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總統候選人中,竟出現二位老年人夾殺一位中年人的現象,心中還是不免覺得怪怪的。
依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65歲開始即被歸為老年。雖然我也已被劃為老年,不過,看到三位總統候選人中,竟出現二位老年人夾殺一位中年人的現象,心中還是不免覺得怪怪的。相信在其他民主國家中,此種怪異現象,亦不多見。
記得,在三十幾年前8位元電腦剛開始時,我買了一台,自己在辦公室學習用WordStar打字。後來,因升遷我辦公室中來了四位年輕的優秀女性同仁。我開始編列預算,請專家教她們電腦。因電腦的操作太瑣碎、複雜,有她們幫忙,我就退出了。這是我首次感受到新科技的威力。隨後,我被公務人員訓練中心邀請對六職等以上公務員(大多已六十歲)演講「中老年人的適應問題」。當時,正因推動辦公室電腦化而雞飛狗跳。我就用自身的經歷(雖然我僅四十歳左右),從電腦焦慮(computer anxiety)開始,提到中老年人必需瞭解未來科技的年代,將是一個向下學習時代。傳統認為老年代表知識較多、經驗較多、道德較高的所謂「優勢」,將因科技的出現而顛覆了。當我還停留在解剖、生理、生化的知識時,年輕一代卻已因新科技的不斷發展而進入我看不懂的分子生物學了。他們就站在我們的肩膀上,往我們經驗甚少的前方領域前進。如果,我不服輸,就是不吃不睡,大概也很難追上。至於道德,就更不必講了。不要説價值不斷在改變,就是在上位「年高德劭」的老年人,又有多少人能真的符合不斷變動的標準?
在最後,我提出三點建議:1.退休金,若為未來生活所必需的部份,不得給予子女;2.不要/避免與年輕人競爭;3. 培養/支持優秀的年輕人。說完後,一位大概是人二的主管,起來大駡我是共產黨思想。我只能笑笑。我的想法其實很單純,第一點是希望一個人在老年後,不要仍必需被迫為生活奔波,而失去人生最後僅存的一點尊嚴;第二、三點,只不過是希望二代能分工共同撐起這個社會,如此而已。
老化(aging)是所有人類和動物必經的生命過程。在醫學上,它意指人類在生理、心理、社會層面上,隨時間改變所累積的變化結果。雖然,個人因體質及所處外因素,使變化速度有快、慢之分,不過,它的軌跡及走向衰退,卻是相同的。人類在20-35歳,應是發展的最高峯。隨後,便開始下坡。腦細胞,在20歳後,就開始減少。大約每10年減少約10%。20歲中期後,認知過程/能力,即逐漸下降,這也正是你開始抱怨記憶力似已不如從前的主要原因。過了40歲左右,老花眼就開始造成困擾。50歲後,頭髮開始變灰、變白。到70歲,也變重聼了。這些生理上的變化,意味著人類在成熟後(20-35歲),各項指標,即在退化,包括,應付壓力能力的下降、維持體內生理平衡日益困難及各種疾病不斷增加的主要原因。這些現象,在中年後期,尤其在進入老年後,更加明顯。肌肉的萎縮,使動作、行走,趨於緩慢;體力的衰退及注意力、專注力的下降,也不利於高度競爭及長時間耗精神的事務處理。若不信,不妨將自己和從前相比,即不難看出端倪。
人在35歲至65歲之間,在身、心狀況皆下滑之際,之所以尚能持續維持不錯或突出的表現,並不是他的體力、能力及記憶力在增強(事實上,皆是下滑),而是憑藉先前累積的經驗,做成的推論及綜合判斷的結果。這也是我主張中年以後的人,應逐漸退居擔任指導或顧問的角色,利用你累積的經驗,選擇、訓練、幫助和支持優秀的年輕人,讓他們發揮長才及衝勁,才是合理的適應之道。對你、對年輕一代、對社會,才是真正的獲益和貢獻。千萬要避免到中年後期還必需站在第一線,或者,在邁入老年後,還要帶頭衝鋒陷陣。儘管有人可能會將此種狀況視為老當益壯或老驥伏櫪,不過,我總是認為,就生物學上來講,它是殘忍且違反生物原則且不値得鼓勵的。因為,在變化快速和日益複雜的內、外環境變動中,年長者和年輕一代的競爭,除了使用權力壓抑以獲得短暫的優勢外,終必註定是徒勞無功且失敗的。2008年的馬英九,在體力、能力尚不錯的情況下,遭遇重大事件時,尚且不時出現打盹、反應遲鈍及判斷失誤連連等情況,更不必説近幾年來心力交瘁、老化明顯,若再加上毛治國的反應已失靈敏,政策的荒腔走板,也不足怪了。
年齡的優勢,從生物學上講,應該只是在20-35歲。隨後的際遇,大概要由自身的能力(學、經歷是重要參考指標之一)、個性、努力、能否活用過去經驗的累積及際遇,來決定了。三位候選人的年齡,宋、洪明顯劣於蔡。學、經歴,洪明顯劣於宋、蔡。我無意將學歴的作用擴大,不過,台灣的總統必需要有國際觀,才能應付瞬息萬變的外在變化。從這個觀點來看,洪的思考僅能集中在中國,會講出那麼多無釐頭的話,也就不難理解了。宋的美國學、經歴,讓他瞭解到美、中的複雜性和台灣需要更大一點的呼吸空間。蔡的美國和英國的學、經歴,則讓她在瞭解到美、中之外,尚有日、歐、東南亞諸國後,得以較寛廣的思考台灣未來的定位及發展空間。至於過去經驗,洪,幾乎浸泡在中國和中國國民黨的浴缸中,乏善可陳;宋,則在中國國民黨的轉變中,看盡中國宮廷中的技倆。在省長任內,也讓他接受了相當程度的歷練,只是,二十的空窗,滄海已變桑田。那些舊有的人、事經驗,能否趕上目前和未來的劇變而有效適應,令人存疑。畢竟,他欠缺希拉蕊那種連續性優越的行政經歷,也欠缺龐大、幹練的智囊團。蔡,實際的政治/官場歷練雖稍遜宋,但,除了具有年齡的相對優勢外,經歷二次敗選,卻能帶領民進黨重新站起,並在九合一選舉中重振聲勢,反映出她危機處理和組織治理能力,確有其獨特、優異的一面。當然,孰優孰劣,最後還是必須由所有選民去做綜合性判斷和選擇。
從課綱的二代間衝突,到三個總統候選人的競逐,我看到了一個極不願看到的現象。代溝必然存在,也屬社會正常發展所無法或缺。問題,只在於如何合理的消彌衝突而已。人和動物之所以不同,是人可以選擇弱肉強食以外的生存法則。而,順應生命週期各個不同階段的特性,讓各階層間能夠互補、互助和相互尊重,是我能想到的較合理、可行的方法。教育,除了知識的傳授外,讓孩子們瞭解人類的生命週期和對各週期應有的態度(包括對所處週期的自我尊重),才是應該學習的重點。年輕一輩應該學習尊重年長一輩的看法,並容忍他們的保守、頑固;年長的一輩,也應該學習如何放手,讓年輕一輩得以發揮所長。只有如此,社會才能在和諧中,健康發展。
未來,台灣將面臨新科技的不斷衝擊和內、外環境更快速的變化。因應此種變局所需要的體力、精力,相信必將超出一般高齡者身心所能負荷。既然社會中不乏優秀的中年、青年和少年可以承先啓後,我衷心的期望,年長的一輩,應該放手了!
作者 / 楊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