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選擇(四) 作者 韓非
從派里率領美國艦隊(黑船)叩關,入侵江戶的賀浦海岸(1853)來,日本一直有難以泯滅的攮夷意識,攮夷意識來自於有民族文化支撐的民族意識,[去亞入歐]要的是船堅砲利,和能船堅砲利的政治體制。西南戰爭中,雖然西化的中央官僚集團擊敗攮夷的忠君武士階級,但是西南戰爭並沒有結束,西鄉隆盛的英靈(或陰靈)存續到太平洋戰爭失敗才結束。麥克阿瑟憲法強制性地添補這精神的空白,不管日本如何看待這部憲法,六十餘年來它盡了其歷史的任務,日本不再攮夷,因為他們已經西化,已是夷人,何攮之有?
我們可以觀察到日本的語文在戰後激烈演變,戰前一位報紙的編輯需懂二、三萬個漢字,今日部定的漢字不到三千,外來語充斥其間。再看今日的日本傑出運動員,野球選手到美國的大聯盟大放異彩,足球選手參加歐陸的職業球隊,更上層樓。運動場上最嚴格要求的體能和體格,已和夷人無異。
德國駐日大使(此君也曾任駐中國大使)曾忠告日本不要學習大陸型的德國,即歷史上所稱歐陸中央強權(Central Power),德意志200年來的國際政治經驗和日本很不同,不能也不必學習。如果不學德國,只有另一國可學習,那就是海權的英國。英美間的特殊關係和同盟是日本應該學習的,美日在太平洋,可如同美英在大西洋。
已故哈佛大學的歷史學家費正清(Fairbank)曾寫[東亞大傳統]一書,東亞大傳統能否為東亞間的衝突取得一解決的平台,如同西方希臘、羅馬、基督教的古典文明?看今日德國和法國的關係:德國和法國的歷史教科書是由德國和法國兩國學者組成的委員會決定,因為德國和法國的歷史下有一共同歷史和文化的來源,可以此來源的回憶和價值,作為國家歷史評論的標準,文明基礎是相同的,沒有文明的衝突。
中國不是德國和法國。中國之大有如另一個歐洲。事實上,中國是一個帝國,卻以民族國家(national state)來統治。族群、階級、地緣、歷史的差異會視為是一種病害或是一種邪惡來處理。
我們很難想像中國和日本的歷史學家會共組一委員會寫出共通的歷史教科書,視異族為己類,把大和族的[南京大屠殺]視如清兵入關(如女真族的)[揚州十日]和[嘉定三屠]。在東亞大傳統下均視為種族屠殺,嚴重侵害人權的案例。大東亞文化在演化中,我們不知其結果。但以現今實體的政治強權而論,日本民主黨對中政策有陷入新的[倭人國]的危險。
兩位日本作家的影像一直揮之不去。三島由紀夫在煽動自衛隊叛變失敗後,在太陽旗下壯烈割腹自裁。閃亮利刃和染上鮮紅血液的雪白色絲巾。另一影像是村上春樹在參加馬拉松競賽後,赤裸上身,著短褲、跑鞋,自得地佇立於波士頓公園(Boston common)中。
兩種影像,哪種影像才是日本期待的?這選擇應該不會太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