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獨立真的能解決一切嗎?」
這是很多反對運動夥伴口中常有的質疑,我總是不知道從何反駁,就好像「進擊的巨人」中面對未知的巨人一樣,總有一些時候是:「在此之前誰都無法預見結果,無法預見結果卻得面臨選擇,這樣的時刻必然會到來,而且我們必須作出選擇。」
「台灣獨立真的能解決一切嗎?」這句話,是建立在怎樣的背景下?我們真的能深切的了解到島上的現況嗎?那個我們「無法預見結果卻得選擇」的狀況,難道還沒有到來嗎?
台灣獨立不是開關,只是一個「開始」
「台獨真的能解決一切嗎?」其實是個激問,問出這句的同時,其實心中早就有了答案:「台獨無法解決一切」,只是台獨本來就沒有辦法解決一切,因為台灣建國只是一個開始。
更精確地來說,台灣建國是不可能在各個領域的人尚未覺醒的狀況下成立,而台灣建國的三個必要的條件是「有獨派意識的人當上總統」、「國會有獨派意識的立委過半」、「自決建國成為主流文化霸權」,只有這三個都達到了,才有辦法真正推動自決建國這回事。
「如果明天台灣獨立了,然後這一切都沒有改變,那我要台灣獨立幹嘛?」這個疑問本身就不可能存在,而是「一切都改變了」,台獨建國才有可能發生,建國不是開關,不可能按下去隔天醒來就發現國號變成台灣共和國,因為建國本身,不可能在大家沒有以台灣為視角,去看待各種事物的前提下成立、不可能在大家沒有意識到要跟中華民國劃清界線下時成立。
組織,是運動者回應現況的答案
在一個社區中,社區工作者可能要長期跟里長及居民配合,透過定期的里民大會跟節慶活動來打造這個社區;在一個異議性社團中,校園行動者可能有自己的團體,蒐集校園議題並與其餘社團,或者是學生會、學生議會進行合作,進而組織學生群眾推動校園的改革;在一個推動環境議題的NGO中,NGO要向社會群眾宣傳議題,透過更多方的宣傳及組織讓大眾意識到環境改革的重要,進而選擇有效的政治目標進行掠奪跟施壓,這之中衝突及合作都是手段,而並非目標。
在不同的環境下,運動者必須呈現不同的組織狀況去回應。拉回到主題,台灣的社會運動與他國的社會運動要回應的現況會是一樣的嗎?他國的社會運動是在一個:經濟獨立且文化以自己為主體視角,並且為一個國家能正常參與國際事務的環境下,台灣的狀況是如此嗎?
台灣的政治環境在中國國民黨的長期把持下,產生了樁腳文化,並利用掠奪而來的龐大資產進行選舉,其他黨派根本無法與其競爭;中華民國黨國一體的教育體制下,無意義的耗損式學習成了學生主要的學習模式,喪失了教育的意涵,上課的權力無法翻轉,老師還是能透過其位置進行中華文化、儒家文化的散播;長期以來各式各樣的課本皆灌輸著以中華為本的意識形態,從歷史課本的中國史到地理課本的背中國鐵路,試問哪一個正常的國家會產生這樣的現象?
一個在台灣現況下的社會運動,各個領域要回應的議題皆不一樣,社會運動長期累積的資本,是否有辦法讓我們一再救火,去回應周遭生活的所有領域?所有領域的議題,都不可能與台灣現況脫節、都不可能與「台灣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的現況脫節。
(待續)
作者 / 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