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讓花蓮人回不了家呢?這麼多擁擠的車潮是誰造成的?又誰想開放讓更多車進來?最後又是為了什麼而這樣做呢?
前兩天,全台最美縣道193拓寬一案,在環差審議時就被退回延議了,很多公民團體和民眾為此叫好!而蘇花改因為有漢本遺址要考古挖掘,所以會延後通車,這兩條道路要建設的背後,究竟只是單單要給花蓮人回家,和疏通車潮這麼的簡單嗎?
從雪山隧道開通得來的啟示是,在雪隧開通後,假日湧入大量的人潮與車潮,在地景點與食宿超量負荷的結果是,宜蘭在地人少了,外地人新開的食旅店多了,新開發了很多地方,以這樣的開發速度,可想而知未來宜蘭也難再保有純粹清靜的生活品質了。
花蓮的立委王廷升是支持193拓寬的,而立委候選人蕭美琴尚未表態。到底對於花蓮的珍貴的自然環境,那一個顧及的比較全面呢?目前無從而知。
而對蘇花改的問題,王廷升只要求公路總局如期完工,而蕭美琴則協調了考古團隊的人力住宿的大問題,使得考古進度能加速進行,讓蘇花改能如期完工。針對問題解決提出解決方案才會讓事情順利,讓大家皆大歡喜。
而花蓮,耳有傳聞的是,現在的花蓮已經是中國人的了。現在連在地人打拼多年的都買不起房子了,花蓮建設的越來越快,相對失去的是難得的珍貴歷史。而且還快到來不及把在地歷史好好梳整,就被掩埋了。加上現在許多新建設的旅店、新裝潢的民宿為的是陸客的到訪。
似乎很悲哀的是,難到就必須依整陸客才能發展嗎?但這或許是台灣旅遊業整體的悲哀。但如此龐大的觀光客該怎麼消耗呢?
花蓮,許多豐富的人文自然資產,正因如此,吸引人們響往,交通的不便使的人們在到達的那一刻,可以知道能來到此實屬不易。就得該以限制人數出入的方式,讓自然資源得以喘息,無限上綱的湧入人潮,只會讓資源更快的消逝,也能讓旅客享有更好的旅遊品質,要考量到資源的耗損代價,才能規劃出讓文化與資源常存的政策。
或許,有許多人想翻轉一般人對花蓮純樸的印象,但道路的拓寬後引領著商業化發展,會讓美景與文化變的更廉價。說了這麼多,決定命運的還是在地圈養多年的吸血蛭。以往這裡都是藍營的鐵票倉,即使明年貌似能有新氣象,但新氣象若在一個險惡的環境,讓也難以伸展拳腳。
一般所認為的發展就是商業化的發展,但這商業化走到了世界其他角落,長的都一樣。要發展的是在地的獨特性,讓自然資源、文化古蹟常存,並去發掘宣揚出來讓更多人知道這裡很特別,才能走出一條不同的路。
但誰能想得更完整、更周到、更有遠見、更能解決問題呢?這只能等著瞧了。
參考資料:
花蓮縣府撇陸資炒房 挨轟:去找房仲上課吧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2963994782.html
人人有房炒?陸資藝品店推銷花蓮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