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指考分發與統測登記分發的榜單在近日公布完畢,以聯合招生的系統入學的相關事宜來說,今年度已經告了一個段落。對於大專院校而言,今年是艱困與重要的一年。今年招生的好壞,決定了自己會不會退場的重大因素-如果虎年105大限招得不好,未來幾年要怎麼吸引學生就讀?放榜日當天,除了學生幾家歡樂幾家愁外,各校算完缺額率後,更是有天堂與地獄般的差別。
以指考放榜當天斗大的新聞來說,明道大學、玄奘大學、康寧大學、中華大學、玄奘大學、開南大學等私校紛紛中箭落馬,不幸的成為指考分發中招生狀況最為難看的幾所大專院校,其中中華大學與明道大學,更以缺額516名、缺額率68.61%的成績榮登虎年大限一般大學指考管道招生的爐主。而技專院校方面,遠東科技大學以763名缺額、南榮科技大學以84.88%的缺額率拿下了技職分發管道的冠軍。
的確,就結果面來說,這些缺額率與缺額人數極高的大專院校,學生在聯合考試的成績上都是屬於後段的分數,這些學校在最低錄取標準的分數欄位上,也一直擺著吊車尾的分數以示大眾,看似一切的發展如此的正常-不會考試不配成為大學生的學生,與不該生存在這個國家繼續荼毒下一代的大學。但仔細一想,這樣的問題不僅僅只是50億基金這麼簡單而已。
追根究柢,後段大專院校的招生狀況委靡不振,其原因必然不單單只是因為少子化的因素-少子化的衝擊不分公私立學校,也有不少私立學校在衝擊之下仍辦得十分出色,為何偏偏那些學校就會走向歷史的熔爐中等待化為灰燼?我個人認為,與學校的位置有關外,更大的因素在於校方高層對辦學價值的選擇。
以倒閉的永達技術學院為例,該校是以工專起家,為屏東地區唯一一所私立工業學校,位處偏僻地區且軟硬體設備與師資陣容來說,在校方高層的經營方針之下未見提升,對於高中職學生而言,一所除了建設建築物以外在軟硬體方面毫無作為,且教職員人數逐年減少的學校,其吸引力不夠無法說服學生進入就學。在惡性循環下,永達技術學院走向了退場,而目前技專院校招生欠佳的學校,無一不是用類似的循環走向永達技術學院的後塵。
筆者也是今年度的私立科技大學的新生,即便自己幸運的錄取在一所缺額狀況並不嚴重、招生狀況良好的大學,在看到近日的榜單後,依然是站在學生角度看得餘悸猶存。這些招生狀況十分慘烈的大專院校,我想沒有意外都會在今年度公布各大學註冊率的時候,落入50億退場基金的名單之中。在過去永達技術學院與高鳳數位內容學院退場的處理方法,或許這些學校的學生還能以教育部介入協助轉學的方式解決就學的問題,但在興國管理學院停招時教育部所做的決議後一切風雲變色,學生的權益在大學退場的爭議下,日復一日的受到侵害。
筆者建議,在大學退場的學生權益部分,教育部應主動介入協調,提供轉學清單提供在校學生轉學參考,並召開公聽會向學生與家長完整說明轉學與在校就讀取得原校畢業證書的利與弊,針對家境欠佳的學生尋找資源以改善經濟,在確定在校生轉學與在校不會有經濟因素影響的情況下,讓學生自由的選擇。或許這樣的選擇仍無法完全彌補學生權益的損害,但至少可以較為周全的做事後學生權益的補救,教育部能做的,也只有這樣。
文末,筆者想對那些認為不該為倒閉學校的學生找出路的人們報告,大學退場始終不是學生的錯,大學的辦學成果不佳,該檢討的應是校方高層與教育部放任私校胡搞的現況,絕非是那些進入了私校接受大學教育的學生們。大學退場這一件事,學生們不但沒有罪,更是最為悲痛的受害者。我想,應該沒有不去嚴厲譴責與檢討加害者,卻反過頭來檢討受害者並不給受害者救濟的道理吧!
作者:許家瑋
嘉南藥大學生,相信台灣會變得更好,也一定要變得更好。我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