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轉] NHK專訪:暴走的假消息

  • 時事
  • 民意
  • 轉載

「暴走的假消息–台灣駐大阪辦事處處長不幸事件的元凶」 — 日本NHK專訪日本医療法人 輝生医院理事長 王輝生的中文譯文。

1月末、2/1及2/7我三度接受NHK的專訪取材,其中的一部分在3/4NHK《Close-up現代》的特別節目中正式播出,其標題:「暴走的假消息 — 駐日外交官為何自殺,帶給我們的教訓」。

暴走的假消息。 圖片來源:民報
暴走的假消息。 圖片來源:民報

以下是NHK專訪人員與我問答的全部內容:

1:有關於蘇處長的人品你有何回憶?
答:
我是去年(2018年6月23日)為了恭迎李登輝前總統,首次前往沖繩,在那裏初遇蘇處長,當時蘇處長任職《台北駐沖繩辨事處》當處長,整整二天承蒙處長的多方照料,一直感激在心。在我的印象中,蘇處長是一位溫和忠厚、沈默寡言而且脚踏實地、頗富責任感的老實人。

2:颱風肆虐的當時,蘇處長連日受到批評的狀況,你是如何看待?
答:
去年9月4日因為颱風來襲,導致關西機場一時関閉,9月5日関西機場當局,為了疏散滯留的旅客,從早上6點起就主動利用船及巴士展開疏散行動,11點左右將聽得懂中國話的人集中,主要是中國客及自動加入的台灣客32人,共1044人,用機場主動提供的巴士送往《日根野》某大賣場的停車場,但是為了避免混亂,所以,外部的車輛一律禁止進入機場。
此時有二則假消息到處蔓延流傳。

第一則假消息:
根據來自中國的網路消息說,中國駐大阪領事館派遣專車,進入關西機場內救出中國客,而中國的媒體也大肆加碼報導,宣稱托偉大祖國的福,不但滯留在関西機場的中國客,而且連台灣客也因之而被救出云云,這些不實的假消息馬上就在台灣到處流竄,引起台灣媒體、名嘴及在野黨國会議員們的大騷動,一時議論洶洶,充滿煙硝味的批判言論不絕如縷的由台灣乘風飄來,攻擊的焦點集中在台灣駐日代表謝大使及駐日官員們,批判的內容無非是《中國能够做到的事,為何台灣不能?》、《當時謝大使你在那裡?》、《謝大使應該辭職下臺以謝國人》等等,這種過剩反應的攻擊標的,集中在遠處東京的謝大使,其原因無非是最近這幾年,台日友好関係空前良好,去年兩國間的人民交流高達670萬人,台灣已經取代美國,成為日本高中畢業旅行的的首選之地,去年,有40個日本地方議会及323名來自日本全國各地的議員們,應邀前往高雄參加《日台議員高峰会》,然而,《命運共同體》的台日關係如果再進一步深耕的話,会讓某些國家或某些人士坐立難安,所以,台日友好関係的最大功勞者謝大使就成了他們的眼中釘及絆腳石,總是想方設法的尋瑕伺隙,必欲除之而後快(要謝代表辭職下台)。

但是,根據9月5日關西機場的正式發表,當天所有外部的車輛,一律禁止進入機場,所以,所謂《中國官方派車進入關西機場救出中國客及台灣客》的消息,後來被證明是空穴來風的假消息。

第二則假消息:
9月6日有人在PTT的Japan Travel投稿,其內容自稱,他在関西機場乘坐,中國官方所派遣的專用巴士因而脫困,但當抵達大阪時已值深夜,所以曾致電《台北駐大阪辦事處》要求協助(住宿及交通等),但遭到辦事處職員冷言冷語的相待云云,這位人士的投稿,無異火上加油,使台灣的輿論再度嘩然,台北駐大阪辦事處及駐日代表謝大使成了衆矢之的,又受到更加嚴厲的責難,但是,該PTㄒ的文章,後來也被證實是子虛烏有的假消息,憑空揑造者是一位台灣的游姓大學生,筆名GuRuGuRu,警察雖將他訴之法辦,但法官卻以未達《社会秩序維護法》的犯罪標準,而被判無罪。

3:你寫電郵給蘇先生的經緯是什麽?
答:
當時台灣衆議洶洶,當面對來自袓國的媒體、名嘴及在野黨政治人物們,如海嘯般的批判聲浪時,我深信忠厚老實的蘇處長一定招架乏力,而身為當事人的他,恐怕更將百口莫辯,我因出身於台灣,同時也是當時颱風的受害者,感同身受,所以,為了還原真相,趕寫七篇文章,投稿台灣媒體,待刊出後,馬上呈送蘇處長,期能幫助他面對輿論撻伐時,充當自衛武器使用以釐清真相。

4:蘇處長最後的電郵是怎麼寫的呢?
答:
來自蘇處長的電郵共有三通。
9月10日蘇處長針對我寄給他的還原真相文章,傳給我第一通電郵,寄到我的電腦:

[請教王博士,台灣自由客人數來源是那裡? 蘇啟誠]。

我由於電腦未開機,所以遲至9月12日清晨才改用手機回電,當時來自台灣輿論的口水巨浪,非但不減反而遞增,而且正達到高潮,我雖然努力還原真相,期能消風止浪以助蘇處長一臂之力,看來徒勞無功,所以,有感而發,回處長電郵:

[由於電腦未開機,延遲答覆,尚乞海涵。

勞苦功高卻徒負駡名,真是太委曲了,未能更有效的替您們申冤,謹致歉意之忱。

根據來自關西空港的報導,9月5日送走中國滯留客1012人(包括香港客117人及澳門客5人)加上自動加入的台灣自由行散客32人,共1044人於上午11點由関西空港乘專用巴士送往泉佐野市(後來知道,實際是日根野的大賣場停車場),所以4日當晚滯留在關西空港的台灣散客應該是32人+?。至於確實人數,如未辦妥登機手續,大概無從查考吧。兹將敝人的愚思蠢見,傳真呈上,敬請玉覽。9月12日 王輝生敬上]。

電郵中附上拙文《同遭災變同受委曲不同迴響》ㄧ併呈送蘇處長(9月11日已先用傳真寄呈該文)。
該文章的內容簡述如下:

[9月4日颶風暴雨重創日本關西,9月6日北海道又地牛大翻身,七級的大地震使得全北海道295萬户斷電停水,所有對外交通完全停擺,成為麻痺狀態,但是,日本舉國上下,處變不驚,國家社会井然有序,仍然一如往常般的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的繼續運作,9月7日執政的自民黨總裁大選,正式宣佈開戰,9月10日安倍首相按旣定行程前往蘇聯開会,20日自民黨總裁大選也如期舉行,而,仍然滿目瘡痍的災區及仍然身陷水深火熱的災民們,沒有人怨天尤人、也沒有人抱怨安倍首相為何不來探視他們,反對黨也沒有人見縫插針,大發其政治財,反而上下齊心、朝野合力為了早日復興而共赴國難。

反而是同受災變的台灣人,卻,在真相究明之前,就捕風捉影的對克盡厥職,正不眠不休、戮力從公的駐日官員們大加撻伐,而且在野的政治家也在立法院召開黨團記者会,要求謝大使辭職下台,讓已經忙得暈頭轉向、疲憊不堪的前線指揮官謝代表,還要回身轉向台灣,去為一些子虛烏有的空穴來風來分心闢謠。
台、日都是自然災害的大國,然而,面對災變時,兩者的應變態度,居然千差萬別,日本人深深體会老子《治人事天 莫若嗇》的道理,所以當面臨災變時,他們深悟,唯有上下團結一致,儉嗇吝惜有限的《精、氣、神》才能凝結出力量,這才是正真正銘的治人事天之道。
同是災難大國的台灣人民應當引以為借鑒,見賢而思齊。2018年9月12日 王輝生敬上]。

蘇處長於當天9月12日早上8:42,馬上回我電郵:

[處置不當,連累謝大使,罪過。]。

過了二分鐘,蘇處長於8:44,又來電郵:

[所言甚是,同感,但沒人聽進去。蘇啟誠]。

這是蘇處長的最後遺言。
《據報導蘇處長是在9月13日晚上輕生,9月14日早上被發現》

5:看到蘇處長的電郵,你有什麼感觸?
答:
蘇處長的第一通電郵質問我:
[台灣自由客人數來源是那裡?],
當時因為台灣的團體客,已經警覺到關西機場旣將關閉,所以不進入,進入者都是不知情的中國團客及自由行的台灣散客,所以,當晚滯留的台灣散客人數,如果未辦妥登機手續,根本無從得知,可見蘇處長對於無法掌握9月4日晚上,滯留在關西機場台灣客的確實人數,始終耿耿於懷而感到懊惱不已。

第二通電郵:
[處置不當,連累謝大使,罪過。]:
第一則假消息說中國官方有派專車進去關西機場內接人及第二則假消息說《台北駐大阪辦事處》的電話對應,語氣冷漠等等風波,都是發生在蘇處長的管轄區大阪,而身為大阪地區的主管,責無旁貸,然而,來勢洶洶的批判聲浪,卻,反而直撲遠在500多公里外的東京,連累到自已的長官謝大使,使其身陷風暴的中心,這對於忠厚老實、責任心強的蘇處長來講,可能五味雜陳而且頗感內疚,所以才会有自感《罪過》之言。

第三通電郵:
[所言甚是,同感,但沒人聽進去。蘇啟誠]:

這是蘇處長針對,我於9月11日用傳真及9月12日用電郵呈送的拙文[同受災變同受委曲不同迴響]的回應,我的該文重點是:
當面對災變時,台、日二國的應變態度竟然天淵有別,期許國人能見賢思齊,效法日本人,上下團結一致、朝野和衷共濟以共赴國難的精神,早日消風止浪,並野人献曝的呈送蘇處長,以供其權充自我辯白的自衛武器,希望他善加利用,然而,蘇處長雖然肯定我的見解《所言甚是》而且《同感》,但,顯然徒勞無功,所以才会說《但沒人聽進去》,其當時的無力感已經溢於言表,而且,百口莫辯的無奈感,更是可想而知。

6:當聽到蘇先生的噩耗,你的心情如何?
答:
真的是大吃一驚,簡直難以置信,蘇處長為了旅日僑民而腳踏實地的戮力從公,更為了毌國台灣而一生懸命的克盡厥職,竟然,會被來自自已祖國的口水濁浪所淹沒,以致被逼到百口莫辯的窘境,《但沒有人聽進去》的遺言,雖然讓我感受到蘇處長的無力感及無奈感,但,萬萬也沒想到他会走上輕生的絕路。

7:對於此次的這一個事件,你認為会對社会留下什麼教訓?
答:
我認為此次蘇處長的不幸,其元凶就是假消息所惹的禍,自由民主的國家由於言論自由,所以假消息特別容易散播蔓延,其為害也較為巨大,我相信這是日、美、台等言論自由的民主國家,共同的弱點(weak point),此次蘇處長的不幸只不過是冰山的一角而已。
言論不自由的敵對國家,往往会利用假消息,當作其攻擊的武器,以破壞對手國的自由民主制度,使對方招致動盪混亂,而達到其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終目的。
假消息的製造源頭,如果是來自個人的行為,其對應及遏止的方法,比較簡單,如果是團體的行為,就較為棘手,但,如果是國家層次的行為,尤其是起源於獨裁國家,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幾乎是防不勝防而束手無策,所以,所有的自由民主國家應該刻不容緩的彼此連携,互相合作,認真的集思廣益共謀對策,這是我個人的愚思淺見。

日本医療法人 輝生医院理事長 王輝生敬上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轉載,原文出處:民報)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假新聞 外交部 日本 社會 蘇啟誠
2019-03-10 新公民議會

Post navigation

台灣社會的集體無知,默許柯韓兩位市長的歧視發言 → ← 台灣職場的社會觀察—人人為我為人人

Related Posts

從「窮花蓮、富崐萁」到「窮台灣、富崐萁」

最近傅崐萁的罷免案進入關鍵階段,從縣府活動出現反罷免扇子,到縣長徐榛蔚公開替老公站台,還有那個AB版邀請卡的爭議,這些事情讓大家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傅崐萁在花蓮玩的那套,現在是不是要搬到中央來了? 花蓮縣議員胡仁順講得很直白:「窮花蓮、富崐萁」。這不是隨便說說的,而是真的有在地人的觀察。傅崐萁掌握縣府預算,議會又過半,透過補助綁樁、預算施壓,形成了一個很難打破的利益網絡。結果呢?花蓮建設停滯,年輕人一直外流,連觀光都被台東超越,經濟民生越來越差。 更讓人擔心的是,這種模式現在正在往中央擴張。原本中央預算應該用在基礎建設、國防、少子化對策這些長遠規劃上,現在卻變成大規模的地方補助和選舉利益交換。這種舉債方式被質疑違反預算法,根本就是把國家資源私有化,用納稅人的錢買政治忠誠和選票。 如果一個立委可以把國家預算當成自己選區的「政治提款卡」,那其他地方勢必有樣學樣,中央政府就沒辦法以公共利益為核心分配資源,只能在地方政治壓力下,不斷淪為補助和特定勢力交易的工具。當預算不再服務國家戰略,而只是用來鞏固個人勢力時,受害的就是全體台灣人民。 「窮花蓮、富崐萁」已經是很多花蓮人的共同感受,如果現在不處理,讓傅崐萁把這套模式複製到中央,我們就要面對「窮台灣、富崐萁」的局面。國家不該成為某個政治人物的提款機,民主機制也不該被人利用來操控資源、綁架制度。 這次罷免行動,對花蓮人來說是一次覺醒,對台灣人來說是對抗腐敗、守護民主的試煉。如果讓傅崐萁繼續擴權,未來更多預算不會用來修橋鋪路,而是用來鋪陳權力的延伸。現在不罷免,以後就更難回頭了。 胡仁順問得很對:「不罷你罷誰?」這不是情緒性的發洩,而是台灣公民面對政治腐化時最基本的民主防衛。民主制度不是讓政治人物發財的管道,而是讓人民過好日子的工具。現在,該是時候把不適任的人請出我們的公共體制了。 作者:林政武

濫發現金與反罷動員:從全民普樂走向財政危機

近年來,台灣經濟表現優異,因此增加不少稅收,故蔡政府時代有「普發現金」政策,同時振興因疫情蕭條的其他產業,達成「共享經濟成果」、「照顧全民」目標。這種政策本是利民之舉,若無一合理機制監督發放數量、發放標準,恐怕成為某黨某人的助選工具,畢竟「普樂現象」養成全民由奢入儉難,一旦普發現金成為常態,遇到財政荒年試問國庫受得了無理的折騰嗎? 其實不難看出普發現金所以趕在七八月左右闖關,仍是藍白為箭在弦上的大罷免造勢,不惜以交換台電補助案為籌碼迫使行政院讓步。台灣當前政治正逐漸陷入民粹動員與短期投票考量主導的惡性循環。試想,在貧富差距擴大、數量同時呈現兩極下,一萬元在高級白領眼中也許意義不大,但在許多底層人民卻是能補貼數月開銷,故普發一萬須均衡財政及民心,藍白精明地用議案挑撥部分選區民意,或形塑執政當局不諳民間疾苦的印象。 民主制度設計的本意,是讓民意監督政策、考核施政,但當「金錢動員」成為常態,便等於將政策討好凌駕於理性公共辯論之上。長期而言,選民將習慣於選舉前「領一波」的收買式政策,而非檢驗施政的長遠規劃與國家治理能力。這種「短期利益換取選票」的現象,是典型的民粹陷阱。 台灣當前財政表面上看似穩健,實則隱藏長期危機。普發現金雖來自「超徵稅收」,但實際上,政府長期依賴舉債與基金動用來填補財政缺口。例如勞保基金已出現結構性赤字、軍公教退休撥補壓力沉重,再加上地方政府舉債空間緊縮,中央大撒幣之舉將加速推升財政風險。 更可怕的是,當普發成為「政治標準配備」,將來的執政者無論黨派都會面臨「不發就選輸」的政治壓力。這種情況下,政府會被迫壓縮長期投資(如基礎建設、教育改革、能源轉型、面臨對岸壓力不得不提升國防費用),轉而不斷提高短期民粹支出。若再結合高齡化社會的需求膨脹,台灣的財政結構可能在一代之內出現崩解。試問,勞健保無財政挹注,未來個戶所負擔範圍恐增加;軍公教薪資不增恐使服務品質下降,以上情況無疑是長期普發現金的隱藏待爆的危機。然而,遺憾的是一旦有選舉存在了,這種民粹式立法可能層出不窮,當局至少做出嚴格排富機制,暫時取得折衷,或訂立一部嚴謹普發現金機制,防止立法院以其他法案要脅通過普發現金。 民主政治的核心,在於人民透過理性選擇決定國家未來,但當選票淪為金錢政策競賽的籌碼,罷免制度成為政黨鬥爭的工具,台灣的民主便面臨制度性崩壞的危險。普發現金與罷免亂象不是個別事件,而是整體政治文化與制度設計缺陷的反映。若無視此一危機,台灣或將從「選舉熱鬧」邁向「民主空洞」,最終自毀長城。真正的改革,不是再多一萬元,而是一場全民對制度正義與財政永續的深度覺醒。 作者:風林火山

「萬元黨」除了大撒幣,還會有甚麼花招 ?

「萬元黨」除了大撒幣,當然會有其他花招。招術會推陳佈新,花樣百出,令人民眼花瞭亂!因為他們這樣做,可以大舉收獲政治利益,而不必負政治責任,何樂而不為 ? 「萬元黨」立法院的其它花招?例如說,新的錢坑法案、計對特殊行業、地區、和對「萬元黨」一向友好的選民、政治同路人,後頭大老板交待事項,當然要巧妙立法,名正而言順,美其名為人民的利益和福利著想,不支持他們的法案就是和人民「對幹」! 許多人都知道:經濟學的第一要義,財富是稀有的,而且擁有行政權來支配財富分配的政府,是不會「創造財富」的。因此政府用「財政政策」(fiscal policy )來經營現有的有限財富,以促進經濟發展、增加人民就業機會、福利的支出,更要審時度勢,小心翼翼。成本效益( cost effective )和風險更是執政者必須考慮的首要條件。 行政權是要對政策成敗負責和被追究的;而擁有立法權的立法委員的唯一考慮,是要和選民維持超好關係,因此可以大力撒幣,不顧經濟後果,美其名為「福國利民」:兩者有顯著的不同。如果某些不稱職的立委,人民對其「仇恨值」高,卻可躲在「人民利益」的籍口下,以萬元大撒幣,躲避「被罷免」的危險,台灣人民該做何想? 例如說,中華民國公民會在意領到可以飽餐一頓的萬元自助餐,All you can eat,而不會思索萬元累積下來,可以建造八艘海鯤號潛艇,來保衛中華民國的海彊 ? 這些立法院可能的弊端,足以說明立法院( 國會 )只能有「預算審查權」,而不能有「預算創造權」的理由。立法委員有開會期間的「言論保護權」,不能被追究,眼前「萬元黨」的大撒幣,正在意圖破壞和超越憲法權力平衡的綱紀:「萬元黨」不是擁有預算權的行政機關,他們只能減少預算,而不能任意增加新的預算項目。 「萬元黨」難道不明白這些憲政網領?他們妖言惑眾,顛倒是非,你我不得不懷疑他們是明知故犯。如果他們只是害怕私人利益受損,政治前途受的致命的打擊,狗急跳牆,團進團退,不得不然,沒有其它深沈、陰暗的企圖,你我小公民們倒是可以給予「同情性的了解」,與人為善嗎 ? 台北政治達人間,倒是流傳一種陰謀論:這可不是「廟小妖風大」的問題,而是「大陰謀」的第一步:若任其循序漸進,接下來就是打砸、打爛,越亂越好,革命形勢越好!那麼事件就會是很大條了! 你我小公民們可不能輕忽「大罷免」所提供的歷史性機緣:它若大成功,必然會開始清除數十年來歷史所殘留的邪𤫊。「民主民團」的努力才會中流砥柱,破此反歷史的旋渦和暗流。因此,你我小民們可需要「思想武裝」,台灣的自由民主的命脈,才會長存 ! 作者: 張𧗽

朱立倫「普發現金」的謊言 !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近日拋出一個看似「國際接軌」的說法,聲稱「全球都在用普發現金來對抗通膨與經濟低迷」,並舉韓國與新加坡為例,企圖為在野黨聯手強推的「全民普發一萬元」政策背書。然而,這番說詞不僅是對國際經濟政策的嚴重誤讀,更是一場精心包裝的政治謊言。 首先,南韓確實在7月21日開始發放現金,這是南韓面對「經濟連續四季接近零成長」的救急措施,試問,台灣的經濟現況是如此慘澹嗎?更關鍵的是,南韓的發放現金政策是由執政黨政府主動提出,經過國會審查批准的正常預算程序。這與台灣在野黨透過掌控的國會,無視執政黨政府實際施政需求,強行通過普發現金的政治操作有著天壤之別。在野黨試圖掏空國庫、挽救大罷免選情,救急的只有自己的立委席次。 筆者建議民進黨政府,在野黨如此在意抗通膨與經濟低迷,何不敦請立法院共體時艱,將自家的業務費刪至一元,立委諸公這三個月(六至八月)無端延會衍生而來的出席費與津貼分毫不取,午餐不但不吃麥當勞,便當配菜更只剩一顆滷蛋,相信在野黨一定會樂為人民表率。 其次,新加坡的消費稅補助券(現金補助)早在2012年就開始實施,這是行之有年的社會福利政策,竟然被朱立倫拿來包裝成呼應其對抗通膨與經濟低迷的「新」措施,這種移花接木的手法,一如國民黨過去造假的本質,為了政治利益,可以不擇手段扭曲事實的原貌。 新加坡這項政策的設計精細,針對不同收入階層、年齡層、住屋年值等條件,提供差異化的補助金額,是一套成熟的社會保障制度,國民黨想學就好好學,不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最後,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推動的普發現金政策,一方面慷國庫之慨,用民眾的納稅錢救大罷免選情;另一方面卻堅持刪除撥補台電的預算,讓電價失控上漲,最終還是要民眾承擔後果。 這種「短期甜頭換長期痛苦」的政治操作,用一萬元現金來欺騙民眾,聲稱足夠支付「未來四年」的電費漲價。這種荒謬的數字遊戲,不僅缺乏基本的經濟常識,不但是對民眾智慧的侮辱,更代表國民黨只想癱瘓台灣運作的現況,絲毫沒有想要再度執政、為了台灣好的共好思維。 作者:秦靖

Recent Posts

從「窮花蓮、富崐萁」到「窮台灣、富崐萁」

從「窮花蓮、富崐萁」到「窮台灣、富崐萁」

最近傅崐萁的罷免案進入關鍵階段,從縣府活動出現反罷免扇子,到縣長徐榛蔚公開替老公站台,還有那個AB版邀請卡的爭議,這些事情讓大家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傅崐萁在花蓮玩的那套,現在是不是要搬到中央來了? [...]

More Info
濫發現金與反罷動員:從全民普樂走向財政危機

濫發現金與反罷動員:從全民普樂走向財政危機

近年來,台灣經濟表現優異,因此增加不少稅收,故蔡政府時代有「普發現金」政策,同時振興因疫情蕭條的其他產業,達成「共享經濟成果」、「照顧全民」目標。這種政策本是利民之舉,若無一合理機制監督發放數量、發放標準,恐怕成為某黨某人的助選工具,畢竟「普樂現象」養成全民由奢入儉難,一旦普發現金成為常態,遇到財政荒年試問國庫受得了無理的折騰嗎? [...]

More Info
「萬元黨」除了大撒幣,還會有甚麼花招 ?

「萬元黨」除了大撒幣,還會有甚麼花招 ?

「萬元黨」除了大撒幣,當然會有其他花招。招術會推陳佈新,花樣百出,令人民眼花瞭亂!因為他們這樣做,可以大舉收獲政治利益,而不必負政治責任,何樂而不為 ? 「萬元黨」立法院的其它花招?例如說,新的錢坑法案、計對特殊行業、地區、和對「萬元黨」一向友好的選民、政治同路人,後頭大老板交待事項,當然要巧妙立法,名正而言順,美其名為人民的利益和福利著想,不支持他們的法案就是和人民「對幹」! [...]

More Info
朱立倫「普發現金」的謊言 !

朱立倫「普發現金」的謊言 !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近日拋出一個看似「國際接軌」的說法,聲稱「全球都在用普發現金來對抗通膨與經濟低迷」,並舉韓國與新加坡為例,企圖為在野黨聯手強推的「全民普發一萬元」政策背書。然而,這番說詞不僅是對國際經濟政策的嚴重誤讀,更是一場精心包裝的政治謊言。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