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筆者的看球經驗,台灣的選手在面對國際賽時最大的問題,其實一直以來都是相同的問題。
世界12強棒球賽15日台灣在對上波多黎各纏鬥了十二局,在十二局的下半被打了一支再見滿貫砲,這一砲粉碎了台灣人的希望,比賽結束後臉書動態充斥著雖敗猶榮的貼文。我相信,台灣的球員們都盡力了,但是「雖敗猶榮」,我說不出口。我想,這是「技不如人」,而非雖敗猶榮。
我承認,這次的12強一直到了古巴之戰我才發現可以透過網路直播觀看比賽,所以嚴格說起來我也只看了兩場的比賽,並非全程參與整個賽事的球迷。不過,兩場球賽看完,給我的感想是:台灣的球員在纏鬥方面進步了,但老問題卻依然存在。
回顧一下過去幾次的賽事,幾乎每一次的國際賽事輸球、沒有晉級,我們都以雖敗猶榮四個字草草帶過。但就筆者的看球經驗,台灣的選手在面對國際賽時最大的問題,其實一直以來都是相同的問題:基本功、默契。
在每次的國際賽中,我們看到古巴、韓國、美國、日本等棒球強國的國家代表隊,也許不見得每次都是最強的陣容,但從選手們的表現中我們可以發現一點:這些強國的選手基本功都很扎實!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無論球員的打擊、投球、守備多麼地有爆發力,在表現選手精彩球技的前提,基本功必須是扎實的。
台灣球員在國際賽中並非沒有精彩的守備、打擊、投球演出,只是再多精彩的一球,都比不過由基本功衍伸出來的穩定度。我們經常看到國際賽中選手們奮力表現的剎那間,使國人看了不禁振奮的躍起,用嘶吼來表達我們的喜悅。但是,精彩好球畢竟只有一球,棒球比賽是比九局而不是一球,選手基本功有待加強的結果總是讓我們飲恨而歸。
既然,台灣的選手在面對國際賽的穩定度沒有其他強國來得高、基本功不如別人來得好,默契總該有吧?不幸的是,在國際賽中,我們無數次因為默契不足而導致的隱形失誤,看到無數次因為默契不足而導致不必要的失分。想來想去,無非是組訓時間不足惹的禍。台灣的國家代表隊很奇怪,幾乎每次國際賽都一定會出現默契的問題,也每次在國際賽結束後「組訓時間不足」這點都會被拿來檢討,但檢討了不知多少年,始終沒有獲得改善,一個重蹈覆轍的團隊,怎麼能贏啊?
基本功不足、默契欠佳,遇上了國際賽事我們還會出現幾個表現穩定「烙賽」的選手,這些問題難道不需改善、不需檢討?選手為國家奮力拚戰的每個瞬間固然值得肯定,奮不顧身的每一球亦值得令國人肅然起敬,但每一場敗戰、每個失去晉級的結果,實在不是一句雖敗猶榮所能詮釋。比「雖敗猶榮」更好的解釋,應是「技不如人」。
「技不如人」並非是一個貶抑詞,而是一個陳述事實的詞彙,代表的是台灣的國家代表隊從上到下有許多必須改進的地方。我相信它是一個驅使整個代表隊在下一次的賽事中變得更好的代名詞,而不是一個譴責代表隊、選手的貶抑詞,只是我並不曉得,為什麼「技不如人」這句話這麼的難說出口。
比賽輸了,全台的人都覺得失落,但是更重要的是在比賽的過程中,我們的選手們是不是有比上一次來得進步,是不是在技術、心理等各層面比上一個國際賽來得更好,這才是重點。國家代表隊與選手需要的不是雖敗猶榮,而是因為熱愛這個國家、熱愛這個代表隊而提出的建言,在每一次的檢討中,都確確實實的有了改變與成長,這樣的國家隊,才是我們要的。
所以,當台灣在國際賽中敗下陣來,我們可以哭、可以難過,但請不要再說「雖敗猶榮」,請讓「技不如人」取代「雖敗猶榮」,讓一個被國人視為貶抑詞的「技不如人」,逐漸成為一個期許變得更好的正面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