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選擇(三) 作者 韓非
美國對中國政策(或是策略 )急遽地改變,是經過長期的評估和精算。從把中國視作一戰略夥伴到視其為敵手而重返亞洲。對中國採取明確不友好的言語和動作:對尖閣島(釣魚台) 的主權、美日、美菲的軍事演習、西沙群島海洋探勘油源的指責,都相當直接和針對性。連[挑釁的] 的字眼都由國務卿口中說出。難怪中國國務院發言,稱其為[非善意的第三者]。
美國精算的結論有三項:
(1) 相信安倍經濟學會成功,日本會成為美國重返亞洲的最大支柱。
(2 ) 美國的經濟會恢復強壯,失業率降低,消費力增強。尤其是原油、油氣新的開發技術,能源的需求趨於自足,甚至會成為能源輸出國。外債趨於和緩。
(3) 相信中國經濟會因調整而陷入低潮期。具體的說房市可能會崩盤而帶動金融危機( 影子銀行、地方債務)。雖然是中央管控的經濟且擁有龐大的外匯儲存,不致有動搖國本的金融風暴,但卻會失掉一帶動經濟成長的大引擎。世界工廠的訂單不再火熱,轉換內需必須有工業結構的調整,都需要時間。帶動內銷的[市鎮化]計劃,是不是合乎市場原則?蘇聯時期,俄國也曾經在西伯利亞建立多個工業新城市,如今下場如何?較緩的成長(低於7%),因龐大待業人口會帶來社會問題和影響政治穩定。
日本應該歡迎美國態度的丕變。但是美國到底是資本主義的國家,舉例說,像是將在紐約股票市場上市的中國[阿里巴巴] (Alibaba),和日本[豐田汽車]之間,到底孰輕孰重,永遠是考慮的因子。尤其是多年來,美國的外交思考都受季辛吉的戰略觀所左右:強權間的默契和合作,勢力範圍分劃清楚,才會有長期的和平。
互利(利益)互惠(保護彼此利益)才會有堅實同盟基礎。獨立、自主和強壯的日本,不是付保護費的被保護國,才會有真正的同盟。日本政治人物應該記得尼克森和季辛吉密訪中國,日本是最後一刻才獲得通知的。一向在美國的眼中,日本是個經濟強國,但不是國際上的政治強權。
八十年代,日本的經濟如日麗中天,日中、日俄關係良好,日本對聯合國財政的支持,外援之廣泛,無出其右,所謂日本的積極和平任務。但是為什麼日本一直得不到想要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這是日本多年來的心痛,得不到的理由很簡單,日本不是政治強權—因為它沒有核子武器。
再強調一次,獨立、自主和強壯,且擁有核子武器(不管用何種方式)才是政治強權,才會有互利互惠,一同進退的盟友。
擁有核子武器和積極和平的信持,只是有間距,而不是有抵觸的。能融合這兩件要求,需要有民主體制的實施,而人民多年透過民主生活而得到的政治鍛鍊,麥克阿瑟這部憲法近70年來的實施,正好貢獻了這份應有的政治鍛鍊。
佔領日本期間,麥克阿瑟在美國國會作證中曾稱日本只有13歲(應該是14),而引起日本人普遍的憤慨,事實上,他真正的意思是日本學習西方的議會民主文明只限在大正天皇在位的14年間(1912-1926),即所謂[大正民主時期]。昭和世紀裏,政治都走偏了。麥克阿瑟的和平憲法只是重新連結大正的民主憲政,給日本民主另一新生,摧毀昭和年代的軍部—工業—金融軍國體制的戰爭機器。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