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美國傳統基金會和《華爾街日報》共同發布的「2017年經濟自由度報告」,台灣排名第十一,為歷年來最高,國內媒體一片讚美聲當中,許多人也一同歡呼我國經濟發展的進步,卻甚少有人仔細分析這份報告的各項指標,以及讀出背後潛藏的問題。
在這份報告中,平均最低的項目為開放市場(open market),其中又以投資自由度與金融自由度較低,該報告指出包含外國在台投資受限、外國銀行的角色亦不大,這兩項落在多數不自由的範圍,以這樣的分數標準,大概和百名之外的國家差距不遠。
然而,為何我國在其他包含法治、相關規範都表現出色的同時,這些項目卻20年來毫無起色呢(該份報告資料從1995年開始)。原因在於,國民黨過去黨國統治的結構,不管在金融、民生、交通等都透過國家的力量進行寡占,僅以特許的方式慢慢開放民間的力量進入,導致即使開放民營銀行已接近30年,至今仍能看見公股的龐大身影,並維持著自由市場國家罕見的高市佔率。而這接近五成公股銀行,反過來限制政府民營化的進程也成為一股極大的反對力量,加上它們為退休官員的避風港,上下合縱而成的利益集團更是跨越藍綠,導致這結構複雜難解。
也就是說,即使台灣經歷了多次政黨輪替,國民黨遺留下來的統治架構卻穩定的隱於各領域當中,當時在國民黨統治下的那群協力者,更是本著其事務官的身份,不隨政黨遞嬗而更替。而這也可以解釋,不管民進黨政府如何想要改革,下面總是會有一群前朝人員消極對抗,斲傷新政府的施政。
最後,回到本文一開始提的經濟自由度報告,該報告提出的解方為更加開放市場競爭,提高效率,才不至於陷入經濟成長的停滯。只是目前多數民眾還沒走出國營的迷思,對於民營機構抱持著不信任的態度,但面對越來越競爭的金融與經濟環境,我們還有多少時間可以這麼消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