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館在這個月3日召開記者會,向外界說明新建置的檔案查詢系統,並同時將5萬件「蔣檔」上網公開,外界將焦點放在館長所展示的一件蔣中正電時任臺灣省政府主席陳誠有關其發言「台灣為剿共堡壘」錯誤之電文,由於電文中涉及「台灣法律地位與主權,在對日和會未成以前,不過為我國一托管地之性質,何能明言做為剿共最後之堡壘與民族復興之根據也,豈不令中外稍有常識者之輕笑其為狂囈乎」等文字,自然成為輿論焦點。不過,本文不談這個部分,而是要談國史館自去年8月實施閱覽新制後所凸顯出現行臺灣檔案史料典藏與提供應用的一些問題。
閱覽新制與過往最大的差別在於從「隨到隨看」改成「申請制」,這對研究者來說自然不便。國史館的理由是許多檔案過去未辦理解密,過去直接提供民眾閱覽的方式有違法的問題,因此,函請各機關解密,解密後並將檔案上網公開。筆者肯定國史館將檔案上網公開的作法,讓研究者不僅不需要申請還可以無國界地閱覽,這比「隨到隨看」還要便利,這是新制最令人「有感」的優點。
不過,事實上目前上網公開的僅有「蔣檔」的一小部分,即便如國史館所言4月會將大多數蔣檔上網,後續還有蔣經國、陳誠等檔案也會上網,但相較於該館所典藏的檔案數量而言,其實比例甚低(還有機關檔案63全宗、專藏史料12全宗、其他史料16全宗等),而且多數檔案仍未數位化,數位化的比例低意味兩點,一、只能以原件提供民眾應用,這可能會增加原件毀損的機會,尤其多數檔案年代久遠,本身就已經很脆弱,根本經不起研究者的一再翻閱。二、原件的形式代表無法放上網,擴大被應用的機會,等同於讓珍貴史料變成死的。事實上,以上所提的這些問題不僅僅是國史館才有,掌管更多數量檔案的國家檔案局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檔案的價值在於紀錄了當時候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等各個面向,承載了國家、人民的重要記憶。然而,檔案若無法被利用,即便有再好的典藏空間也是枉然,在數位資訊的年代,傳統的紙本史料也必須透過數位化來賦予新生命。因此,筆者呼籲政府應重啟中斷多年的「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透過大型計畫的領導,投入經費將所有檔案予以數位化,並在兼顧隱私的前提下,儘量上網公開,提供素材,不僅是嘉惠研究者,也是讓這些過去的「機密檔案」卸下神秘面紗,讓全民一起檢視,鼓勵全民寫歷史,讓歷史的詮釋權不再為國家、研究者所獨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