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大的震撼與倒退,首推台北市長柯文哲選擇拒絕參與二二八紀念活動,決定要挑戰一日雙塔來「走出悲情」,首開台北市長缺席二二八紀念先例。即使是威權辯護者馬英九市長也不敢做的事情,柯文哲做到了,實在不簡單。
又到二月底,仍然是沒有犯罪者,也沒人必須為犯行付出代價的二二八。也仍然有許多台灣人無法理解紀念政治迫害與屠殺的歷史、譴責計畫與執行迫害的掌權者,對於健全後威權國家的民主體制的重要性。
有些事情改變緩慢,只能靠一年接一年的深化國人對轉型正義的認識。但今年最大的震撼與倒退,首推台北市長柯文哲選擇拒絕參與二二八紀念活動,決定要挑戰一日雙塔來「走出悲情」,首開台北市長缺席二二八紀念先例。即使是威權辯護者馬英九市長也不敢做的事情,柯文哲做到了,實在不簡單。
雖然去年的二二八紀念儀式落淚後,柯文哲便表明不會再參加二二八的相關紀念活動。當時多數人並未認真看待,但是柯文哲今年堅持己見,幕僚苦勸仍無法改變他的決定。
柯文哲作為二二八受難者家屬,感到參加了一次紀念活動後,缺憾得到了彌補,可以放下心中的大石不再提起。這是正常的反應,沒有人可以譴責,畢竟要選擇承擔傷痛多久,是要每年紀念還是塵封心底,都是私人的選擇。
然而,柯文哲的身分並不只是受難者家屬,他還有個公眾的身份和職責要去扮演。
那個身份叫做台北市長。
台北市作為二二八事件的第一現場,衝突爆發的天馬茶坊在此、機槍掃射抗議群眾的行政長官公署也在此、呼籲民眾反抗暴政的電台就在二二八公園、被特務組織忠義服務隊利用完,便集體殺害邀功的上百學生就陳屍在圓山的陸軍倉庫廣場。
這座城市就是一切事件的核心與起點,就是無數台灣人受迫害的起點,市長在這個時刻的職責,就是幫助市民記住不容再犯的暴行歷史。
柯文哲對二二八以及白色恐怖的認識淺薄,並不是秘密。最基本的證明就是去年二二八,柯文哲宣稱蔣經國的貢獻抵銷了蔣介石的罪刑。
但事實是,蔣經國在二二八事件時來台「監軍」,主張激烈的鎮壓清鄉。原本可能免死的畫家陳澄波,在蔣經國「視察」嘉義後,被鐵絲穿手掌押到嘉義車站槍殺。整個台灣戒嚴時代的特務監控體制,更是蔣經國根據在蘇俄學習的整肅手段,親手設計並一手掌控。
蔣介石的獨裁暴行,也正是蔣經國的獨裁暴行。這是習慣了蔣經國時代政治宣傳的老人不願面對的歷史。
這次的問題已經不只是老人家的歷史認識淺薄,而是時至今日,柯文哲仍然無法了解公共角色與私人情感的不同。
台北市民投票選出柯文哲,不是為了要你盡量任性而為或無視專業的亂放「兩岸一家親」一類的發言,而是寄望你改變台北市過去的糜爛,扮演好市長的角色。
市長有個性,發言夠直率,那都能強化形象特色,但前提是扮演好你應盡的職責。
柯文哲顯然沒有搞清楚,你作為家屬打算怎麼面對二二八,那是你三年後卸任的事。只要一天是市長,你就該以政治人物身份,從維護歷史與人權的高度來面對二二八事件。
你心裡難過還是厭煩,都不會改變你作為市長的職責。不是一切任性幼稚的行為,都可以用「柯文哲個性就是這樣」來合理化。在這次,你的行為就是懦弱,就是逃避。你因為自己沒有勇氣去面對歷史的真相,給自己一個廉價的謊言,叫做「蔣經國已經幫他父親將功贖罪了。」
這就叫做懦弱。
無數次以來,柯文哲的嚴重不當言論,都是用「回去找人學習」化解(那麼,柯文哲有打算找學者學習台灣政治迫害史嗎?)。然而相同的不當言論卻一再發生,讓人懷疑這是否只是柯文哲版的「我聽到了」。
這次更嚴重,柯文哲從失當言論進展到失當行動,拋棄市長職責,更自始無視幕僚規勸。沒辦法區分公領域身份的職責,跟私人情感繼續毫無節制的任意混淆。柯文哲的政治格局,也就是到此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