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的「首都進步大聯盟」在臺北市第三選區應該大有可為,也是小英大總統進擊國會的第一塊敲門磚!
二○一六年大選愈來愈近,選情也愈來愈明朗,國民黨總統大位的敗選幾乎是不可逆的政治情勢,現在各檯面上主要政黨的盤算無非是國會的席次。不論是朱立倫主席端出的不分區立委名單、王金平院長大喊國會改革或是宋楚瑜主席的大聯合政府,都不如蔡英文主席的「首都進步大聯盟」的積極性、吸引力及殺傷力,連人氣首長柯文哲都必須選邊站。
「民進黨」的蔡「小英」能不能成為「全民」的「大總統」,在於能不能完成二○一六年英派在國會的全面執政拼圖,而取得國會過半席次的關鍵在第三勢力整合,能否落實整合則在臺北市的立委選戰,其中要害就在臺北市第三選區。
民進黨在臺北市第三選區雖然沒有推出立委人選,但卻是分裂的反國民黨勢力迎戰國民黨的蔣萬安,「首都進步大聯盟」的最首要工作就是要完成潘建志與李晏榕的整合,「首都進步大聯盟」並非沒有成功的可能。
國民黨雖然提出了「青年臉孔」蔣萬安,但蔣其實是國民黨內保守勢力的典型代表,換了包裝也換不了權貴的身份與爭議。例如:目前台灣經濟環境這麼差,高達七成的受薪勞工薪資都在四萬元以下,蔣萬安不到四十歲就是跨國的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能得到年輕人的認同嗎?還有,據台灣的民意調查顯示,蔣經國是最受民眾愛戴的總統,但身為蔣經國後人的蔣萬安曾表示:「我是平民,蔣家就是一個姓氏」,這種不飲水思源的態度,已經讓許多肯定、懷念蔣經國政績與貢獻的選民們,產生極大的厭惡!
還有「羅淑蕾因素」。在國民黨初選採用戶中抽樣的選擇性民調下排除了羅淑蕾,雖然已經逾半年以上時間,但該選區仍有部分里長表達強烈不滿、不願輔選,在朱立倫推出不分區立委名單後,反而加深了「羅、蔣不兩立」的政治裂痕!
此外,再加上朱立倫副手王如玄的軍宅炒作爭議,更是傷透了基層的深藍支持者,鐵桿藍已經不再是鐵板一塊,蔡英文的「首都進步大聯盟」在臺北市第三選區應該大有可為,也是小英大總統進擊國會的第一塊敲門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