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育從課程內容到選擇發展領域都不夠多元,而不夠多元讓台灣教育不如美國
美國是全世界整體國力最強大的國家,事事都愛比較的台灣人,常常拿台灣跟美國對照。不少台灣人認為台灣的教育不輸美國,即使同意美國整體的教育成果贏過台灣,也歸因於台灣的非戰之罪,例如美國可以吸引全世界的人才,或是它身為世界首強的規則制定者地位,都是先天大勝台灣的條件。
台灣與美國的教育各有一堆缺點,比較兩者時,許多人之所以做出台灣不輸美國的結論,往往是用台灣的優點對比美國較差的部分,例如美國中學教育,所謂「壞區」學校真的非常糟糕,不如台灣一般中學;然而台灣的後段學生,卻常在這類比較中慘遭忽略。
之所以有這些誤解,可能出於多數人對美國教育不夠了解,而且美國教育體系相當多元,即使真的在美國任教的老師,也未必了解全貌。美國是個聯邦國家,教育沒有一套全國通用的規則,各州各地區都有自己的玩法,這是討論美國教育時必知的原則,因此德拉瓦州的狀況,不能直接類比到蒙大拿州,不像桃園與花蓮的教材不會差太多。
整體而言,美國教育沒有台灣的統一課綱,多樣性遠勝台灣;成績不差的美國高中生畢業要讀大學時,需要記憶的知識,例如美國東岸從北到南各州的名字,大概不如台灣學生,然而思考、搜尋與整理資料的能力,應該普遍勝過台灣人。所以,美國教育有美國的好與壞,台灣教育也有台灣的好與壞,兩者沒有優劣之分?
姑且不管記憶與考試技巧,或是思考與組織的能力在現實世界中何者實用,光是美國學生不用在課堂上學習落伍100年的大英帝國史觀,或是花時間熟背《論語》考默寫,就能讓美國學生遙遙領先台灣學生,至少,心靈比較清淨,不用花時間排毒。
比較台美教育時,假如只比兩者都有的部分,例如升學,也許分不出太大差異。但比起台灣教育限制重重,變化有限,美國教育最大的差別就是多元,而且規則明確,想讀書升學的,就照著定好的規矩走,競爭勝出者自然可以取得好結果。
台灣教育相當殘酷,目標是藉由層層篩選找出菁英,篩選方法卻是以僵化的考試為主,可是考試是最與現實脫節的東西之一,所以養出許多考試技巧很好,實際上卻欠缺相應能力的「菁英」,偏偏台灣的教育環境下,學生們多半沒有不玩這套的自由,想考高分還沒得選擇,得先熟讀按照洗腦課綱編出來的教材。
看到這裡一定有人抗議,用考試篩選菁英的殘酷,台灣比得過新加坡嗎?論教材的洗腦與僵化,台灣還看不見中國的車尾燈吧?當然,要比爛,永遠可以找到更差勁的對象。馬英九的才識雖然不怎麼樣,大概還是略勝洪秀柱。
然而多元教育更重要的意義在,美國的環境下即使不想讀書,也還有許多別的出路,有好幾條路可以成功,讀書之外的路沒有那麼難走,即使不成功,代價也不像台灣那麼大。
在台灣一定要讀書才能成功嗎?未必,台灣許多成功者的確不是走讀書這條路,例如李安、王建民、吳寶春,不過在台灣的環境下,他們比較像行行出狀元的樣板,而非真的條條大路通羅馬。
差別在於,在台灣走不同的路,承受失敗的耐受力明顯不同,選擇讀書,即使沒法讀到頂尖考上台大,也可以讀個一般大學,以後找個不差的工作餬口;選擇打棒球、拍電影,不但很難取得成就,即使已經到了不錯的等級,恐怕也不如讀個一般大學。
更何況在台灣,就算在許多領域達到頂尖,也十分容易被這個社會體制所拖累,輕易摧毀掉,最近被田徑協會惡搞的葉耀文,就是個血淋淋的例子。而一些教練與選手甚至替田協講話,更是令人感慨教育的重要。
教育是一個人整體生涯發展的一環,不只升學、考試這麼狹隘,它一點都不簡單,比把竿子運到哥倫比亞困難太多。
作者 / 費文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