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中經濟來源的失業者,在失業之後往往使得整個家庭頓時陷入經濟困境,尤其高學歷青年遇上此困境亦面臨成家立業被迫延後。
作者 / 林士清
根據主計處最新統計,4月份總體失業率已下降至3.91%,但嚴峻的青年失業率已經高達13.17%,是整體失業率的3倍以上,凸顯台灣青年就業問題的嚴重性,青年高失業率大幅凸顯年輕人的相對剝奪感,仍然是台灣社會呼吸的痛。
圖片出處: Wikimedia Commons by Philip Absolon
傳統救濟作法不足以解決青年就業問題
台灣青年失業的問題,就業市場的供需失調和結構性有關,青年就業特性依據勞動市場區隔理論來,短期刺激景氣、補貼性措施及技能訓練似乎難以解決高學歷青年的就業難題,從長計議的漸進模式可能比較符合。傳統解決失業問題的模式,似乎無法從根本面或積極面解決失業者的困境,其功效大抵上是短暫、消極的,政策制訂者在反思失業問題,不僅是為失業者提供金錢上的補助或工作上的提供,必須考量此份工作是否合適失業者本身的內在需求,且是否適應工作環境,因為失業者所產生的問題經常會由失業者本身擴大到其他家庭及整體的社會。尤其作為家中經濟來源的失業者,在失業之後往往使得整個家庭頓時陷入經濟困境,尤其高學歷青年遇上此困境亦面臨成家立業被迫延後。
產業區位與產業類別探討結構性失業
探討結構性失業惡化的因素甚多,但筆者歸納起來可從「產業區位」及「產業類別」加以分析。產業區位可謂台灣產業發展區域化的結果,產業發展區域化導致城鄉差距與工作機會分佈不均,另一方面乃服務業部門轉型在吸納勞動力上無法有效吞吐,就業機會隨景氣低迷而減少,皆為造成結構性失業的主因。政府部門在處理這兩項議題時,在政策過程及議程設定的觀點,時常是經濟理性或產業發展角度來設想,而非勞動權益、區域平衡、社會正義等角度設想,造成大者恆大及重複投資的情況,成為國內勞工爭取權益實不得不面對的困境。
隨著台灣邁入已開發國家之列,直接造成農業部門的萎縮,無法再扮演台灣勞動市場上調節功能的角色,過去景氣低迷時,導致勞動需求減少時,非農業部門所釋放的勞動力可轉入農業部門繼續生產,免於失業;當景氣復甦,非農業部門增加勞動需求時,所需的勞動力再由農業部門提供。台灣過去在出口擴張及進口替代時期,國內製造業逐漸興起,政府喊出農業支持工業的政策背景。當產業結構由農業轉向工業時,為避免大量人口湧入都會區,政府曾經嘗試「離農不離村」,採取空間散佈的產業發展策略,減緩城鄉差距擴大,經濟乃持續動態發展的過程,當台灣走入產業結構規模化、企業化及資本化時,土地不易取得、加上在地環保意識興起,政府規劃特區或實驗區集中管理的模式,將大量同質性的就業機會集中在特定地區。
都會區與非都會區的就業機會加速城鄉差距
此種產業發展區域化的結果,勞動力皆往都會區尋覓工作機會或爭取更好的工作環境,導致台灣都會區的就業過渡集中造成擁擠,非都會區的就業機會減少,造成蕭條,進一步影響服務業部門的轉型。服務業總產值佔台灣GDP超過60%,佔勞動人口比例將近60%,但服務業部門進入正式化程度提高及公營比例降低,帶給服務業進一步提升的契機,於是服務業可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卻也造成就業市場彈性機制,買方議價能力更甚於賣方,勞資關係處於高度的不對等。舉凡金融保險、不動產與房屋租賃及工商服務業的就業人數相對不足,因就業門檻提高,但餐飲住宿業、教育服務業、醫療保健及社會福利等產業之就業機會增加,但勞動權益和臨時雇用的問題卻又產生。
是以,資本密集及技術密集產業比重增加,但對創造就業機會產生負面影響,農業部門萎縮不利吞吐勞動人口,產業發展區域化導致就業市場的區域失衡,服務業部門轉型對就業機會的創造未如預期,皆造成台灣產業變遷趨勢的需求面,無法吸納更多的勞動力人口,甚至對於高學歷青年失業困境,無疑是雪上加霜,筆者近年來檢視政府處理青年失業議題及青年朋友找尋工作機會的無奈,不禁感慨:讀萬卷書,所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