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兩個教育部推出跟博士有關的計劃,乍看之下好像衝突,其實,這兩個是從不同角度來看:
博士不足
因應國內各地學的主力群均已超過50歲,未來勢必會出現退休潮,讓教育部在2015年10月擬定學術菁英培育計畫,在2016年上路,第一年培育50至100名學術博士,長期目標希望一年培育500名學術博士,培育的方式為:博士生前兩年在國內讀,每月發生活津貼3.6萬,後兩年到國外讀、一年補助200萬元,第五年回國寫論文由國科會給錢。
博士過剩
教育部在2015年發過:台灣高教體系未來博士過剩,原因在於少子化,使得許多大學均出現招生不足的窘境,105年是第一個大限,之後還會有幾個波段,10年內會釋出近萬名的博士。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早在2014年教育部便著手推行輔導學校教師轉型至產業的計畫:教師提出申請與找到願意聘任的企業機構,一年內學校負擔一半的薪資、另一半則由企業負擔,一年後則完全由企業所承擔。
到底博士過剩還不足?
以少子化的潮流,博士是過剩的,但為什麼教育部會推出研究博士的制度?關鍵在於研究,傳統觀念認為博士就是要做研究,曾聽到長輩說:因為某某某研究好,他比你還會教書,亦即,沒有研究的博士,就等於不適任於大學,而這也是博士過剩的主要族群。
或許讀者會問:科技大學不是應該要走技職教育嗎?
別傻了,科技大學也是受到教育部的評鑑與管理,教育部給予補助的標準幾乎都是看研究(SSCI或SCI)而定,所以科技大學逐漸朝向普大的方向邁進,頂多就是私立科技大學因為學生大部分要就業導向,而有在作技職教育的輔導,只是,少子化的影響下,這群教師也是被釋出的主要族群(流浪博士),因而教育部要老師到業界服務(自己找要聘你的業者)的轉型計畫。
至於,研究博士的計劃,則是因對岸競爭力太強,導致人才拿不到獎學金,透過教育部的輔導,的確可以解決國立大學找不到留學教師的窘境,同時,又能帶來具有研究力的新血(研究博士需要指導教授)。
只是,7年後,當研究博士都能順利畢業後,真的有機會進入國立大學教書?筆者想到2個前提:
1. 退休潮來臨。
2. 少子化不會影響到國立大學的招生數量,否則若減班,那也不需要這麼多的老師。
同場加映,少子化的影響:根據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的資料顯示,民國105年考大學的族群有很大的缺口,該年考大學為民國87年出生,人口數從民國86年的326002人降到271450人。若研究博士真在105年推行,若能6年畢業,就是在民國111年進入職場,該年要考大學的人數(民國93年)為216419人。
表面上,少子化應該燒不到國立大學,畢竟國立大學錄取總人數大約在10萬人左右,但每兩個考生就有一個可以上國立大學,代表私立大學的空間將會被嚴重壓縮,國立大學若不減招,只會釋放出更多的流浪博士,若減招了,卻會降低研究博士的需求量,比的還是研究的能力。
當然,也要你的老師剛好退休,否則,沒有缺額怎麼補人?退而求其次,前往私立大學,就會碰到招生壓力、留生壓力、就業100%的壓力,這時候可千萬別忘記要做研究………至於私立科大,別鬧了,應該倒光囉!
作者 / 小湯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