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脫歐: 反「全球化」的第一顆炸彈

  • 時事
  • 民意
  • 評論

歐陸的中央集權,官僚統治,法律結構是羅馬及拿破崙法典的延伸,所謂「大陸法系」。而英國則是限制王權,習慣法,不相信大觀念引申來的政治大設計。人權的保障是靠約定俗成的習慣法,而不是如法國大革命的所宣傳「自由、平等、博愛」的政治口號和只訴諸文字的法律條文。

許多界性民調分析,英國「脫歐」公投會成功的原因,是因受教育較低、沒有大學學位的民衆,比受大學教育的公民,更積極 、熱情去支持「脫歐」。如果此說為真,那麼蘇格蘭地區「留歐」多於「脫歐」,是因為蘇格蘭人大學畢業生多於非畢業生?而教育、文化較先進的英格蘭區,「脫歐」多於「留歐」比數的原因,反而是是英格蘭地區一般人教育程度比較低,除了倫敦市以外。

圖片來源: www.hk01.com
圖片來源: www.hk01.com

真正的理由,參與歐盟(全球化的一環)所造就的紅利,在英國各區域間,階級間,行業間,分配不均。蘇格蘭區留歐的利益多於脫歐,而英格蘭區則相反。倫敦市是個例外,因為留在歐洲,對受高教育的白領階級市民,如會計師、金融分析師、股票債券交易員而言,有絶佳的好處和利益。

不只是利益,一些政治和歷史的傳統也是決定「脫歐」難以摸觸(intangible)的因素。英國人常以「光榮的孤立」(glorious isolation)自豪。歷史上,隔著英倫海峽,歐陸越分裂越好,統一的歐陸對英倫是個威脅。英國學童學歷史,都知道拿破崙控制歐陸時,對英倫實施禁運,詆稱英國佬為小顧客(little shopper),在禁運下一定屈服。某大政治人物曾說:英國(在歐陸)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越分裂,因而英國可連縱合橫,「分而治之」(divide and rule)。

重經驗論的英國文化傳統也和歐陸的唯心論大大的不同,反應在國家組織和法律哲學上。歐陸的中央集權,官僚統治,法律結構是羅馬及拿破崙法典的延伸,所謂「大陸法系」。而英國則是限制王權,習慣法,不相信大觀念引申來的政治大設計。人權的保障是靠約定俗成的習慣法,而不是如法國大革命的所宣傳「自由、平等、博愛」的政治口號和只訴諸文字的法律條文。

因此英國人和歐陸人不同,也不想成為歐陸人。那麼為甚麼英國會從反蘇聯的「大西洋公約組織」的軍事同盟,過渡到歐陸的經濟政治組合,加入歐盟,成為歐洲大家庭的一份子。理由是因為八十年代世界新趨勢的思考、左派工黨政府國際主義的影響。七十年代法國戴高樂總統就一直反對英國加入歐陸統合的努力(他認為英國是美國勢力的代理人)。事實上,英國變成歐盟的一份子也是三心兩意,她決定繼續保有英鎊而不最終使用歐元,就是個証據。

勉強加入歐盟到底有甚麼好處?好處是無關稅壁壘市場的擴大、貿易商業法令的統一、人才自由移動、倫敦資本市場的強化。付出的代價是文化傳統的特殊性和主體認同的弱化。穆斯林移民可以從歐洲各國自由而合法地移入,因此帶入的恐攻威脅,提醒他們歷經好幾世紀的「愛爾蘭問題」(Irish issue)和「愛爾蘭共和軍」(IRA)的恐怖攻擊。七十、八十年代,倫敦街頭經常有炸彈引爆,甚至有謀刺英女皇之舉;英國政府甚至必須派遣英軍到北愛爾蘭地區維和,防止天主教的愛爾蘭人以及基督教的英國移民後裔間,因宗教、族裔、和未解的歷史問題所引發的流血衝突。

那麼加入歐盟唯一剩下的的好處就是經濟了!這經濟的紅利也要看你的教育、職業性質和你生活的區域而定,回答不是那麼黑白分明。幾年前英國外交部有位高級官員就在媒體,清楚地表明他的憂慮:英國學生若只懂英文,絶對沒有競爭力,因為全世界受教育的學子都懂英文。他強烈反對浪費時間學法文(不是更融入歐洲嗎?)而是學(南美洲)的西班牙文和(中國)的中文,這可看出某些英國人對歐盟保留的看法,卽使有經濟紅利,也可在別處尋得利益。

這幾年英國人懷疑歐洲是否有能力解決希臘的債務以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經年累月的債務和經濟發展問題?不再輕易相信經濟學家所說的貿易自由全球化,只有好處,利益均霑,不管階級、地區和國家。我們只要稍微想想經濟學家是否有能力解決全球化所帶來的資本流動自由化(或者說是流竄)的難題?2008年次貸危機所引發的金融風暴,解決了沒有?這麼多年日本的通縮解決了沒有?中國2008年為解決金融風暴,投資的四萬億人民幣,錢到那裏去?近年來降準、降息、標的性投資,中國的債務解決了嗎?GDP直直落,新經濟發展模式發現了沒?還有歐盟南邊各國的債務如何解決?全球化只帶來紅利嗎?全球化中最模範的歐盟例証,竟是如此不堪!

帶動全球化的最大動力是來自金融的寬鬆後,資本在全球的自由流動。或許我們很快不需要經濟學家們的啟蒙,小國民們也知道影響你我的,不必是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中央政府的財政計劃,而是來自金融機構藉自由化之名,而放肆的行為!金融財務工程的進步,以為發現一些可降低風險,放大金融效能的操作工具,讓資本迅速流竄,無限擴大「乘數效用」,就可製造無限的總需求,至今天仍然是未經印証的美麗謊言。

即使你是「新凱因斯學派」,相信價格標示(pricing)有黏滯性,不會立即回到總量平衡,讓你有段寶貴機會,能操弄市場,但是它能給你多少時間,可利用一時的假性總體需求,刺激經濟,解決就業問題。1992-93年不景氣,藉刺激,製造假性需求,因而榮景,但是寬鬆資金造成了2000年網路泡沫。為救泡沫破碎所造成的不景氣,再度寬鬆,又再造成2008年次貸風暴危機,美國聯準局解決危機的「量化寬鬆」政策,印了多少紙幣,今年已經2016年,危機解決了嗎?沒有寬鬆紙幣大量購買上市公司債券,市場難以維持低度的榮景,結果卻是低得難以置信的通膨數字,難道地平線上又有個更大的通縮「日本」快要出現?

總之,不要期待經濟學家們能解決全球面臨的經濟問題,他們只能摸着石頭過河。我們可以做的是不要因「寬鬆」而敗壞金融紀律,不要製造上游的金融山洪暴發,不然下游的經濟學家們,連摸石頭過河的機會都沒有!

可預料的,卽使歐盟不解體,也會大幅度的修正。歐洲史上,南歐天主教國家和北歐的喀爾文和路德教會國家間,文化相異、經濟發展的對策也不同。會不會分裂出兩大部份,北部歐洲轉變成「縮小的歐盟」,南歐的民族國家各自再經濟獨立,用老方法辦事,藉貨幣眨值來解決收支不平衡,歐盟算是誤會一場。

大船是在漏水了,在船上的該怎麼因應,未雨綢繆?脫歐的英國必須對國家的未來定位有所決定,回到「說英語民族」的概念,以及舊大英帝國的殘留。不要忘了澳、紐、加拿大不是獨立的共和國,他們的元首仍然是英國女皇;英美之間從二次大戰一直有特殊關係的「大西洋聯盟」。至於蘇格蘭,韓某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再決定有個獨立公投?但北海逐漸乾涸的原油,世界油價的崩落,相信他們絶不想成為歐盟另一個希臘或葡萄牙。假如決意獨立公投,也要在兩年以後,看英國和歐盟間最後的解決方案而定。誰知道兩年以後,歐盟會變成甚麽樣子?希臘、葡萄牙、西班牙,甚至意大利還是成員嗎?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歐盟 脫歐 英格蘭 蘇格蘭
2016-06-27 韓非

Post navigation

新南向,心向南!(一) → ← 罷工現場的「轉彎收割者」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真正的寧靜是自律

或許有感日本公共運輸上的安寧,台灣高鐵也推出寧靜車廂,結果橘逾淮為枳,上路沒多久只看到字面,未見到真正涵義,小孩在車廂內哭鬧,即遭高鐵人員舉牌告知此乃寧靜車廂,只好閃躲到他處,在不然就是遭到其他乘客告誡。面對此交通官員表示,寧靜車廂真正意義並不是無聲,對小孩和身心障礙者也會給予包容,主要的對象仍是成年人。   若要簡單又一針見血說出寧靜車廂意義,就是成年人的自律,那以此來看該寧靜地方其實不是只有大眾運輸,而是所有的公共空間和可能產生互動地方。若只有高鐵一節車廂內才有輕聲細語,踏出車廂外面對的是獅吼功震耳欲聾,回到家中得不時面對鄰居大聲叫罵吵架,在不然就是把地板當成舞台,有如五雷轟頂傳來,甚至到公共圖書館內閱讀,三不五時就有屁孩學生高聲談話,粗俗無禮如蠻人般讀者動輒製造噪音,經人勸阻便惱羞成怒,那不禁要反問,若人的素質不能自律和提升,連辦個喪禮都要「吵死人」,日常與人溝通、講理,也有如討面子硬要搞成和吵架一樣,那靈魂躁進的台灣社會,真能在寧靜的自修、自省中去思考人生和未來嗎。   高鐵寧靜車廂就如在網路時代中許多人談論的手機公害,真正的解方不是上課前,老師把學生手機集中管理,又或者學國外過馬路聽、滑手機要開罰單,而是人一但走出家門到社會,就該拿出基本的自律,若無此精神那就是自私的公害與亂源。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天天可見在公車上有人用手機擴音看YT影片,強迫累了一天的你得收聽。在辦公室思索如何寫企劃案和看公文內容時,有同事用手機或電腦喇叭開到最大在收看,一付旁若無人又唯我獨尊的自大心態,這些比無知小兒在寧靜車廂內哭鬧還惹人厭煩,請問此種日常當有自律都做不到,那高鐵寧靜車廂根本就是一種反諷,這是一個靜不下來的島國、島民,永遠停留在短視近利和交相賊的投機狀態中。    真正的寧靜和不干擾他人,是一種自律的文明,更是一種學會用腦和用心去經營的人生態度,但很可惜從高鐵寧靜車廂和衍生的風波中,台灣社會只學到靠他律和棒喝,也只學到皮毛和治標不治本,因為真正的噪音是人心靜不下來,最後都活在自囚自虐中,說穿了這根本是相殘又無自知的錯亂啊。 作者:張勳慶

國民黨內的「哈瑪斯」

國民黨有「次團體」,稱其為「哈瑪斯」一點也不為過:衝撞、激進、造反有理,改革那需要甚麼腦袋?國際強權政治,他們要見誰,誰都會來見?年輕的國民黨員從來沒有這樣爽過,high 過? 袒胸露背笑迎春,白缷武裝,「和平」就會自動到來!幹嘛花大錢,買武器,以防不測?我是中國人就是最犀利的、最現代的武器,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嗎!連防彈馬甲都可以不用。對了,馬前總統您說要「戴著鋼盔往前衝」,總統!連鋼盔都不用戴了! 民國三十七年,國共戰事,國民黨不利,反共的蔣總統下野,國民黨政府從社會各界,各黨各派挑選名流、俊彥、學者、政論家,組織個「和平談判團」前往北方求和。結果呢?「和平談判團」求和不成,反而滯留不歸,「投匪」了! 你認為這種事不會再發生嗎?設想鄭麗文被選為國民黨主席,她組織個「和平代表團」前往大陸求和?會不會歷史重演,代表團也「投匪了」!忠黨愛國的國民黨員你們可要小心,選了鄭麗文,如同騎上老虎背,上下不得;即使下得來,必遭虎吮,可以想像這滋味一定不太好受 ! 年輕的「哈瑪斯」一定不在乎「暴政猛如虎」之說。如果他們是「老虎」,我「哈瑪斯」就是「武松」,武松打虎,你沒有讀過?誰怕誰來著 ?—— 何況「虎毒不食子」,只要自己承認自己是乖兒子,搞甚麼「主權獨立」,喪心病狂。現在鄭主席快出來了,一清天空迷霧,大放光明! 「哈瑪斯」們,現在且慢「意氣風發」,欲和天比高,嘴硬!以為你們最可怕的、最可惡的敵人是民進黨,打倒它了,天下就自然就太平了!你們沒有聽說過「兔死走狗烹嗎?」:天下最可笑的是「吃狗肉的」,有朝一日,居然會被人當「狗肉」,烹而食之 ! 若歷史大不幸,「紅統」之後,「人民最大」,「唯一代表人民的是共產黨」,所以「人民有服從黨領導的權利和義務!」—— 台灣年輕世代,,你們可以再用對付民進黨那一套,來對付共產黨,看人家怎麼對付你?可不要像不知廉恥何物,只知一昧舔共的館長之流:舔人家的,當然只會和只敢說香啊!香啊 !真是「見笑」! 世論「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也不要只論年輕「哈瑪斯」:你認為眼前那麼多號稱從乾嘉時代就移民台灣的根深蒂固的中國人、「無髮無天」的蛋頭學者,帶著暴民(或者人家說是義民),衝撞司法機關而被判刑的盲流領袖,—— 各門各派的讀書人多矣!你認為他們的表現會比「館長之流」好嗎 ? 這些讀書人人的盲點,自以為他們那一套,就能治國平天下。把這些人放置於「技術專政」的現代世界裡,真能「治國平天下」?可悲的是:歷史經常會出現相信此等人種的「年輕世代」,以世代交替為名,翻雲覆雨,阻礙進步和真正「平衡」的到來 ,他們能製造的,卻是歷史的悲劇 !   作者: 戴震

從「好想贏韓國」到「被韓國比較」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台灣人習慣把「好想贏韓國」掛在嘴邊。無論是體育競賽,還是經濟表現,只要稍有落差,總免不了一聲不甘的感嘆。韓國快速崛起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三星、現代等財閥更是叱吒全球,讓許多台灣人感覺相形見絀。然而,近年局勢悄然逆轉,當我們還來不及意識到時,韓國媒體已經開始主動把台灣視為比較對象。 數據最能說話。韓國的外匯存底目前是四千一百六十三億美元,台灣則高達五千九百七十四億美元,顯示台灣在金融安全網上更為穩健。股市方面,台股總市值近期突破三兆美元,來到三.零四兆美元,而韓股僅二.一七兆美元,台灣足足領先四成。回顧二〇二〇年,雙方市值都還在二兆美元上下,勢均力敵,短短五年間台灣卻拉開了一兆美元的差距。更驚人的是,台灣人口僅二千三百萬,不到韓國的一半,卻能在這些指標上取得領先,這讓人看見台灣的優勢來自實質內涵,而不是規模優勢。 這背後最核心的動力,無疑是半導體產業。台積電與其供應鏈,成為全球人工智慧與高效運算浪潮的推手,也讓台灣股市的含金量遠勝過去。相比之下,韓國雖有三星,但財閥過度集中的結構,使得整體市場活力受限,缺乏中小企業帶來的市場活力。 除了經濟,文化與社會層面的比較同樣耐人尋味。韓流雖在全球風靡,但台灣的文化軟實力也逐漸受到肯定。像是台灣的影視作品在國際影展嶄露頭角,原創音樂在華語圈中具有獨特地位,更重要的是台灣的民主活力與社會多元,被國際視為東亞少見的典範。若說韓國輸出的是高度系統化的娛樂工業,台灣展現的則是自由氛圍下的多樣創意。這種價值上的吸引力,或許不若韓流般華麗,但卻深具韌性。 當然,超越韓國並不是終點。我們真正要思考的是,在全球化競爭與地緣政治風險下,台灣如何將這些優勢轉化為長期戰略,而非曇花一現的數字勝利。台灣不需要沉浸在「終於贏過韓國」的心理,而是要把這份自信,化為持續創新的動能。 回顧過去,台灣曾經羨慕韓國的速度與魄力,如今我們走出自己的路。從「好想贏韓國」到「被韓國比較」,這不僅是一場國際排名的變化,更是一個民族心態的轉折。真正的勝利,不是證明我們比誰強,而是確信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步伐,走向世界舞台。 作者:魏世昌

趙少康是CIA 間諜 ?

泛國民黨極右派、紅統兩大言論重鎮蔡正元、邱毅,指稱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可能是CIA間諜。他們的邏輯運算和「連連看」的手法卻頗發人深省,有值得深究的必要! 例如,蔡先生嚴批趙董事長:「怎麼老趙也學會『抹紅』的把戲?如果依『趙氏邏輯』,中共『不制止』,就是『縱容』,中共縱容就是『介入』,那你趙少康是不是 CIA 的人?黎智英是親近CIA的人,趙少康是親近黎智英的人,所以趙少康是親近CIA 的人,是這樣的邏輯嗎 ? 蔡博士博學多聞,國民黨內外,舉世同欽,居然忘了舉另個可以震天動地的例子。他可以舉蔣經國晚年和 CIA 台北站站長,惺惺相惜,過往從密。依「趙氏邏輯」,連連看,蔣經國豈不是要成為 CIA 的人馬了 ? 你我小公民們要發現蔡、邱兩大咖,思想重鎮的謬誤,不太容易。這不在於𨗴輯的推延,而是他們分不清楚「邏輯」和「經驗事實」的差異,兩者是處在不同的範疇內。不管他們𨗴輯的推論如何適配、一致,無懈可擊,到底𨗴輯仍然是𨗴輯,不會自動就變成經驗事實。經驗事實決定一切,而不在於邏輯體系。 如果有人不諱言要「中共介入」,多多益善,甚至宣傳台灣要和平,我們要花費在國防建軍龫甚麼(候選人 鄭麗文)?這些言論重鎮、宣揚解除武裝,被稱為「紅統人士」名正而言順,有甚麼不對?中華民國的衆多小公民們,不管支持或反對「紅統」,都明白誰的腦子在想甚麼?「紅統人士」的名稱沒有甚麼可以隱誨,逃避的,不是嗎?—— 你說我「紅統」正好,我就是「紅統」,我「出櫃」了,你們要怎麼辦 ? 紅統人士不管是被視為為虎作倀,或是求仁得仁,小公民們心中有一把尺,知道誰就是誰?不必要再抬出「CIA間諜論」來反制,雄辯淊淊,邏輯深密,在小公民們眼中,紅的就是紅的,不必要再畫蛇添足,多作解釋,惹人生厭。 作者:李 隱

Recent Posts

真正的寧靜是自律

真正的寧靜是自律

或許有感日本公共運輸上的安寧,台灣高鐵也推出寧靜車廂,結果橘逾淮為枳,上路沒多久只看到字面,未見到真正涵義,小孩在車廂內哭鬧,即遭高鐵人員舉牌告知此乃寧靜車廂,只好閃躲到他處,在不然就是遭到其他乘客告誡。面對此交通官員表示,寧靜車廂真正意義並不是無聲,對小孩和身心障礙者也會給予包容,主要的對象仍是成年人。 [...]

More Info
國民黨內的「哈瑪斯」

國民黨內的「哈瑪斯」

國民黨有「次團體」,稱其為「哈瑪斯」一點也不為過:衝撞、激進、造反有理,改革那需要甚麼腦袋?國際強權政治,他們要見誰,誰都會來見?年輕的國民黨員從來沒有這樣爽過,high 過? [...]

More Info
從「好想贏韓國」到「被韓國比較」

從「好想贏韓國」到「被韓國比較」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台灣人習慣把「好想贏韓國」掛在嘴邊。無論是體育競賽,還是經濟表現,只要稍有落差,總免不了一聲不甘的感嘆。韓國快速崛起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三星、現代等財閥更是叱吒全球,讓許多台灣人感覺相形見絀。然而,近年局勢悄然逆轉,當我們還來不及意識到時,韓國媒體已經開始主動把台灣視為比較對象。 [...]

More Info
趙少康是CIA 間諜 ?

趙少康是CIA 間諜 ?

泛國民黨極右派、紅統兩大言論重鎮蔡正元、邱毅,指稱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可能是CIA間諜。他們的邏輯運算和「連連看」的手法卻頗發人深省,有值得深究的必要! 例如,蔡先生嚴批趙董事長:「怎麼老趙也學會『抹紅』的把戲?如果依『趙氏邏輯』,中共『不制止』,就是『縱容』,中共縱容就是『介入』,那你趙少康是不是 CIA 的人?黎智英是親近CIA的人,趙少康是親近黎智英的人,所以趙少康是親近CIA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