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戲如人生,可看得見衆生百態。粉墨登場,各有各的花樣臉譜,
「厲」者若依明、清筆記小說所言:凡人生前承受太大寃曲,

這個非常厲害的「厲兄」,自詡是「清清白白的台灣人」,
厲兄的厲害處正在此,他只有一個「最高價值」,
另有一姝者,此姝長得「水噹噹」,據說是整天喝了許多「生命水」
要是生命可以重來,此姝或許可以在台北首善之區,開個高級「
或許她也可開個生命科技的「水公司」。她的水不來自翡翠庫的水,
話說戲如人生,可看得見衆生百態。粉墨登場,各有各的花樣臉譜,
「厲」者若依明、清筆記小說所言:凡人生前承受太大寃曲,
這個非常厲害的「厲兄」,自詡是「清清白白的台灣人」,
厲兄的厲害處正在此,他只有一個「最高價值」,
另有一姝者,此姝長得「水噹噹」,據說是整天喝了許多「生命水」
要是生命可以重來,此姝或許可以在台北首善之區,開個高級「
或許她也可開個生命科技的「水公司」。她的水不來自翡翠庫的水,
黃國昌主席仍然不忘情新北市,還是黏著侯友宜市長下鄉行程不放,所謂非到絕望之時,絕不輕言放棄。他到處放言:國民黨和民眾黨可以藍白合,推出共同人選,2026年競選新北。 以黃主席前個會期,甘為國民黨犬馬、傭軍,為國民黨衝鋒陷陣,出生入死,居功厥偉,一定相信他已經「感動」全體國民黨,不只是傅崐萁總召,只要藍白合,理所當然,他應該是最後人選。 可惜事與願違,侯市長不為所動,難道可以寧給「外人」不給多年來忠誠相向,掏盡心肺,服務市民的「家人」?所以,侯市長很客氣的說:每個政黨有他自己的「選擧機制」,外人不得越俎代苞,一切以市民決定為依歸。 侯市長之言,可真打中了黃主席的「要害」,侯市長的意思:黃主席你真的相信國民黨依據黨內「選舉機制」,會推舉你嗎?更進一步,你相信新北市民會喜歡你嗎 ?問問旅居新北市的雲林鄉親的觀感,他們可不是台北市少不經事「小資產階級」的年輕小草。 說來不幸,普通人家都可了解高度自戀的人,一定都有看不清楚自我的盲點,飄飄然大言不慚,路人甲乙可以不費心力,都可看的清楚,何需政治經驗豐富,了解民情,眼光明亮銳利的侯市長 ! 幸運的,黃主席還算有政客基本的聰明,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要更上層樓不是只能靠立法院的總召願意摸你的頭,就可行的 !所以黃主席更南下台中和盧秀燕市長懇談,三次向媒體剖心割肺表態:台中市的事就是民眾黨的事! 所以,黃主席說:台中市要舉何人當下任市長是民眾黨的事!盧市長要選國民黨主席也是民眾黨的事!甚至盧市長要選2028年總統也是民眾黨的事!民眾黨何德何能,力足以扛起泰山,可以挑起這些重任 ?國民黨可要注意:你們可是人家的目標。 可憐的民眾黨,他們的主席遇人不淑,諸事不順,只得首鼠兩端,到處販售民眾黨,好像是私人資產:也難怪選民會認為民眾黨是「一人政黨」,只是某人的墊背 。要是某人真的雄才大略,倒也無可厚非,可惜黃主席之心,路人皆知 ,以眸傳神,互通聲氣,䝂子能成其名乎 ? 作者: 戴震
2014年柯文哲表達希望競選台北市長時,在長期深藍獨大的情況下,被譏為笑話。我仔細分析一下他的人格,具有高高功能的亞斯伯格傾向特質,相信他是唯一可以打敗中國國民黨連勝文的不二人選。於是,我和家人都投他一票,也幫他拉了親朋好友。他也是繼陳水扁後,再度激起年輕人改革/改變熟情的市長,讓大家滿懷希望。 從完成打倒連勝文的不可能任務,加上太陽花運動翻轉了馬政府的親中軌跡後,我就認為他在台灣歴史上,已足以青史留名。至少,我個人也已心滿意足了。對他市長是否能有大作為,其實,我並不在意。說穿了,台北市的重大建設,能做的、能撈的,能吃的,在馬、郝時代,大多早已已被吃淨抹乾了。(大巨蛋的紛攘多年,不是印証了這種猜測?)除了難如登天的大規模都更、重建外,他能做的,實在有限。只要他能不忘初衷,打破中國國民黨長期壟斷的綿密政商結構,讓市政府能基本上依法行政,並堅持土地正義和居住正義的貫澈,他已對得自己,也對得起所有滿懷期望支持他的年輕一代和人民了。 在柯上任後,曾有力圖改變風氣之勢,但,隨著時間,漸漸出現若干令人擔憂的現象。首先,是局處首長不斷的更換。當初具有的理想和熱情,似在消褪。接下來,發言隨興,焦點也逐漸放到與市政無關的議題上。因此,在他連任時,衡量他的目標已變,獨斷獨行的行事風格及過度自信到自認可遊走中國和中國國民黨之間獲利後,我就放棄了。 2023年底,柯和所建立的民眾黨依然像旭日東昇。我曾和多位支持柯P和民衆黨的年輕人談過。這些出生在李登輝-陳水扁時代的年輕人,他/她們已不再困在虛幻的中國框架中,而務實的以台灣為基礎思考自己的未來,且將關心放在社會公正和居住及土地正義問題上。他/她們不諱言很討厭中國國民黨,也不喜歡民進黨的某些無作為,而選擇民眾黨,冀望它能帶來改變。他/她們的希望和焦慮,我完全能理解,也完全能接受。只提醒,只要遠離中國國民黨和中國的糾纏,堅持初衷,民眾黨必可在台灣生根、發展、壯大而成為維護台灣民主的新興力量。 在年輕一代的共同努力下,民眾黨一舉獲得25%的選票,拿到了闘鍵的8席不分區立委後,情況竟產生巨變。不知是柯文哲初心已忘或者大權旁落,竟任由黨鞭黃國昌與中國國民黨黨鞭傅崐萁聯手胡搞瞎搞弄出了不三不四立法權獨大的擴權法案。一年都過去了,民眾黨立委們,除了配合中國國民黨到處煽風點火外,何曾提過任何有關居住正義或土地正義或社會公義的議案? 柯文哲,以他聯考能進台大醫學系,智商至少有140,屬高功能,應是合理的推測。至於,他人格和行事風格,雖然眾說紛紜,但,他有幾個值得觀察的現象:1.自閉性思考的傾向:習慣以自己內在的想法為出發點及主軸。對與此無關或相左的他人想法,往往被排除或引不起興趣或敷衍了事;2.人際關係及與人溝通方式:他在與人溝通時,甚少跟對方有眼對眼的接觸,非語言性表達較少。對他人非語言表達的接收,亦出現困難. 這也是他一再強調一切行事都要依S.O.P。因為,他對模擬兩可的問題、反諷或暗示性的語意或肢體動作,敏感度較低。這可能也是他回答他人的問題時,常出現擦過主體或出現白目的狀況;3.一旦自己目標確定,向目標行動之專注力及堅持力,皆非一般人可比。 唯一我沒料到的是,他在初嘗權力滋味後,目標也隨着轉變了。目標既變,行動之專注力及堅持力自然隨著跟進。平心而論,以柯的上述人格特質,加上口無遮攔,並不適合應付及處理太過複雜的政治和人際問題。因此,當初無怨無悔支持他贏得不可能勝戰的那些具有理想的青、壯年們,也在主動或被動中,逐漸黯然失望離去。換上來的,自然是迎合他且懷有各自目的一群。 柯在大選前,已出現傲慢症候群的癥兆。自大、白目到自認可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編織之網中游走得利。中國國民黨,在背叛兩蔣的反共國策後,早已淪為一個沒理想、沒道德、沒勇氣的政黨。除了處心積慮逢迎中國共產黨外,鬥爭技巧依舊是世界僅存少數逾百年的威權政黨之一。即令立法院僅多一席,即可不顧人民死活,遍地烽火,搞起軟性政變。其做正事能力有限,奪權、鬥爭之兇狠,實令人驚心動魄。 事實上,柯在一廂情願「誤」信中國可能支持他拓展白色第三勢力,甚至可取代中國國民黨時,即己犯了嚴重的戰略錯誤。以國、共兩黨,強調根紅苗正的傳統,候友宜和柯文哲,用膝蓋想也知道,怎可能是首選?他忘掉,只要台灣一有事,夏立言立即銜命赴中。國、共之間的默契和國、共鬥爭技巧的綿密、兇、狠、準,豈是他所能瞭解、掌控? 以常識來看,當中國對中國國民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冷淡,且遠不如對韓國瑜那種積極、強烈的支持時,就應該合理的懷疑它應已放棄與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的正面對決,而選擇在立法院的強力杯葛策略了。看看:透過富士康查稅,逼退郭台銘;透過柯文哲如日中天的聲望,配合國民黨深藍勢力壓抑及翻轉了侯友宜和國民黨本土派的崛起、掌權;透過過藍、白合的混戰,削弱、瓦解民眾黨原具有的正當性並使其新黨化。接下來,當柯文哲陷入京華城案泥沼時,黃國昌忙著帶領民眾黨呼應國民黨。俟以傅為主帥的傅、黃體制成形後,由區區兩位中國國民黨台北市市議員拋出台北市蔣市府的關鍵公文,讓京華城案案情急轉直下,接著,璩美鳳自暴柯P性騷擾案,再踹一腳。在國、共聯手下,他想在司法泥濘中全身而退,恐已希望渺茫吧? 作為一個曾衷心期望柯文哲為台灣帶來改變的老人一代,看到他落到如今的境地,就像看到一位上錯戰場的將軍,或者,在圍碁生死局中下錯白子的棋手,心中只有湧起陣陣落寞和怨嘆。 作者: 旁觀者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一種名為FOMO(Fear of Missing Out,錯失恐懼症)的心理現象正在悄然蔓延。每當手機響起提示音,我們就會條件反射般地查看訊息;即使沒有新訊息,也會不自覺地反覆解鎖手機,生怕錯過任何重要資訊。這種對錯失的焦慮,已經成為現代人普遍的心理負擔。 FOMO與手機成癮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社交媒體精心設計的即時反饋機制,不斷刺激著使用者的多巴胺分泌。每一條點讚、評論、轉發都在強化我們對手機的依賴。研究表明,超過60%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者會在睡醒後15分鐘內查看手機,這種強迫性行為正是FOMO的典型表現。 神經科學研究顯示,社交媒體的「間歇性獎勵機制」完美複製賭場老虎機的成癮模式。每次刷新動態的未知性,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使人陷入「預期—滿足—再預期」的強迫循環。Instagram限時動態的24小時倒數、LINE群組的已讀標記,這些精心設計的數位腳本,本質上是將人際焦慮轉化為產品黏著度的商業策略。劍橋大學實驗證實,受FOMO困擾者每日平均解鎖手機達89次,其中超過七成屬於「無意識檢查」。這種行為模式已重塑人類認知結構——加州大學研究指出,智慧型手機的存在本身就會降低大腦的認知容量,即使設備處於關機狀態。 這種持續性的資訊焦慮正在侵蝕現代人的心理健康。大腦長期處於高度警覺狀態,導致注意力分散、睡眠品質下降、工作效率降低。更嚴重的是,過度依賴虛擬社交正在削弱人們面對面交流的能力,許多年輕人開始出現社交焦慮症狀。 要打破這種惡性循環,需要採取積極的應對策略。首先,可以嘗試「數位斷食」,每天設定固定的無手機時段,讓大腦得到充分休息。其次,培養深度閱讀、運動等線下興趣愛好,重建與現實世界的連接。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接納不完美,理解我們不可能掌握所有資訊,放下對「錯失」的執念。蘋果前設計總監艾維曾警示:「最危險的科技,是讓你感覺不到被控制的科技。」破解FOMO的終極解方,在於認知到「錯過」本就是生活的必然。荷蘭行為治療師開發的「延遲滿足訓練」顯示,刻意將手機通知延後2小時處理,持續兩週即可顯著降低焦慮水平。 在這個資訊過載的時代,保持內心的平靜比獲取更多資訊更為重要。當我們學會與FOMO和平共處,就能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在數位浪潮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點。這不僅是對抗手機成癮的解藥,更是現代人必修的心理課程。 作者:林政武
胡某人有位旅居美國的老朋友,近日有事需要和聯邦政府某部門打交道。電話打了,On Hold 好一陣子,對方才回話,一聽當然知道是羅伯特先生( Robot ) ,老朋友和羅伯特先生東拉西扯,問題終不得其解,只得放棄,乾生悶氣! 要知道我的老朋友從小就移居國外,受完完整教育,英文說的道地,絕不像胡某人半路出家,英文說得夾七夾八,不知所云!老朋友生悶氣之餘,到處求救,有「達人」給他建議:要找「活人」,千萬不要找羅伯特先生。 但是電話一打,還是羅先生,還是不得其解。遇此情況,「達人」這樣建議:可不要掛掉電話,繼續製造「危機」,要求 escalate ,把低等的羅先生,要求換成中等的羅先生。當然你又要等更長的On Hold 的時間,記的你打的電話是toll free,不用擔心電話費。 中等的羅先生出現了,東扯西扯,還是不得其解,不要放棄,繼續escalate , 升高危機,高等的羅先生就會出現了;如果還是不得其解更不要放棄,繼續升高危機,就有「超級羅伯特」終於出現了! 天打雷劈,要是真的還不行,堅持到底,繼續 escalate 。終於 ! 終於 ! 上天保佑,有個「活人」出現了,May I help you ? 我的老朋友依樣畫葫蘆,最後靠著「活人」終於把問題解決,只不過從打好幾通電話到「活人」幫忙,解決問題,包括 On Ho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