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民黨內,有人拋出個公案,全黨上下努力尋找代號為 W 的先生。據傳這位先輩的咖很大,人才濟濟的國民黨,腦筋轉的快,
只敢暱稱為 W ,不敢公然尊稱為 WU,是因為此公來頭太大,不敢指名道姓,怕犯了「大不敬」!
您的話雖說得不錯,即使現代,也要小心看人家能使出甚麼「洪荒」
網路傳言正好可顯示其實力:左聯「道上英雄才算好兄弟」,右聯「
還好!還好!幸好我們還有一羣平日「養天地正氣」、「
好說!好說!只不過,嗨!說來話長!找人,你可要渡海隅,
近日國民黨內,有人拋出個公案,全黨上下努力尋找代號為 W 的先生。據傳這位先輩的咖很大,人才濟濟的國民黨,腦筋轉的快,
只敢暱稱為 W ,不敢公然尊稱為 WU,是因為此公來頭太大,不敢指名道姓,怕犯了「大不敬」!
您的話雖說得不錯,即使現代,也要小心看人家能使出甚麼「洪荒」
網路傳言正好可顯示其實力:左聯「道上英雄才算好兄弟」,右聯「
還好!還好!幸好我們還有一羣平日「養天地正氣」、「
好說!好說!只不過,嗨!說來話長!找人,你可要渡海隅,
數日前,敘利亞反抗組織兵入大馬士革推翻總統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權。此次攻入首都的最大反抗力量為敘利亞沙姆解放組織(HTS)率軍,歷時十餘年的敘利亞內戰,仍無法以武力方式暫告,未來隨著周圍大國介入,如土耳其、俄羅斯、歐美勢力等。阿薩德竟然在反抗軍短短十幾天攻擊內就節節敗退,觀察敘利亞久歷斬獲,難有內部經濟得以支援,毫無意外,此次敘利亞變天無疑是周遭國家間接介入,或為地緣戰略,或為外交籌碼。 敘利亞內部武裝力量可謂派系紛雜,首先之前執政的阿薩德集團為俄羅斯及伊朗所支持,俄國因此派兵進入,維持該政權。至於阿薩德反抗勢力,也是十分複雜,除了看見歐美勢力所支持的色彩外,由於歐美仍對反抗軍裡的伊斯蘭國分子心存忌憚,導致該組織被一定程度視作恐怖分子,使其在反抗陣營裡,有些派系甚至沒落。至於土耳其扮演角色關鍵,饒富趣味。 根據外國媒體報導,此次阿薩德政府垮台,背後有土耳其暗助反抗軍的影子。眾所皆知,阿薩德是普丁陣營代理人,可作為俄羅斯深入中東地區的戰略位置,然而這些年俄羅斯身陷烏克蘭的戰爭泥沼,伊朗近期又被以色列偷襲,足見伊朗縱有核武為靠山,在先進武器上差歐美各國千里之遙。再來則是美國現階段處於政權過渡帶,無疑是土耳其介入的時機。 筆者也認為土耳其是此次軍事行動幕後最大推手。首先,從地理位置上,面對什葉派聯合的勢力,欲在兩河流域上形成「什葉之弧」,土耳其及其他遜尼派國家對此有相當的心理防備,使土耳其有必要介入該內戰。 再來,土耳其對於兩河流域國家有政治影響力,在於坐擁兩河上游,常扮演中東衝突的重要調節國家之一,一旦俄羅斯聯盟過份介入,伊朗是否逐漸成為泛中東區域的霸主,也是既有國家所不樂見。 最後是時機問題,其實中東戰局始終處於急如累卵的態勢,觀美國在全球戰略逐漸淡化中東佈局,轉向亞太戰略,至於俄羅斯雖然對中東興致勃勃,為求一不凍港作為俄羅斯海軍出海基地,俄羅斯可是復出百年心血,暗中仍將土耳其視作潛在對手,就算近年來有部分領域採合作,卻不妨礙兩個曾存在百年仇恨。 因此,就在兩大陣營自顧不暇之際,土耳其確實有立場、有能力將敘利亞局勢引向對自己有利一方。就算不考慮國際縱橫交錯等因素,單川普再度歸來這一點,就使國際局勢面臨重新洗牌。 毫無疑問,川普一上台,必然將烏克蘭停戰作為其最大政績,畢竟烏克蘭牽扯到的利益、國家數量、戰略價值目前遠高於中東,美國不宜再投入心血於中東,這也反應在以色列近期為何對周遭反猶恐怖實力強力清剿,可能逼迫美國介入,使己方行為有強國支持。 因此,新上任的川普政府須面對的難題,莫過於是否在高度介入中東局勢,或是在戰略上點到為止,以精準轟炸來制衡伊朗擴張。從敘利亞變天可知道未來中東局勢難以預測,囿於烏克蘭困境,大國不會主動出兵,尤其美國將主力與中國進行貿易對壘,但不排除伊朗及俄羅斯將敘利亞另起戰端,以此轉移焦點,分擔美國在遠東的部署。 作者 / 風林火山
據報載,海軍規劃在2026年成立「濱海作戰指揮部」,這將涉及海軍主戰部隊的重大變動,從原本的艦隊、陸戰隊兩大作戰部隊架構,改為艦隊丶濱海作戰部隊、陸戰隊的三大主戰部隊。 即將設立的濱海作戰指揮部,主官編階為中將,納編原本之海洋監偵指揮部及所屬各地雷達站(負責導引飛彈快艇與反艦飛彈車的攻擊目標)、海軍一三一艦隊的光華六號飛彈快艇、海鋒大隊的陸基反艦飛彈車,以建構綿密的反艦飛彈火網。 有觀察家質疑,新成立的濱海作戰指揮部,未來擔負24浬內的防務,等於多了一個軍團級的戰略執行單位,與金門、馬祖、澎湖、花東等防衛指揮部,以及分別負責台灣北、中、南三大作戰區的六、十、八軍團平行,如此將部隊指揮權分散割裂,恐將削弱國軍的聯合作戰效能。海軍司令部出面釋疑,濱海作戰指揮部不會僅負責24浬內的防務,但涉及整體防衛構想,不便公開說明。 從當代西方的軍事思潮來看,「濱海作戰」(Littoral Warfare)的概念,首推美國海軍陸戰隊近年推動的實驗性編裝「濱海作戰團」(Marine Littoral Regiment, MLR),分別設置於夏威夷、沖繩、關島等西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基地,強調以長程反艦飛彈和防空武器,發揮「以岸制海」的核心戰力。相較於美軍的攻勢作戰思維,另一個值得參照的案例,是瑞典採取守勢作戰態勢的「區域制海權」。因為身處北歐的瑞典,在波羅的海面臨戰力強大的俄國艦隊威脅,除了搭配先進的巡防艦與潛艦,擴大防禦縱深,更要部署岸防的反艦飛彈,增強近海防禦。 值得注意的是,國軍預備成立濱海作戰指揮部,不是低層次的戰術性布署,而是高層次的戰略性構想。由於過去的敵情威脅主要來自台灣西部,如今面臨共軍有如「下餃子」的造艦速度、航空母艦的遠距離編隊演練,以及發動所謂的「圍台軍演」,國軍不能只靠傳統的海軍艦隊加以抗衡,急需發展不對稱作戰的能力。 濱海作戰指揮部的主力部隊是海鋒飛彈大隊,未來將擴充改編為北、中、南、東共四個打擊群,這有兩個明顯的優點:第一,暢通升遷管道,有利專業幹部的長留久用,以及訓練方式的精進;第二,有效提升台灣四周、尤其是東部的反艦飛彈戰力,配合各作戰區分散指揮,強化防衛韌性。 作者:尚智
作為2010年代初期,以反對既有獨裁政權、呼訴民主化及改善民生為主要內容的「阿拉伯之春」其中一環的敘利亞內戰,從2011年爆發後,巴夏爾.阿塞德(一般俗稱小阿塞德,以與也是獨裁者的其父、俗稱老阿塞德的海飛茲.阿塞德做區分,下同)政權的政府軍,一度與反體制各方陷入激戰,但他仍然算是相當幸運,因為他在2018年起、乃至於2020年簽訂臨時性的停火協定後,總算是獲得暫時喘息的空間。 不過,從11月底以「沙姆解放陣線」(簡稱HTS)為首的反抗軍,在敘國北部大城阿勒坡,對小阿塞德的政府軍與親政府軍的民兵發動總攻擊開始,原本一度看似牢不可摧的小阿塞德政權,局勢開始急轉直下,不到2個禮拜的時間內,阿勒坡、哈馬及荷姆斯等大城,陸續由政府軍及親政府民兵一側,易手到反抗軍一方;小阿塞德政權面臨巨大危機,在其傳統盟國—俄羅斯及伊朗無力援助,而向美國與以色列等過往敵手求援、承諾將驅逐伊朗及其真主黨側翼勢力,也遭到美國即將離職的拜登政府、川普總統當選人過渡交接團隊,以及以色列納坦雅胡戰時內閣的一致性「已讀不回」以後,原本敘國軍方計畫收縮防線、集中兵力到首都大馬士革週邊,以一舉殲滅反抗軍的計畫,也因為敘軍薪資及補給等問題的持續惡化、期待的援助也未能到位等因素交集,而因此胎死腹中,甚至敘軍的潰逃及棄職,也逐漸成為肉眼可見、無可逆轉的趨勢。 最後,敘國首都大馬士革,在小阿塞德與其家屬親信等人搭機出逃、下落不明(後抵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獲普丁政權以所謂「人道」理由給予庇護)後,小阿塞德政權的內閣及敘國軍方殘部的將領,形同「無血開城」般地將大馬士革讓渡給反抗軍,長達將近14年的敘利亞內戰就此結束,阿塞德父子維持54年,既獨裁、又殘虐的統治,也正式就此終結。 冷戰時代,蘇聯在中東地區的布局重點,在於拉攏發動推翻王政革命後的埃及,以及脫離國際聯盟委由法國遂行的信託統治、建立共和國後的敘利亞;而在埃及革命後,帶領埃及投向蘇聯陣營的納瑟總統過世,由其副總統沙達特繼位,沙達特以埃及政府破獲「蘇聯駐埃大使館密謀政變、赤化埃及」案為導火線,結束埃及親蘇路線,重新向美國與以色列示好,並與原本被認為是強硬派的時任以色列總理—比京,簽訂「大衛營協定」與「埃以和約」,收回在第4次中東戰爭「贖罪日戰爭」後,被以軍佔領的西奈半島以後,由阿拉伯社會復興黨、特別是阿塞德父子執政的敘利亞,對於蘇聯、乃至於俄羅斯在中東的戰略,地位也就益加重要,不僅敘利亞在地中海東岸的重要軍港—塔爾圖斯港,成為前蘇聯及俄羅斯海軍在地中海活動的重要據點、以及向印度洋推進不可或缺的中繼站,在近年來俄羅斯與法國,以北非及西非為主要舞台、爭奪區域影響力主導權的工作當中,敘利亞也成為俄羅斯向該處的查德、馬利、布吉納法索及蘇丹,乃至於稍遠一些的中非,輸送傭兵及作戰物資,在各該國家擁立或維持親俄政權,所不可或缺的節點。 但,隨著俄羅斯在2022年2月24日起,爆發全面入侵烏克蘭的戰爭,俄羅斯在侵烏戰場上,從人力、軍需,再到被西方制裁下的戰時經濟,即使在有中國提供各種物資及軍資金、伊朗及北朝鮮向其出口無人機及彈藥等軍用物資的情況下,也難以免於漸次陷入泥淖的命運後,俄羅斯逐漸自顧不暇,在敘利亞小阿塞德政權這樣的傳統盟友,遭逢內戰爆發以來最大危機的時候,以「俄羅斯國內還有更優先的事項」為由,表明無力繼續援助小阿塞德政權,也就成為不出所料的結果。而伊朗方面,則是受到國內經濟持續低迷、通膨高漲影響,導致一度看似在葉門與紅海週邊、黎巴嫩南部及敘利亞等地遍地開花的「什葉派革命輸出」舉措,也逐漸走向強弩之末,也無法在小阿塞德有難時,為其提供更多援助,在2大傳統盟邦援助斷絕、而前述轉換陣營的嘗試也失敗的情況下,小阿塞德的敗亡,實在是再合理不過的結局。 而敘利亞小阿塞德政權的敗亡,對於俄羅斯與伊朗這2個過去以敘國為重要節點,開展其各種擴張活動的國家而言,就算不是致命的打擊,也將會是各自的重創。 俄羅斯以敘國為節點,在非洲多國所進行的增大影響力與擴張的活動,在節點失守、新節點也難覓的情況下,恐怕將很難避免收縮;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在既已遭到烏克蘭多次擊沈或擊傷其大型作戰艦,而敘國的塔爾圖斯港,也因為小阿塞德政權的垮台與俄艦的撤退,而可能無法再為其所用的情況下,今後俄羅斯海軍在地中海及印度洋的活動能力,將會遭到進一步的削弱;連帶地,作為俄羅斯展現軍事存在感所需的代償,在普丁政權結束侵烏戰爭、轉換其國家戰略,或終於不支垮台以前,俄羅斯將會在其太平洋一側,或自力、或與中國協同,加大對美國、日本,甚至韓國的軍機軍艦侵擾的頻率與強度。 至於伊朗,在其長期豢養,以黎巴嫩南部作為其主要根據地,甚至已經儼然黎巴嫩國內「國中之國」的真主黨,由於巴勒斯坦「哈瑪斯」集團在2023年10月7日起,對以色列發動全面總攻,其迦薩根據地遭以色列國防軍近乎犁平式的毀滅打擊,而真主黨竟與哈瑪斯聯手,開啟對以色列北部的戰線,因此在近期也遭到以色列國防軍重創的情況下,已經使得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持續執行,「輸出什葉派革命」、與遜尼派及瓦哈比主義相抗的擴張戰略,失去其中一根支柱,這次再失去小阿塞德政權的敘利亞,對伊朗的擴張戰略又是一次打擊,而接踵而來的打擊,加上中俄自身也問題重重、無力外援的因素,則可能使伊朗主張與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修復關係的一派,在該國內論中暫時取得上風,以爭取更多喘息、徐圖再起的空間。 然而,在以上的短期影響之外,長期而言,更需注意的是,俄羅斯由於國力浪擲在侵烏戰場上,對該國人口結構、經濟及軍需產業等各方面,所造成的深重打擊,使得以敘利亞等處為節點的對外擴張趨向收縮之餘,若沙姆解放陣線未能組織一個有效運作的新.敘國中央政府,導致敘利亞如同利比亞般,開始走向軍事與內政等諸般意義的碎片化,這樣的地緣政治地震,會以什麼樣的速度與態樣,傳導到敘利亞週邊、甚至更外圈的歐亞大陸各國,例如: —俄羅斯國力逐漸衰退的情況下,俄羅斯所控制的高加索地區,會不會重新像1990年代的車臣般,出現反抗莫斯科的勢力? —萬一俄羅斯普丁政權在俄烏戰後逐漸不支,高加索地緣政治的破碎化,其效應會不會更進一步地,傳導到歐俄與北亞各地,使長期受到莫斯科中央壓制的各民族,也開始出現爭取獨立的風潮,甚至引發俄羅斯的第2度解體? —另一方面,中東地緣政治的不穩,會不會間接成為原本就在民族與語言等各方面,也本來就是破碎地帶的阿富汗與巴基斯坦,引發更多內紛,並透過中國殖民的東突厥斯坦等處,將這些不穩震波進一步傳導到中國的動力,從而引發歐亞大陸內的更多動盪? 對於台灣而言,雖然以上這些事態、以及對可能的骨牌效應的推測,是發生在幾千、甚至上萬公里以外的事情,但其地緣政治的震波,仍然有可能漸次影響到作為台灣唯一敵國的中國,並將可能在與中國經濟衰退、社會不安增大,以及中國當局阮囊羞澀等因素交會後,成為東亞大陸現體制「脆斷」、進入新一回合治亂輪迴的動能,因此,台灣社會在強化自身安保體制與各項國力、對抗並翦除藍白等中國第五縱隊之餘,宜分出一些些的注意力,觀察歐亞大陸地緣政治未來可能的發展,並就對台灣的可能影響,預作規劃與準備。 作者:吳哲文
近期,韓國總統尹錫悅面臨戒嚴失敗後的餘波盪漾,面對以李在明為首的在野彈劾,以及紛亂不休的民間抗爭,基於內部團結及個人所屬政黨永續,尹錫悅當放下自己榮辱,及時引退作為穩定韓國政經之基,惟目前仍表示為了「國會憲政秩序仍奮鬥不已」,目的在穩定民主秩序。其可謂冠冕堂皇理由,實則在前年選舉時,已埋下與在野陣營勢如水火的導火線。 這次戒嚴之亂在於北韓於事件當中無過激行為,尹錫悅只能「兵行險著」,試圖控制國會、派兵包圍國會,但其目的為整肅政敵,是路人皆知,難以引發共鳴。韓國作為台灣最大競爭者之一,台灣有部分人似乎樂見韓國持續政經衰敗,渴望台廠能完全取代韓廠地位,然由於韓國力求規模經濟,對於半導體先進製程技術缺乏。此在張忠謀日前自傳發表會說過,韓國技術問題大於管理問題,縱使技術落後但在管理階層上也無太大優勢,加上難以適應中國供應鏈夾擊,怪不得台積電所定頭號競爭者已替換成中美半導體廠商。 從韓國總統不屈服的態度,加上國會展現不妥協政策,使得韓國亂局於短期內難以解決,張忠謀也提及韓廠面對政經情勢不穩,必不利大企業穩定發展,預期韓國廠商於未來數年仍落後台積電。 然而,筆者認為目前台灣仍不可高枕無憂,縱使韓國政黨鬥爭恐迎來十年動盪,我們也該居安思危,有以下方面討論。 在國際政治面,韓國同盟相較於台灣屬於美國核心利益,尤其北韓威脅及駐韓美軍的重要性,迫使美國在韓國亂局投入心思較多。近年美國極力促成日韓和解,顯見其欲打造「東亞小北約」防止中國軍事擴張,已誓不容緩。縱使韓國改成偏向中朝兩國的李在容上台,也不影響韓國在美國核心利益的地位排序,因此在這波由內政致外交的韓國權力洗牌,尚不影響我國在美國陣營地位。 在經濟方面,是台灣對於韓國之前惡意競爭,有切身之痛,台韓廠商也互引對方為敵為師,可見所涉及產品同樣性高。但台廠專注代工供應鏈極致,且韓國面臨中國廠商削價競爭、又著重中國龐大市場利益,反觀台灣對中國高科技產品出口漸下降,既不能成為韓國在中國角逐市場的敵人,敵人顯然替還成中國廠商。進一步,我們需觀察韓國未來在中國投資力道,是否走向脫鉤中國市場走向美國陣營,藉此思考韓廠在其他市場與我國的競爭 。 也許許多人將韓國視作潛在對手,但台韓同屬美國陣營,同有惡鄰侵擾,在政治上,台灣試圖納入日韓以外的隱形同盟。因此,我們不但要關心韓國內政,也該思考如何朝野合作,放下政治歧見。另外是經濟問題,韓國企業體制、與台廠目前投入的中國市場呈現相互競爭,是我們最大爭議點。但隨著政經局勢改變、韓國敵人已換成中國廠商,加上台積電等工廠技術不斷更新,台積電已不將三星等廠商視作主要對手。故如何重視台韓關係,是敵是友,是合作是衝突,在戒嚴後的韓國權力洗牌中我們當深思。 作者 / 劍藏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