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大幅度炒作柯文哲面對死亡交叉,開始點名藍綠人選,猜測兩年後的市長候選人。然而,兩年可以改變很多事,現在的民調距離選舉還太遠,柯文哲仍然大有可為。
近日TVBS報導,台北市長柯文哲的最新民調大幅度重挫,滿意度42.4%,不滿意度則為39.1%,成為直轄市長最後一名。眼見機不可失,媒體開始大幅度炒作柯文哲面對死亡交叉,開始點名藍綠人選,猜測兩年後的市長候選人。
這些人選中,姚文智大方承認他始終在準備挑戰市長大位,連勝文則是透過幕僚錢震宇表示有人勸進,另外還有一些被媒體點名但沒有證實,就忽略不計。
先講基本的大原則:民主就是一人一票的政治市場機制,需要彼此競爭的政治人物,提供人民更好的服務。
勇於承認參選意願的政治人物,代表積極正面的新政治文化。這絕對比假意推辭,非得讓外圍人士演出眾星捧月、黃袍加身的宮廷文化健康多了。在這點上,我們要對每個勇敢承認參選意願的藍綠政治人物表達讚許。不過現在新聞媒體就急著要用民調數字炒作柯文哲無法連任的議題,恐怕還言之過早。
儘管在人權、政府濫權或兩岸等議題上,我和許多人一樣對柯文哲相當不滿,但這不代表柯文哲一無所成。支持柯文哲的選民能輕易列舉出大量的政績,證明柯市府確實有在推動市政。
市長的表現好壞的評估,終究不會用一個空中的理想型態去判斷,而是跟市民記憶中的近期前市長,以及可能的市長人選比較。當台北市民想到過去16年的市長的無能,而一旁虎視眈眈的又是八堂課財經專家的白髮年輕人連勝文(為何一個40多歲的大叔要主打自己是青年世代呢?),選民大概還是會同意柯文哲作得還算不差了。
何況,各縣市的民調其實不能夠直接拿來比較。
每個程式居民對市長的期望標準不同,承受的媒體熱度不同,各直轄市對於全國政治版圖的戰略地位也不同。正當柯文哲民調輸給朱立倫的時候,新北市的海岸還在承受貨輪擱淺漏油之苦,八仙塵暴的後續問題仍然沒有進展,三峽的古蹟可能會被拆除。然而表現在媒體上的卻是柯文哲民調不如人,這背後的問題可以說昭然若揭。
分析至此,柯文哲在連任之路上真正的麻煩只有一個:他缺乏一個指標性的大成功案例。
柯文哲的支持者可以找出各種高效率的建設事蹟,但不代表這些零碎的事蹟能夠成為夠大的記憶點與市長連結。柯團隊定調的五大案沒有重大進展,則成為市民想起柯文哲出現的第一反應。儘管人們願意承認五大案難以立即見效,但失落情緒無法避免。
兩年可以改變很多事,現在的民調距離選舉還太遠,意義有限。接下來一年的時間是柯文哲的關鍵時刻,能否完成一件像徵性的市政建設,成為柯文哲的金字招牌,使柯文哲有個核心政績能夠行銷,才能決定下次市長大選風向。儘管柯文哲表現目前看來不夠理想,只要把握這一年,市長連任仍然大有可為。
作者 / 凍凍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