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曾憑藉強大的出口而崛起,成為曾經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日本,而目前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昔日的光輝顯然不在。然而,安倍晉三再次擔任首相時時,振興日本經濟而號稱「安倍三箭」,第一箭要讓日元貶值;第二箭是增加公共投資;第三箭乃喚起民間投資和經濟增長。市場有一句名言:潮水退後,才知道誰在裸泳。儘管這些年日本央行和日本財務省不斷地放水,日本在經濟結構上確實面臨人口、債務和通貨收縮的難題。是以,安倍三箭是否在裸泳?恐怕還得爭論一時,北京輿論對於日本的詛咒,卻是主觀性地一面倒的看衰。
日本是擅長「寧靜式革命」的國家,所謂的漸進式改革依舊挺進,證明日本是個會自我反思與相互砥礪的國家社會,這種一絲不苟的特性積極地反映在官僚菁英的政策決策,也反映日本跨國企業能夠縱橫天下的競爭優勢。90年代後日本陷落的論述,恐怕也是一種迷思,日本這幾十年來的發展也未曾離開核心競爭優勢,只是外界對日本80年代以來的強勢所呈現的經濟情勢大好、國際地位看俏的印象著實太強烈,之後看到日本在90年代的跌跌撞撞而差點崩解,導致產生經濟巨人消失之感。然而,當今的全球化論述起於80年代末冷戰結構瓦解後的新經濟整合,但在國際貿易強勢的日本化早在70年代已經浮現。
早在60年代日本國力逐漸復甦之際,業已逐步投資東南亞已鞏固其雙邊的經貿關係,策略與腳步甚早於當時陷入文革的中國,而東協(ASEAN)早期的成立宗旨也是為了政治目的:反共。日本領頭的「雁行理論」(the flying-geese model)也在此時風靡,產業發展上在不同國家之間依序興盛衰退,以及同一國家中不同產業依序興盛衰退的過程,由一隻雁子帶領其他雁子同步地飛行,解釋著國際分工的概況。當時的東亞發展時空背景與現在東協+3、東協+6大有不同,研究東亞區域整合的千層麵的軌跡也甚有意思,面對逐漸趨為一體的東協,中國先發制人建立更密切的雙邊經貿關係,每當中國這一舉措,必然影響到日本的感受神經而大舉跟進,日本的舉措再來影響南韓,南韓的動靜會影響台灣。
日本作為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已經被中國所取代,是否將會失去領頭雁的領導地位?Bill. Emmott這位經濟學人的權威總編,認為這二十多年日本所陷入的低迷是特殊狀況,千萬別小看日本的經濟成長動能,也別輕視印度。日本帝國在20世紀東亞霸權曾經有著爭雄的野心與契機,頗類似19世紀的大英帝國,但英國只能憑藉均勢策略,始終未能徹底掌控歐洲大陸,起碼歐陸的核心德意志與法蘭西的對立而有縱橫裨益的空間,21世紀的日本不可能享有19世紀英國地緣政治的利益,誰叫一旁的中國正在崛起,東亞歷史正逐漸從無僅有步入中、日兩虎相爭的新紀元,雙方也是比韌性。事實上,大和民族的韌性是十分堅強,85年的「廣場協定」上了美國人的當,雖然埋下日本經濟泡沫而持續低迷的危機,但日本依舊是日本,寧靜而不著痕跡的漸進改革依然犀利,當前中國的發展不也是70年代初期日本的寫照?日本後來狠狠摔一跤,正是北京輿論圈應當深謀遠慮的前車之鑑。
(林士清/智庫研究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