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媒體大事報導:新秀江啟臣和老將柯總召對上了!好戲開場了(
柯總召很生氣地說:國民黨只會因反對而反對,
江啟臣書記長也很生氣地說:民進黨只會提一些「有的沒有的」
小國民們注意到國民黨怎麼立法院會是「小頭目」當家?「大頭目」
火上澆油,事情鬧大了,
黨為甚麼老是那些老臉孔在演大風吹,為甚麼不找年輕新臉孔!
江少爺出身台中望族,雖說不上俊俏美兮,也長得人模人樣,
可是,國民黨到底是有百年歷史的大黨,「談資論輩」
昨日媒體大事報導:新秀江啟臣和老將柯總召對上了!好戲開場了(
柯總召很生氣地說:國民黨只會因反對而反對,
江啟臣書記長也很生氣地說:民進黨只會提一些「有的沒有的」
小國民們注意到國民黨怎麼立法院會是「小頭目」當家?「大頭目」
火上澆油,事情鬧大了,
黨為甚麼老是那些老臉孔在演大風吹,為甚麼不找年輕新臉孔!
江少爺出身台中望族,雖說不上俊俏美兮,也長得人模人樣,
可是,國民黨到底是有百年歷史的大黨,「談資論輩」
川普想「和俄制中」的策略,當然要先解決烏俄戰爭的問題。在川普新政府的壓力下,烏克蘭喪失烏東四個州、克里米亞半島是很難避免的。問題是烏克蘭是「喪土」之後,可以不可以成為NATO的成員,往後可以保護領土的完整和安全 ? 多年來,美國任何「姑息」俄國的政策會引發國內強大的反彈,不論是來自民主黨或共和黨,尤其是猶太裔集體和由派的媒體和學界,同樣砲火齊鳴。1988年老布希總統競選美國總統時曾說過東歐已經喪失,不可能成從「蘇聯共產帝國」解放而獨立自由出來!這番評論在美國國內引起強烈的政治風暴,老布希不得不低頭道歉! 美國的「反俄」其來有自:歷史上可以追溯至三十年代俄共內部「國際派」和「民族派」鬪爭。「國際派」被鬪倒,慘遭血腥清洗。國際派首領托洛茨基逃到墨西哥,也被當地的蘇聯特務謀殺。重要的事實,國際派的要員和托洛茨基多數都是猶太裔。從此猶太裔在蘇聯是被壓迫、霸凌的對象,想往外移民,例如至以色列,簡直比登天還難!許多人都知道美國「國內法」:想護得美國「最惠國」待遇,任何國家必須容許自由移民。1979年鄧小平訪問美國卡特總統特別提起這條法律,鄧小平回答:你們要自由移民?我們可輸出三千萬,甚至五千萬的中國人到美國來! 美國反俄的極致,當然是1972 年尼克森總統訪問中國,勵行季辛吉「聯中制俄」的策略。歷史常充滿荒謬且殘酷的反諷:1972年尼克森、季辛吉的「聯中制俄」,到了2024年卻變成川普的「合俄制中」,—- 到底是誰把中國養大的,變成美國的首要敵人? 喜歡讀歷史的尼克森、喜愛耍弄「國際強權平衡理論」的季辛吉、美國學界中季辛吉博士的徒子徒孫、以及近年來的美國總統,如克林頓、歐巴馬,大概忽視哲學家羅素民國初年訪問中國後,1922午寫了一本「中國的難題」中的一段名言「中國的悲劇是她將學習西方的帝國主義,以對付帝國主要」。百年之後讀此名論,應該有特別的感受!1949年中國共產黨席捲中國大陸後,美國政界有過一段激烈的辯論「誰把中國丟失了?」;2024年可能會有同樣激烈的辯論「誰把共黨中國養大了?」 川普的「和俄制中」的策略會不會成功 ?我們可以先談「和俄」能不能成功,不只要看眼前的「烏俄戰爭」如何成功的結束。長遠而論,更要看俄國人心裏底層如何看待、反思自己:他們要向「彼得大帝」看齊,西化而溶入西方世界。還是他們是「歐亞人」,領土橫跨歐亞大陸。莫斯科是「第三羅馬」,承繼東羅馬帝國、拜佔庭的文明、「政教合一」的東正教。假如他們想的是後者,不久以後( 百年不算久),他們會發現他們首要敵人可能不是美國,而是中國。 馬克斯主義者相信「經濟決定歷史」:一個民族國家、甚至帝國應該多大,會多麽偉大?全要看她的「經濟引擎」轉動、抽送( pumping )的力量。俄羅斯潛在的經濟力量,能夠照顧和造福怎麼大的歐亞幅員人民,只靠「我有核子武器」、「我有超音速飛彈」就夠了嗎?他們大概忘了蘇聯那麼大帝國、無可匹敵的武器系統,是怎麼崩潰的?最終的理由是蘇聯的經濟無法應付外來的挑戰,和美國的「軍備競賽」只是小小的一個項目。 我們可舉一例:中國的東三省有一億人口,她可以發動的「經濟力量」決不是蘇俄遠東省七百萬人口所可匹敵的。我們當然不是說有人會秘謀更大的「珍寶島事件」,但有人可以若無其事的令遠東地區變成經濟殖民地,或者影響遠東地區「自立門戶」、自求多福!這些都不是窮兵黷武的普丁想到的,但是未來俄國的領袖一定想的到,那時他們就會發現西歐不是敵人而是幫手! 相對於「和俄」,美國的「制中」策略,就相對比較棘手,因為共黨中國經歷過二、三十年華爾街的調教,知道任何推動這顆國際資本金融的大球,令自己得利,厚殖自己的經濟實力。所以美國要在「經濟戰場」擊敗中國,不是有如當年毀掉蘇聯帝國的容易。 幸運的,共黨中國自認羽翼豐滿,是可以「大聲說 NO 」的新中國,因此可以「不忘初衷」,重尋覆轍,志大言大,到處樹敵也無妨!是不是中國已陷入美國「養套殺」的謀略而不自覺。要保護共產黨政權,當然不能令「市場經濟」自由放任,當然國進民進,國家賺大錢,人民只容許賺小錢,這才是「中國式社會主義」的正道。 這正是美國需要的「自我催眠的中國」。有政治達人卻認為美國難道不是同樣有美國式的自我催眠:看看左派自由主義、大政府的社會主義,殺鷄取卵的扣徵高稅:這和中國式的社會主義,在經濟上有何差異,除了四年一度的大選。 所以美國「制中」策略,是否成功,還是在自己的內部的經濟政策,是否真能成長經濟實力,而不是消弭浪費。有了強大的經濟實力,「和俄制中」才會有如翻掌之易,目前的關稅策略,只是小技。不要只見秋毫而不見輿薪,把大的問題放掉了。要使美國再大偉大,除了令美國經濟實力再度偉大,其它的努力都是援木求魚之擧 ! 作者: 張柏年
行政院會昨天拍板民法第1085條修正草案,刪除「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其子女」等文字,要求父母保護及教養未成年子女,應考量子女年齡及發展程度,尊重子女人格,不得有身心暴力行為,情節嚴重者可停止親權。對此,許多民眾直言,沒有了懲戒權,以後要怎麼管教小孩? 在修法拿掉父母的懲戒權之前,教學現場的老師管教權透過修法,也早已明令禁止,禁止各種形式的體罰,不能體罰學生,不等於沒有管教權,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先天上的個性、成長背景、家庭成員、週遭環境、學校老師跟同儕,在在影響著每一個未成年小孩的身心發展及價值觀的形塑,過去的老師跟父母常常動用所謂的懲戒權(體罰),希望在最短時間內改變學生或小孩的偏差行為,筆者學生時代,成績未達標準,少一分打一下,家長還會團購藤條送到導師辦公室,國小同學被老師打到趴在地上求饒,老師卻還是往同學身上不斷的鞭打,而這些大人們拿著一張名為「我打你是為了你好」的令箭,就可以肆無忌憚地把一個未成年小孩打到遍體鱗傷,這跟路邊的流氓又有什麼兩樣? 我知道有人會說,有一些行為嚴重偏差的小孩或學生,用正向管教這個方法效果有限,或者根本沒用,這的確是事實。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因果謬誤」,冰淇淋的銷量和溺斃的人數成正相關,並不是吃了冰淇淋會讓人溺斃,或者溺斃的人會吃冰淇淋(誤),而是天氣變熱時,吃冰淇淋和玩水的人同時變多。同樣的道理,行為嚴重偏差的孩子,並不是因為拿掉懲戒權所導致,而是父母從小未善盡教養責任,甚至帶頭做錯誤示範,等到孩子偏差行為僵化,才試圖用體罰及嚴重戕害身心發展的手段來懲戒小孩,這其實是倒果為因底下的錯誤教養行為。 教養小孩的方法無他,愛與榜樣而已。父母在要求小孩不要成天玩手機之前,先檢視自己一天花多少時間在3C產品上面;小孩在外面交了許多狐群狗黨的壞朋友,父母是不是先回想一下,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花多少時間陪小孩;未成年吸菸的小孩背後往往有一個從小就讓全家吸2手菸的爸爸。 筆者在學校處理過太多偏差行為學生的個案,在處理過程中發現,在小孩身上,你可以隱約看到家長的樣子,而從家長身上,你彷彿可以預見孩子未來的模樣,或許民法修正父母懲戒權,短時間內無法正向導正父母的教養觀念,但至少可以保障這些未成年的小孩,不用再無助的被迫接受這些名為「我是為你好」的家庭暴力。 作者:林政武
暌違32年,中華隊在2024年世界12強棒球賽擊敗日本隊,贏得世界12強賽冠軍,不僅終結日本隊27年的連勝紀錄,同時消弭對本屆臺灣球員組成不被看好的疑慮。為了慶祝本次經典,除了各地紛紛提出限定優惠活動,有提議將500元鈔票正面的南王國小少棒隊圖像,改版成本屆12強中華棒球隊球員,另有主張設置國家級的運動博物館,以便完整保存歷年的重要比賽紀念文物、推廣體育文化。 在本次12強賽奪冠後,確實提升對棒球的關注與投入,然而相較於500元鈔票改版、增設運動博物館的意見,更優先的仍是如何改善、持續精進棒球國家隊,減輕球員自小受訓的成本負擔,甚至是讓國家棒球代表隊制度能常態化。事實上,本屆奪冠的助力,除了球員彼此的協調、教練團的決策外,強化後勤輔助與事前的情報蒐集也不可或缺,而這些有賴於逐年投入的經費、資源,搭配確實改善職棒環境和球員待遇,始有利逐步讓棒球的發展形成正向循環,並成為全面提升體育環境與競爭力的指引。 在奪冠的亮麗畫面下,背後有許多我們看不到的辛苦面,尤其基層棒球依然有缺乏完善的設備、訓練,生涯發展困難與養成球員的環境艱難,包含女性體育比賽的參與容易被忽視等等,皆為當前急迫需要支持、推展之處。眼下許多偏鄉的體育資源也陷入嚴重不足,更有被迫長期使用已屆汰換期的訓練設施,連帶影響選手養成的問題,即使有相關體育文教基金會輔助,但未能完全改善困窘。 隨著U12亞洲少棒錦標賽我們拿下隊史第八冠,望著年輕選手們欣喜雀躍的歡呼,能讓他們持續露出自信的笑容,不是更優先的事嗎?若希望我們體育賽事整體能長期精進,則有賴政策暨社會的持續支持必要,包括逐年增加的預算補助、落實專業後勤的建立,其中確立常設國家隊制度的運作,有利增進選手的戰力,而非於賽前臨時成立隊伍與教練團,讓隊伍的默契、風格不易穩固。 作者:張定國
台灣地方財政長期以來存在嚴重的不平等問題,經濟基礎較弱的縣市稅收不足,難以支撐基本公共服務,只能依賴中央的補助來勉強運作。目前的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公式,並未真正考量各地的財政需求與實際負擔,導致地方財政不平等情況持續惡化,地方自治無從談起。 為了解決這樣的難題,2022年時代力量黨團提出了設置「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委員會」的構想,藉由建立獨立的專業機構,以更加透明、均衡的方式分配資源,將稅款用於符合地方需求的用途。該設計不僅是縮小地方財政差距的重要策略,更是深化地方自治與均衡發展的關鍵。 近期,台灣民眾黨在其《財劃法》草案中承襲了該理念,顯示出其對地方自治、均衡發展的認同。然而,讓人困惑的是,民眾黨在修法進入實質討論時,卻選擇性忽略了其核心主張。若問一般民眾,藍白之間主張有何差異,幾乎沒有人能清楚回答出來。甚至就連問民眾黨支持者,也只會批評民進黨政府財政改革不力,說不出民眾黨的改革理念。 與國民黨合作,背離初衷 在立法院的修法過程中,民眾黨選擇與國民黨合作,更沒有出面制衡藍營提出的「22縣市統一稅款分配公式」。該公式過於簡化,無法反映地方差異,不僅無助於縮小財政差距,反而可能進一步惡化地方困境。民眾黨的這項選擇,暴露了其缺乏堅定立場。他們未能捍衛原有的核心理念,反而為了政治利益而妥協,放棄了「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委員會」的推動。 更令人不齒的是,民眾黨內深具影響力的黃國昌,沒有拿出同黨黃珊珊的風骨,在修法過程中並未展現應有的領導力與改革決心,僅把焦點放在批評民進黨上。這樣的態度不僅令人質疑其政治誠信,更削弱了民眾黨在財政改革議題上的公信力。這種犬儒行為,不僅使民眾黨失去了推動地方財政改革的契機,也讓原本有意義的政策討論被扭曲,改革方向變得模糊。 民眾黨一邊提出進步的草案主張,一邊卻與立場相悖的國民黨聯手,無法向外界釋放明確的改革理念,讓人不禁懷疑其是否真正致力於改善地方財政問題。畢竟地方財政改革並非單純的技術議題,而是攸關國家均衡發展、地方自治的關鍵挑戰。民眾黨若想擺脫空洞承諾的指控,應當重回初衷,堅持推動「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委員會」,拒絕單一化的分配公式。 民眾黨沒資格代表第三勢力 時代力量主席王婉諭批評民眾黨在《財劃法》修法過程中未能發揮應有的關鍵少數角色,民眾黨原本提出的修法版本優於國民黨方案。然而,在財政委員會審查中,民眾黨未對國民黨主導的快速審查進行抗議,反而僅發文表達不滿,未能發揮制衡作用。她強調,小黨應在國會中發揮制衡兩大黨的角色,為民爭取更多福利,但民眾黨未能把握機會,錯失了關鍵的政治角色。 另外,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也對民眾黨在《財劃法》修正草案中的表現提出批評。民眾黨團雖延續了2022年時代力量黨團草案的某些內容,顯示其立場與國民黨有所區別,但在關鍵時刻,民眾黨卻未能發揮應有的制衡作用。這種態度上的矛盾,尤其是在選前與選後的落差,使得民眾黨未能履行其對社會的責任,並令台灣社會感到失望。 結語:假第三勢力,真國民黨附庸 民眾黨的行為徹底暴露了它的虛偽面目。自詡為改革者,卻在關鍵時刻選擇與國民黨勾結,無視自身曾經提出的更具進步性的草案。它本應成為國會中制衡兩大黨的關鍵力量,但最終卻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反而成為國民黨政治操作的附庸,這種選擇揭示了它在權力面前的狡猾與軟弱。 民眾黨所謂的改革理念,根本難以見得其堅持,無非是與國民黨的立場相互配合,隨時能為打擊民進黨政府和自身政治利益放棄改革立場。人民怎能指望其成為改變台灣政治現狀的力量?民眾黨早已證明,它不過是國民黨的附屬小角色,根本無法為台灣社會帶來實質改變。它的行為不僅讓選民感到失望,甚至讓那些原本抱有希望的支持者也感到迷茫與背叛。 作者:希薇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