出的大宗。糖本身幾乎沒有營養價值,只提供短暫的快樂與熱量,但長期過量卻帶來龐大的外部成本,最終仍是全民健保共同買單。既然香菸有「菸捐」,為何糖不能有「糖捐」? 世界衛生組織曾根據二十三國的研究指出,糖對人體的危害甚至高於菸品。人類的嗜糖反應與毒癮類似,會導致肥胖、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也會造成兒童齲齒。許多國家早已正視含糖飲料的健康風險。以英國為例,政府在二○一六年開徵含糖飲料稅,不僅為國庫帶來五.二億英鎊的收入,更促使飲料業者調整配方、降低含糖量,成功引導市場走向更健康的方向。 根據農委會的統計,台灣人每日平均糖攝取量已「超英趕美」。在此情況下,若政府真要健全健保財務,不如從公共衛生角度出發,評估開徵「含糖飲料稅」的可行性。其核心意義並非增加稅收,而是透過政策引導,讓民眾減少嗜糖依賴,改善國民健康,進而降低健保支出。 健保的永續,不僅靠調整收費,更要從源頭減少疾病。與其向小股民多收幾百元,不如讓全民少喝幾口糖。 作者:魏世昌

善良還是草包?匪諜是烈士!

近幾天,令人驚悚的新聞:國民黨主席鄭娘娘主張秋殤,要祭拜大匪諜吳某及其同志,並要尊其為「烈士」! 鄭娘娘強調不要因人的政治思想,而被槍斃馬場町,令人肝腦塗地,家破人亡。大哉斯言耶!許多台北的政治達人倒是指出:鄭娘娘好像分不清楚「思想犯」和「恐怖份子」的差別。 匪諜是「恐怖份子」的一類:為求政治企圖能得𢌥,隱匿其身,陰謀顛覆政府,著手進行,無所不用其極,包括「刺探」、「抹黑」,操控輿論。高明者設立政策、軍略,誤導執政者往「死門」鑽,殺人不見血,千萬人為之犧牲! 許多人一直都很納悶,剿匪諸大戰役,國民黨都以兵亡將俘,死傷以萬計, 慘敗落幕,許多人都懷疑是不是有核心高層內應。因此,作者不得不把年少時聽來的故事,重述一遍就正於博學、高明之士。 多少年前,國民黨敗退台灣,高級將領會都以日方遺留下的宿舍為住所。日本宿舍是不接地的,第一層樓地板,和地面有個可匍匐前進的空間。眷村的小朋友們玩球戲,一腳把球踢進某將官宿舍的地板下。小朋友匍匐前進找球,球找不到,卻在地板下的隱密深處,發現一些奇怪的器具! 風雨飄搖的當年、朝不保夕的年代,知匪不報是要與匪同罪的。小朋友們也有此驚覺,回來向家人們報告。大人們一聽這還得了,那些器具是不是「發報機」?急忙往上報告。政府的反情報人員,不敢打草驚蛇,暗中監視,發現負責草擬台灣防禦作戰計劃的吳姓中將,每個月定期在國防部某機密會議室,集合他的共產黨諜報小組,把得來的國軍佈署的機密資料,沙盤推演,看解放軍要如何因應 ? 八二三炮戰也有相關的匪諜故事。砲戰一開始,匪炮集中火力往金門太武山機密的指揮所集中射擊,連續不斷。三名金門防衛副司令都為國犧牲了。其實匪炮有更大的目標,針對視察金門防務的蔣經國副國防部長。幸運的蔣部長提早一天回台。 由此可見,以往在台灣匪諜組織滲透之深入和有效。而台灣的「反情報」捉襟見肘,效率欠佳。台灣近年來發現的最大、現役將軍級的匪諜案,也是 CIA 在泰國曼谷,幫我們發現的。 所以,國民黨選出一位分不清楚「思想犯」和「恐怖份子」差異的主席,你我小公民們要特別戒慎恐懼:藍營有位老耄政治評論大咖,說鄭娘娘是「大好大壞」,主席選舉成功後,大老修正前言,認為她是「大好」。 她是如何「大好」的?是不是她秉性馴良,要台灣國殤時祭拜共產黨的「恐佈份子」,才能表達我們的善良,和不分畛域,以當中國人為榮。當然,更要把人家的烈士,不分清白,當英雄來膜拜! 鄭麗文主席是因無知而「善良」?或智能不足而「草包」, 或者兩者皆是,可由台灣人民來日投票來決定。事實上,倒是有個測試的方法,台灣選民應該鼓勵她若某日一上高位,一定要先「特赦匪諜」,旣往不究。 你我小公民們此時一定恍然大悟:她為甚麼一直不願意支持購買先進武器,保衛台灣,因為她相信不久以後匪諜不會被追訴,武器機密會像一堆草紙。世界各國沒有人會願賣台灣任何先進武器,因為機密難保 。買賣雙方一定會變成拒絕往來戶,台灣要買甚麼 ? 或者,鄭娘娘也要求中南海回報,特赦在大陸的「國特」或台獨嫌疑犯,通通放出來,從此一中各自表述,雙方地位同等,兩岸永久和平,—— 到底最後證明鄭娘娘是「善良」?還是「草包」?首先,中共間諜要榮升成國民革命軍的烈士,也是「英烈千秋」!台北大直明水路忠烈祠的牌位,到底要怎麼排序,鄭主席你可要先想想看 ? 作者:東林黨

黃主席你可不能臨陣脫逃

藍白營想問鼎新北市長的三位候選人(李、劉、黃),個個摸拳擦掌,定裝的定裝,人設的人設,「不要不認得我是誰?」的記者招待會 —— 台灣最大都的市長,當然非我莫屬 ! 看來國民黨是不會接受民眾黨黃主席所建議的公平、公正、公開的民調,藍白同盟,推出一位候選人。 國民黨已有定見:鄭娘娘的黨中央,人才濟濟,以年輕聲浪取勝,要多年輕就多年輕,要多高的聲量,就有多高 !哪需要找個善於做政治咆嘯、不知實際行政的過時政客,一定很難說服新北市民,來治理他們的家園:他們要的是環狀線何時完工,台北海灣大橋何時啟用,屋價、租金何時大幅掉落 ? 台北的政治達人們是這樣看:黃主席除了多年前的汐止的區域立委( 差點被罷掉 )外,只能在不分區政黨票中混,到底他在(區域)全體選民中有多少真正的實力?許多選民都想知道,小草和小蔥們更想知道他們的「長城」能不能擋的住「匈奴們」越過長城 ? 許多人有這樣的憂心,國民黨當然更有這樣的疑慮。甚至有人認為黃主席會不會見機不可為,孤臣無力可回天,臨陣脫逃,留得長城青山在,何怕來日無柴燒 !—— 假如國民黨如此見利忘義,為甚麽黃主席不能「自力更生」?要仰賴別人的扶持和「摸頭」! 所以黃主席你若要參選新北市,不管國民黨支不支持,你可不能臨陣脫逃。「長城」若崩塌潰決,土石流淹沒的不只是你,還有跟著你沒頂的可憐的小草、小蔥、和民眾黨! 還有,跟監的、偷拍的、駭客等一大家族要怎麼辦?樹倒猢孫散,黃主席你是棵大樹,倒不得,再怎麼樣,也不能臨陣脫逃,退此一步,即無死所 !——- 是不是「汐止一役」把主席嚇壞了,原來人民心中的你只是如此!原來你不是自以為是的「不壞金剛」! 作者: 徐吁

「一中各表」現在是國民黨內的爭執

還算不久前,「一中各表」是民進黨和國民黨間的激烈爭論:民進黨說:「你們被騙了!」國民黨反駁說「有人說謊一百次,總有一次是真的」(馬前總統的名言)! 時過境遷,不要多少年,民進黨和國民黨間的爭論,倒變成國民黨內禍起蕭牆的自我爭執。雙方各自部署人馬,看來攤牌的時刻不會等待太久吧 ! 國民黨的「中華民國派」仍然相信「退此一步,即無死所」、「我們只有一個台灣!」——- 另一派「說謊百次派」現在則相信人家「百次說的都是真話」,甚至「只要有人口頭上保証,就是真話,說的不清不楚,暗藏凶機,也不打緊!」 旣然有人要站在人家肩膀上,理所當然,不只要相信別人百分之百說真話,更要明白有人不會容得你指東向西,布娃娃就該是個布娃娃 。即使要統一,說真的,人家哪需要甚麼「女神」? 所以,國民黨內「統一女神派」和「中華民國派」間的意識形態和路線的衝突,一定越來越火熱!真理越辯越明,正統馬克斯主義者也不敢否認「實踐就是真理」。辯論就是實踐,要實踐,黨內無妨來個大辯論, 目前看起來國民黨「中華民國派」是落於下風。理由很簡單,沒有派閥頭頭肯出來。因為一出來,「統一女神派」準備好的「飛彈」、「無人飛機」、「火炮」,不論來自「境外」外、境內的,一定集中火力「透過網路」轟擊。可預期派閥頭頭一定會受傷不輕。趙少康爺就是個現實例子,還被人以「隱藏的CIA」、革命現行犯,公審過 ! 所以「中華民國派」只能見怪不怪,其怪自敗,而消極抵制。「統一女神」要怎麼說就怎麼說,甚至鼓動她放言無忌,天生吾才必有用,嘴巴大當然是老天爺給她的恩寵,要她多說話,為民喉舌,為民族復興,為世界和平。只要百句話,九十九句話說的不完美,也不打緊,沒有人會怪她是trouble maker,何況人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誰敢惹? 可憐的國民黨內的「中華民國派」目前你們只能如此,忍辱負重,把爭執藏在心裏的底層。多多鼓勵人家,要她多說話,說大話,說儍話,說不知輕重的話,說共諜是烈士,量變造成質變:這是唯一的策略。Hopefully,雙方爭執總會有解決的一天,看來時間不會拖的太久 ! 作者: 顧憲同

Recent Posts

跳脫藍紅兩中敘事窠臼,建立台灣自身的反共論述

跳脫藍紅兩中敘事窠臼,建立台灣自身的反共論述

自1990年代起,以所謂「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為首,具有極度親中與左傾色彩、支持台灣被共產中國統一的多個政治團體,每年秋天,都會在當年中華民國處決政治犯的知名場域—台北馬場町刑場原址,舉行所謂「秋祭」,以紀念其所謂死難同志。 [...]

More Info
當布魯塞爾響起台灣聲音:淺談蕭美琴歐洲之行的意義

當布魯塞爾響起台灣聲音:淺談蕭美琴歐洲之行的意義

       在歐洲議會莊嚴的會廳中,蕭美琴副總統以沉穩而堅定的語氣開場:「台灣不尋求對抗,但也不會退讓於威脅。」這不是一場例行演說,也非國內反對黨所謂「浪費公帑所做的外交秀」,而是台灣外交史新篇章。     [...]

More Info
國球危機前夜:面對中國CPB,台灣棒壇人士不能再天真

國球危機前夜:面對中國CPB,台灣棒壇人士不能再天真

2025年秋季亞錦賽在平潭落幕,中華隊順利奪下前三名,中國隊卻在對戰中展現罕見的韌性。投手球速提升、守備精準、戰術執行度提高,讓這支中國成棒隊已與過去印象不同。 據傳,這些進步背後,有不少台灣教練與專業團隊的協助。就在這股進步的氣氛下,中國官方隨即宣布成立「中國職業棒球城市聯賽」(Chinese Professional [...]

More Info
推動健保補充保費改制 不如先課糖稅

推動健保補充保費改制 不如先課糖稅

衛福部推動健保補充保費改制,引發小資族反彈。行政院表示,政府希望使健保財務更穩健永續,並讓保費繳納制度更公平,因此卓揆已指示衛福部暫緩具爭議的規劃,廣泛聽取各界意見,加強社會溝通,尋求更周全、具共識的改革方向。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