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國民黨青年團仿效共青團的過程,畫虎不成反類犬,更令人哭笑不得。共青團在北京有自己的大樓建物,青年團卻委身在國民黨中央大樓的地下室,沒有人的時候像堆滿雜物的倉庫。
國民黨青年團在大選後負面新聞頻傳,國民黨新任黨主席應當讓青年團打烊,甚至要檢討國發院的輔導功能與存在價值。過往青年部經營學生青年,青工會經營社會青年,青年部和青工會的經營成效大有問題,但青年團內訌的問題恐怕更為嚴重。畢竟,國民黨文化最怕家醜外揚,連串的負面新聞已讓青年團的品牌價值蕩然無存,聯合晚報曾經對青年團的批評更不假辭色:國民黨年輕世代「徹底失敗」。國民黨青年團的指揮系統,到底是團長中心制?執行長獨攬?抑或府方拍板定案?一直在筆者心中成謎。
國民黨喜好拿青年當樣板,未料這些少不經事的樣版竟然內訌且造反。樣版青年團源自於馬英九競選國民黨主席的政見,或許也是對救國團恨鐵不成鋼的複製,發想青年團的背後思維,其實有很深刻的政治佈局。國民黨正逢2000年及2004年的敗選,敗選檢討報告都提到國民黨似乎在年輕族群失去吸引力,馬系認為連系對年輕族群經營大有問題,加上國民黨青壯體系不斷向新黨、親民黨或其他新興政黨靠攏。是以,自身黨員結構不斷老化,且逐漸缺乏中心思想,透過青年團的設置一方面吸引年輕族群,另一方面企圖改善黨員結構的體質。
在青年團辦公室中,有一句高高掛在牆上寫著:「世界有現實,熱血青年有夢」。馬英九擔任黨主席後,對青年團的期望甚高,青年團長甚至被賦予國民黨副主席一職,引起國民黨青壯派禿鷹的圍繞。林益世挾立院黨團及青年部的優勢,團員投票打敗周守訓,但林益世對青年團經營興趣不濃,青年團的成員吸引到大專辯論社團及學生自治社群,林益世之後的青年團,變成辯論賽的主辦單位,一時成為國民黨內的笑柄。馬英九在08年競選總統時,便衍生馬辦內部青年團與青年軍之爭,微型政爭直到金溥聰擔任國民黨秘書長,將團長改為徵選制,青年團定位為學生青年,改造成為輔選工具為止,青年團亦歷經過砍掉重練的階段。
國民黨青年團是不合時宜的悲劇,共青團對青年團常充滿遐想,因為馬英九對青年團的勉勵,竟然是要培養團派的胡錦濤。共青團喜歡穿著正式服裝,擺起學生官僚的臉譜,固然不討喜,但共青團對共產黨的政治人才甄補卻發揮了作用,胡耀邦、李克強、王兆國等皆是團派培養的政治領袖。然而,國民黨青年團仿效共青團的過程,畫虎不成反類犬,更令人哭笑不得。共青團在北京有自己的大樓建物,青年團卻委身在國民黨中央大樓的地下室,沒有人的時候像堆滿雜物的倉庫。家裡若堆滿雜物,通常對家政婦產生困擾,清掉覺得可惜,堆著卻又佔空間,這個問題還是讓國民黨下一個家政婦來煩惱。
作者 / 林士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