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轉] 台灣應長期經營台灣新創環境良善市場經濟
### 一、台灣投資圈的亂象:假加速器與國發基金的濫用 台灣新創與投資圈近年來亂象叢生,數以萬計的「假加速器」與顧問公司透過人脈關係與政府補助,從國發基金中分取資源。根據公開資料,國發基金自2010年代起投入數百億元支持新創產業,但實際成效卻令人失望。許多計畫淪為政治人物(如藍營退役縣長與立委)與利益團體的資源分配管道,而非真正培育具潛力的新創企業。政府若不積極管理這些亂象,新創只能自求多福。 #### 1. 假加速器的運作模式 這些假加速器以「輔導新創」為名,向政府申請補助,卻缺乏實質的產業經驗或技術能力。它們往往透過誇大計畫書、虛構成果報告,甚至與新創公司串通,製造表面上的「成功案例」來換取更多資金。X上有網友爆料,某加速器拿了數千萬補助,卻僅舉辦幾場毫無實質內容的「創業講座」,資金流向不明。 #### 2. 政府監管不力 台灣缺乏嚴格的審計與追蹤機制,導致國發基金的運用效率低下。更嚴重的是,部分計畫涉及政治人脈,執法單位與監管機關難以介入。這使得投資圈成為一個「關係到位就能分紅」的遊戲,而非公平競爭的舞台。新創若無背景,幾乎無從獲得支持。 #### 3. 新創圈的悲劇與社會反彈 投資圈的亂象已讓新創環境惡化,許多創業者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創業壓力與失敗經驗,試圖尋求共鳴。然而,這也引發部分民眾反彈,例如「又沒人逼你們創業」或「憑什麼新創就有紅利」的聲音。這種反彈反映了社會對新創價值的誤解,也凸顯政府未有效管理投資圈的後果。 — ### 二、為什麼社會需要新創公司? 新創公司不僅是商業實體,更是社會經濟流動性與創新的關鍵。政府若不正視其價值並管理投資亂象,台灣將錯失發展機遇。以下從三個層面分析其重要性,並回應社會質疑: #### 1. 經濟流動性與市場競爭 新創公司能夠挑戰市場壟斷,讓年輕企業有機會與既有巨頭競爭。例如,美國的Google與Tesla都曾是新創,透過創新打破既有格局。若台灣投資圈持續混亂,新創難以崛起,市場將長期被少數財團主導,經濟流動性停滯,年輕人難以透過創業實現階級躍升。 **回應質疑**:「憑什麼新創就有紅利?」新創並非要求特權,而是需要公平競爭的環境。若不支持新創,社會將付出壟斷與經濟僵化的代價。 #### 2. 創新與社會進步 新創公司往往是技術與商業模式創新的先驅,例如共享經濟(如Uber)與AI應用(如ChatGPT)。這些創新提升生活品質並創造就業機會。然而,台灣僵化的法規與投資圈的資源錯配,讓許多潛在新創胎死腹中,創新動能被扼殺。 **回應質疑**:「又沒人逼你們創業?」創業不是個人選擇的問題,而是社會進步的需求。沒有新創,台灣可能錯失下一個科技浪潮。 #### […]
正視中配附和中國犯台言論的警訊
近日接連發生中國籍配偶在台涉及唱和中國武力侵略、挾中國民族主義滋事的案件,引起台灣公眾譁然。 先是有中配背景的劉姓女子在社交媒體以「亞亞在台灣」等帳號鼓吹中國武力侵略,被網紅「八炯」檢舉其言行之後遭到內政部移民署撤銷其在台依親居留許可;再者是媒體爆出有中配背景的高科技公司「華碩」員工錢姓女子因不滿公司內播放三立新聞的片段,多次向公司高層投訴,指控三立是「台獨勢力」媒體,要求公司全面下架相關新聞,甚至指控華碩高層放任此事,是「資助台獨勢力」,企圖鼓動中國網民出征華碩,公司內部礙於錢姓女子為該公司工會成員而無可奈何,只能放任錢姓女子繼續撒野。這兩起事件觸動台灣社會對於中配群體的政治忠誠度的疑慮。 關於第一起事件,劉姓女子在社交媒體不斷鼓吹中國武力侵略、貶低台灣的言論,不僅逾越言論自由的底線,更是挑戰台灣公眾對於這種為侵略者張目的容忍度,如果不是她尚未取得身分證,否則相關單位不一定能夠撤銷其在台依親居留許可,也突顯出法律上在處理如劉姓女子這樣案例的漏洞。 至於第二起事件,讓人驚訝的是,錢姓女子竟然能因意識形態問題撒野到如此程度,不僅敢對公司決策層施壓,甚至上升到「支持台獨勢力」。值得警惕的不只是錢姓女子的無賴行徑跟極端政治傾向,而是所有雇用中國背景員工的台灣企業是否在未來都可能面臨如錢姓女子這樣能夠藉由「紅衛兵」式鬥爭行徑影響台灣企業內部決策、干預公司管理文化、打壓言論自由的風險? 這些案件突顯出這些中配新移民,仍然存在著中國黨國民族主義餘毒未盡,儘管其他中配新移民都安份守己,但是這些害群之馬正在嚴重中配新移民的形象,加深台灣公眾對中配新移民的疑慮。 面對這些附和中國黨國民族主義的中配新移民,除了台灣相關部門從法律層面著手懲處、公眾積極譴責其言行之外,如何幫助其他中配新移民擺脫中國黨國民族主義的桎梏更是關鍵,而中配新移民群體更必須自救,不要再讓中國共產黨繼續控制她們的心智,傷害她們所生活的台灣民主社會。 正如網友所言:「中配們也不要憤憤不平說:『我沒辦法選擇我的出身啊』是的,出身無法選擇,但是可以選擇『不作惡』,你們的同胞正在作惡,才會讓你們如此難堪。」所有中配新移民都必須正視這樣的諍言。 作者:局外人
劍指麻六甲海峽─川普對伊朗舞劍,意在中國動脈
「川普2.0政府」就任以來,在外交上動作頻頻,對國際政治影響深遠,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其「力壓烏俄雙方,並計劃全面退出歐洲」的相關作為,而其戰略核心目的無疑是將美國重心重新轉回印太區域、應對極權中國的擴張攻勢。在達成「巴拿馬運河港口易主」、解除中國對自身的一大戰略威脅後,近日白宮已準備再邁出關鍵一步,劍指中國的咽喉——麻六甲海峽。 國際輿論相對忽略的一件要事便是路透社在本週所刊發的一條獨家新聞,該報導引述了至少六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指出「川普2.0政府」將以落實「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的國際協議」為由,積極尋求「對伊朗運輸石油出口的船隻進行海上攔截和檢查」的途徑。 其具體實踐方式,便是透過美國與印太地區如日本、澳洲等各國盟友合作,攔截並檢查穿越麻六甲海峽等關鍵咽喉要道與其他海上航線的伊朗船隻,旨在使將伊朗被孤立於全球經濟之外、致力將伊朗的石油出口降到零;美國之所以不讓伊朗出口石油,意在從源頭阻絕伊朗獲得資金,進而阻止其獲得核武器,藉此達成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的目標。 此番作為與戰略規劃,表面看來是「川普2.0政府」為了阻止核擴散而對伊朗所採取的強硬措施,然其中關鍵之處,實為「麻六甲海峽」,蓋因麻六甲海峽之餘極權中國的重要性遠勝巴拿馬運河之於美國,作為連接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咽喉要道,麻六甲海峽是名符其實的「兵家必爭之地」。 目前,中國高達近八成的石油進口皆透過此一運輸途徑,且其所進口絕大部分來自於中東地區,又以伊朗為其最為主要的供應國(每年伊朗出口約500億美元的石油,賣給中國的就佔其中的70-75%)。誠然,對於己身過度依賴的風險,極權中國並非毫無警覺,近年所推動如中緬油氣管道建設、瓜達爾港的原油儲備基地以及北極航線運輸等多項措施,無疑是為避免將所有籌碼押在麻六甲海峽,以降低對其的依賴度。 然即使中南海經過多年來包括購買俄羅斯石油(以利分散風險)等努力,其對麻六甲海峽的依賴度僅自2015年的85%降至2024年的68%,仍有近七成的依賴度,實已構成極為壟斷性的因素;換言之,麻六甲海峽始終是中國的大動脈,乃其實質的命門之所在。而「川普2.0政府」選擇在此攔截、檢查伊朗的油輪,表面上向伊朗舞劍,但其實是意在中國。 美國這樣的戰略走勢並非源於一黨、一屆政府的政策,回看2023年7月拜登政府任內所促成的美印海軍合作協議,允許美國軍艦使用印度的船廠、港口進行維修和維護(意味著包括航空母艦戰鬥群在內的美國軍艦可以駐紮在印度,更便於佈署、投放到印度洋地區),是目標一致的布局,之所以不斷設法拉攏歷史上一直堅持不結盟的印度,便是因應印太戰略架構之必須。 彼時拜登政府的美印海軍合作協議,真正目標無疑是瞄準麻六甲海峽以掐住中國的咽喉,蓋因美軍在麻六甲海峽執行檢查和攔截任務,實際上就掌控了中國外貿和能源運輸的生命線;換言之,在中國發動對台灣之侵略戰爭前,其大部分本錢就已經被美國掌控。而以解放軍海軍的現有實力,尚無能力進入印度洋展開遠洋作戰、為自己的船隊護航。 此番局面可謂一目了然,雖國際輿論當前聚焦於俄烏調停,但對於關乎台灣存亡的國際動向,國人不可不知。 作者:冼義哲
[轉] 柯志恩又上新聞了!
這兩天,社群平台流傳一則留言,據說來自柯志恩兒子的前女友,指稱柯志恩的兒子是美國公民。柯志恩的丈夫在美國工作,持有美國護照。柯志恩的兒子在滿十八歲前就透過依親成為美國公民。 針對這則網路爆料,柯志恩這麼回應:「我未曾隱瞞先生、子女在美國工作。雖然我是媽媽、也是太太,但我不會,也不應該公佈他們的個人隱私。」 更早之前,外界流傳柯志恩的丈夫與兒子擁有美國的居留權,也就是綠卡,柯志恩這麼回應:「在美國工作有美國身分,有綠卡很自然,不覺得需要被討論,在美國工作跟愛不愛台灣不一定畫上等號。」 柯志恩這兩則回應透露她這個人的性格:傲慢與好辯,技巧就是用「通則」掩護「特例」。柯志恩狡辯的通則有三個: ~在美國工作有美國綠卡很自然,不需要被討論。 ~太太與媽媽不應該公佈丈夫與子女的個人隱私。 ~丈夫與子女在美國工作與愛台灣沒有直接關係。 柯志恩企圖掩護的特例就是她的公職身份。柯志恩的家人全部在美國,只有她一個人留在台灣擔任國民黨的不分區立委,在國會胡作非為,通過許多違憲亂政、親中賣台的法案。 如果柯志恩只是一般平民,沒人會在乎他的家人的身份, 沒人會討論她家人的居住地點,也沒人會質疑她家人的國家忠誠。柯志恩的家人會成為公共話題,原因在她的公職身份,以及柯家不合人倫的居住安排。 #公職身份 立委掌握審核國家法案與預算的權力,可接觸許多機密資料,國家忠誠不容懷疑。國籍法禁止特定公職持有外國護照與居留權,目的在確保他們不會把國家搞爛,然後一走了之。 柯志恩所屬的國民黨佔有國會多數,卻不顧民生議題,反濫用立法權搞爛台灣,包括亂砍中央政府預算,連監察院購買衛生紙的錢都不給。 柯志恩是這個亂台集團的一員。就算柯志恩本人未持有美國護照或綠卡,她仍可透過依親輕鬆移居美國。等國民黨把台灣搞爛之後,柯志恩照樣會一走了之,不受國籍法的約束。 #居住安排 柯志恩在台灣擔任公職,丈夫與子女卻長期居住在美國。柯家的居住安排不合人倫,甚至可以用一句悲慘的成語來形容:妻離子散。 柯志恩出身台籍權貴家庭,為何一家人要過著妻離子散的「悲慘」生活呢?這個問題可以有「好、壞」兩個極端回答: 好的回答:柯家的妻離子散是無奈的安排。台灣政府少不了柯志恩這位傑出的政治人才,無奈柯家人要在美國才能有最好的事業發展。 壞的回答:柯家的妻離子散是投機的安排。柯志恩對台灣沒信心,所以將家人送美國,可是柯志恩沒能力在美國討生活,只好留在台灣投機撈錢。 明眼人都知道,柯家的妻離子散絕非無奈的安排。至於柯家的妻離子散是否為投機的安排,民眾心知肚明。只要柯志恩仍在台灣從政,她就有義務釐清家人長期居留美國的爭議。 #相關爭議 針對柯家的居住安排,柯志恩有義務澄清以下的問題: 一、柯志恩的丈夫從事何種行業,為何一定要到美國工作,不能在台灣發展? 二、柯志恩的丈夫用何種身份居留美國,取得這個身份的途徑與時序為何? 三、柯志恩的兒子與女兒從事何種行業,為何一定要到美國工作,不能留在台灣發展? 四、柯志恩的兒子與女兒用何種身份居留美國,取得這個身份的途徑與時序為何? 五、柯志恩為何不到美國與家人團聚,為何一定要在台灣擔任國民黨的不分區立委? 柯志恩有義務回答這五個問題,但我不認為她會回答這些問題。柯志恩甚至拿不出可以令人信服的答案。柯志恩這個人我太清楚了! #柯志恩這個人 我清楚柯志恩這個人,因為我在四十年前就認識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