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仰賴國家的社會安全網,不可能撐起在這張網上的每一個人。
隨機殺人事件,一夕之間讓存在於電影、小說中的殘暴變成了日常生活中的現實,民眾對暴力逼近的恐懼引發龐大的憤怒與哀慟。於是盡力標誌與監控「潛在犯罪者」似乎成了我們面對恐懼唯一的出路。但當各類「危險」人物逐一被政府盯上或介入,很多人也擔心自己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搖搖哥」。
但其實,只仰賴國家的社會安全網,不可能撐起在這張網上的每一個人。
即將上任總統的蔡英文女士在臉書上發表了給小燈泡母親的一封信,信中提到目前的「社會安全網」有很多破洞,她說「我會用盡全力,把這些洞補起來」。
隨機殺人事件,一夕之間讓存在於電影、小說中的殘暴變成了日常生活中的現實,民眾對暴力逼近的恐懼引發龐大的憤怒與哀慟。於是盡力標誌與監控「潛在犯罪者」似乎成了我們面對恐懼唯一的出路。但當各類「危險」人物逐一被政府盯上或介入,很多人也擔心自己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搖搖哥」。
在這個時刻,我們可能必須重新思考,「社會安全網」的意義與侷限到底是什麼?
要求醫療承載社會安全責任 恐徒勞無功
目前討論的社會安全網含義眾多,包括社會福利、失業扶助、醫療保險、精神衛生等不同業務,有時候也加上教育公平、治安維護等功能。如果順著這個「網」的比喻,這些項目就分別是這網上的節點。所謂「把這個洞補起來」,一則是加強既有業務單位的聯繫,讓網目細密;二則是把既有節點的涵蓋範圍加大去彌補當中的空缺。
現在看到的補洞作法,屬於第二種,擴大既有節點的業務涵蓋範圍,去收治原本可能不用入院的個案。也就是所謂放寬強制治療標準,讓被標誌為「危險人物」的個體,都被送到某個機構中,降低危險性或至少被隔離。而被賦予這個工作的機構,主要是精神醫療單位。
但以「社會控制」為核心的做法有個問題:醫療的核心思維是「治療身心疾病、減少病患苦痛」,與目前社會安全網被期待的目的並不相同。
把人推進醫療體系,或許能改善當事人精神症狀,但不必然保證未來社會的安全。相反的,卻可能因過大的業務量癱瘓了現有體制的因應能力。例如,把現有健保體制下並不給付或不必然需要住院的藥、酒癮治療強加在已相當沉重的住院病人照護上。
關鍵字:社會安全網、精神疾病、社區營造、隨機殺人
作者 / 陳嘉新 (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助理教授)
轉載自康健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