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聽媽媽的,修理機車很辛苦的,你要好好念書才會有前途,不用這麼辛苦」。這樣的對話自然是一種灌輸「職業歧視」、「學歷歧視」的家庭教育。
歧視,台灣自然不是最嚴重的地區、國度。無論是宗教、膚色、體型、年齡、種族、地域甚至是政治立場、信念,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歧視。歧視見怪不怪,人們雖深知歧視是個不該存在的東西,卻仍因為各種因素始終無法達成人權宣言中「消除一切形式歧視」的理想。
在台灣,因為受到亞洲地區諸多價值觀的影響,很多其實不見得是因時空背景等因素而在台灣形成的歧視。說到台灣的歧視,除了上述提及的歧視外,最嚴重的歧視不外乎就是職業、學歷。台灣的教育體制與社會氛圍下,我們經常能夠見到類似以下的對話。小孩:「媽媽,這個叔叔好厲害喔!會修理機車耶,我以後也要修理機車!」媽媽:「乖,聽媽媽的,修理機車很辛苦的,你要好好念書才會有前途,不用這麼辛苦」。
毫無疑問,這樣的對話自然是一種灌輸「職業歧視」、「學歷歧視」的家庭教育。無論年紀多大,對一件事情是如何產生一個「既定印象」甚至演變成一種「信仰」與「歧視」,追根究柢都是源自於家庭成員間從小對小朋友的教育,其次則是教育工作者對小朋友灌輸的價值教育與同儕間的影響,最後才是媒體所試圖灌輸的價值觀。
上述的對話中,讓台灣大多數的人對基礎技術工作者、基層勞工甚至是低學歷者充滿著歧視,更在無意間貶抑了技職體系的發展。於是,在1990年代台灣展開了一連串的教育改革中,大多數的政策仍以學生「升學」為主要的目標在推動,也因此產生了156所大學、人人都是大學生的亂象。
事實上,我們都知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的道理,一個國家的富強與否,不見得會是其學術成就多高、多能發現新的定理與理論,而是其技職體系是否足以支撐整個國家的人才網。最生活化的例子,便是101大樓無論蓋得多高,如果地基與前幾十樓蓋得不夠穩,最終也只是會成為倒塌的地標,而不會是著名的觀光景點。同理,一個國家無論其學術研究多麼傑出,仍需社會上的每個人都各司其職,才能帶動整個國家的發展與富強。
以台灣的學歷歧視來說,台灣的學歷歧視往往分成兩個層面:技職與普通體系;公立與私立。在傳統觀念下,技職是不愛念書、撿角的小孩會去念得體系,所有的小孩都應該以高中、大學為目標去努力;而追逐公立學校,則似乎是學生唯一的目標,沒有考上公立就是不對。台灣的高中職、大專院校中,私立、技職學校佔了其總體的一半以上,更甭論,在技職體系的大專院校私立甚至占了總體的八成。可以說,在台灣的發展史中,私立與技職學校所做的貢獻絕對能與公立、高中普大匹敵。
身為一個私立的技職學生而言,按照上述的學歷歧視,筆者自然是台灣社會失敗中的失敗。不過,台灣人忘記的是,如果少了技職、少了私立學校,台灣真的會變得更好嗎?筆者身為私立的技職生,我並不覺得自己差公立、普通體系的學生多少,我始終相信,我們需要互相的學習對方的長處,並持續為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而努力,而不是相互的鬥爭、歧視。
台灣在追逐虛名的過程中,台灣已經將近10年的教育給賠了下去,以升學為主體的教育改革畫下了殘破的休止符,取而代之的是回歸教育本質的「翻轉教育」。我們無法預言所謂的翻轉教育是否會成為當年的教改2.0,但我們確信的是,我們不希望我們未來的孩子繼續活在一個受「國私立」、「普通/技職體系」之爭的國度。為了迎接一個更尊重每個獨立個體的未來,每個人從現在開始、從教育開始,學會尊重每個體系、每個制度、每個人。台灣可以做得到,也相信台灣一定要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