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後中國統戰大浪重新襲來時,到底能不能擋下來,取決於台灣社會抵抗的意志。
最近在颱風前後分別發生兩個事件。一是在颱風之前,旅遊業者上街遊行,控訴「陸客不來」導致生意慘淡,藉此對蔡政府施壓,要求其承認九二共識。二是在颱風之後,藍營共八位的地方縣市首長、副首長前往中國與中共官員「交流」,商討地方層級的合作事項。事實上,雖然在2016大選之後,台灣與中國雙方都有比兩岸關係更重要的議程要進行,兩岸關係暫時被「冷處理」。但在檯面下仍可以看到中國動作頻頻。這會對台灣政治與經濟造成甚麼影響呢?
中國因素的變與不變
如果仔細觀察如今中國對台統戰的戰術,其實可以發現,它與過去八年之間的操作方式沒有太大的差異。基本上可以由大到小,被歸納成以下四個階段:
1.建立經貿結構:這是大範圍的「架橋」工作,如簽訂ECFA,主要的功能是帶動兩岸人員的來往。
2.建立政商關係:當兩岸人員往來逐漸成為常態之後,就可以在這些人的來往當中建立穩定的,超越單純商業利益的合作關係,如兩岸企業家峰會、國共論壇等交流活動。
3.尋找協力者:在上述的交流活動中篩選,或積極培育合作對象。可能的人選包括企業家代表、政治人物,甚至學者或是宗教領袖。
4.發揮政治影響力:這是統戰正式發揮影響力的階段。第三步當中的協力者回到台灣社會之後,在他的位置上替中國的利益發聲,或甚至直接修改制度,造成政治上的改變。
在這種「間接」的統戰方法開始進行之前,中國對台統戰往往是以「直接」的文攻武嚇為主。但包括飛彈危機在內的種種做法,卻都帶來反效果。中國這種統戰的方法是從2005年連戰訪中之後開始嘗試,在2010年兩岸簽署ECFA之後愈趨成熟。並持續加溫到2014年太陽花學運爆發,才被社會全面檢視。
在2016大選之後,國民黨失去中央執政權成為在野黨。但其與中國合作的做法沒有改變。這或許跟國民黨自身的體質有關,為了鞏固僅存的深藍票源,必須更往急統的方向靠攏。但如今失去陸委會等官方溝通管道,可能的合作層級也降低,只能以私人企業投資或是城市交流等方式進行。
但在國民黨以外,中國的協力者也包括了許多非官方的人士。他們可以用民間的管道形成民意壓力,試圖影響政策。日前旅遊業上街遊行高喊「沒有九二共識,陸客都不來了」就是這種「以商圍政」的戰術。
這些諸如「以商圍政」、「三中一青」等操作方式,中國一時半刻之間大概都不會尋找其他突破性的新方法。事實上,中國目前面臨中央權力(可能)交替之際。相較於台灣,與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的關係或許更加重要。即使不看外交問題,中國內部的社會矛盾也因為經濟成長停滯而逐漸浮現。台灣問題或許不是中共高層目前最關心的項目。但必須要注意的是,中國對台統戰的作業是公務化的「日常作業」,有著行政系統自身的慣性。即使他不是領導階層第一優先的目標,底下的公務員也會持續操作(不論有沒有進展)。等到中國內外權力穩定下來之後,日後一定會再以更進化的方式「回歸台海」。而那個更進化的方式是甚麼?我們目前還不知道。
台灣社會的希望與應對
有人說民進黨執政也有部分的投降派,這或許是真的。在太陽花學運爆發之前,民進黨黨內也慢慢出現向中國靠攏的聲音,認為國民黨之所以能在2008、2010、2012的大選都獲得廣泛民眾的支持,就是因為跟中國的友好關係。因此自己必須建立「民共關係」,爭奪中國對台的代理權。林全也曾表示「民進黨沒說不要服貿」,不論這是否為政治語言,民進黨就是不肯把話說死。
或許對台灣社會來說,民進黨並不是個100%可靠的盟友。但目前為止,民進黨至少展現了他對民意一定程度的重視。換言之,日後中國統戰大浪重新襲來時,到底能不能擋下來,取決於台灣社會抵抗的意志。
這也是為什麼台灣內部的社會公義、轉型正義如此迫切的原因之一。我們在太陽花學運之後,獲得了一個短暫的喘息時間。我們當用這個時間站穩腳跟,清理過去的傷口,解決台灣內部的族群、階級與歷史矛盾。未來一直來,而一個療癒了歷史傷痕的台灣,才可以更團結堅定的面對未來的挑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