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無常的準國民黨總統候選人又有新的點子。

記得不久以前,她不是說中華民國已經不存在了嗎?
如果她否認這種「污衊」(這是她最慣用的自我防衛名詞),
自家國民黨歷史就是那麼光怪陸離、各說各話、罄竹難書!如何用「
非國民黨的史觀(洪姑姑所說的「台獨史觀」的統稱)的寬闊深邃,
作者 / 韓非
反覆無常的準國民黨總統候選人又有新的點子。
記得不久以前,她不是說中華民國已經不存在了嗎?
如果她否認這種「污衊」(這是她最慣用的自我防衛名詞),
自家國民黨歷史就是那麼光怪陸離、各說各話、罄竹難書!如何用「
非國民黨的史觀(洪姑姑所說的「台獨史觀」的統稱)的寬闊深邃,
作者 / 韓非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開箱機器狗「路平」載具遭確認是中國產品,更被指控根本解放軍同款機器狗,引發社會譁然。對此,李四川回應,機器狗是發包給廠商自己研發,強調「靈魂其實是上面的那套設備,那就是由台灣廠商自行研發」。但難道中國公司有開放只用硬體不用軟體?中國公司會開放台灣嫁接硬體,中國沒有智慧財產權概念?台灣也沒有?為何市府要開放民間廠商測試收集道路資訊,還能讓李四川幫忙介紹安排受訪。 李四川所謂,包給廠商自己研發,並非包給媒體揭露的超鉞科技公司,新工處說明,標案名稱為一一四年度道路巡查維護修繕成效式契約,第二標,七千八百餘萬,廠商採購宇樹機器狗作為「移動平台」。實際查詢公告,兩標皆為聖東營造得標,總金額一億六千餘萬,同時因無其他廠商投標,也是限制性招標。 超鉞科技公司與聖東營造公司,按經濟部商工資料查詢,聖東、超鉞都登記在同一個地址,負責人也相同。超鉞科技的資訊專業程度如何外界不得而知,但民間公司有沒有辦法抵抗中國網路攻擊,大家心裡有數。何況共用登記地址的營造公司。 聖東營造規模不小,在北市府更是舉足輕重,在工務局今年截至目前為主,累積得標金額近4億,若以工務局搜尋,聖東營造得標金額排名在十名之內,還贏過以公共建設為主的瑞助營造。聖東營造近年以得標道路巡查、橋樑涵洞維護工程、道路更新為主,單一標案金額千萬至上億都有,聖東營造整合上下游業務,鋪路、檢修、維護都能得標。 李四川是北市府工務局出身,對工務局營造廠商不會不熟悉,而且副市長願意配合廠商說明、介紹中國製產品,關係可見一斑。北市府說法一變再變,即是事出有因,不能打臉李四川、不能燒到市長蔣萬安,又不能得罪廠商,先說標案又說是廠商試驗,似乎忘記還有大規模採購的說法,結果根本未送資安認證,現在是否下週如期上路,還是避風頭之後再測試?議員都問不到明確答案,何況廣大市民。 只希望廠商只是想推機器狗拿標案如此簡單,否則道路模型、建築物距離若入中國手裡,就不是市政監督議題如此單純。
歷經上周823公投綁罷免投票,仍以罷團失利為終,此固然令人惋惜!觀察罷免運動隨著政治動員,被理解成2026地方大選前哨戰,使大罷免成為政黨保衛戰;2026又是2028總統大選前奏、彼此環環相扣。確實,目前局勢不利於執政黨,竟有人言及賴總統恐無法連任,唯恐言之過早。當前行政團隊背負許多執政包袱、法案杯葛及國際政經壓力皆是賴政府不力執政的客觀要素。當務之急,應下猛藥,讓人民看見賴總統願意改革提升政治廉潔、生活品質及行政效率等,方能重獲民心。 民意向背永遠是執政之根基。若從823投票率創低觀之,許多上次支持賴總統選民選擇不表態,何以至此?筆者作為一普通百姓的視角,認為有以下問題。首先,經濟分配問題。雖然從GDP數據及稅收證明近年台灣出口表現佳,財富卻高度集中少數人手上,加上物價高漲,遂引發民怨。其次,是部會閣員問題,其言行先被網友斷章取義後再經媒體渲染、引發社會不良觀感,從經濟部長輩攻訐到近日「賴總統黑嘴事件」、可看出「一條龍式」黑化政府、分化社會的網路組織。再來,是因民進黨首次連續執政三屆,面對過去盤根錯節的弊案,必須快刀斬亂麻,如部分政策須修正、檢討官員官箴問題等。 見到823新民意後,賴總統除了第一時間開記者會回應,並在數日內進行內閣成員調整。首對爭議較大的部門改組,希望注入新血以重振風氣。特別此次運動部長換成前國手李洋,在人事令發出後被質疑其缺乏實務經驗等,惟歐洲拔擢年輕人入閣已是常態,我國缺乏年輕人快速升遷管道,難得開先例,值得再觀察未來表現。此外,培養運動人才不能靠傳統層疊的官僚系統,應從民間借將便於「扁平化管理」,李洋出身體育前線,較能理解國手所需,在溝通及制定政策能拳拳到肉。從近年來台灣在職棒改革及國際賽事上皆有亮眼表現,加上組織化管理,更能凸顯此優勢。 最後,面對爭議已久的光電弊案是政府、司法機構應慎重處理。原本制定綠能政策良善,意在可追隨世界潮流,達成減碳節能,有利我國符合歐盟規定,有利我國出口競爭,最終達成能源自主、培養本土工業練。因台灣綠能產業發展未久,廠商、人才接良莠不齊,被部分投機者視作賺取利益所在,更有黑道介入的風聲,故執政黨必然嚴加調查、勿枉勿縱,澄清真相。所幸近日檢調開始追查該弊案,並火速收押相關人士;總統府也公開肯認追查綠電弊案偵辦,試圖喚起人們印象中民進黨清廉形象。畢竟無論從行政或司法調查綠能弊端,是一項高風險行為,除了牽涉許多同黨人士及複雜的利益網外,更威脅綠能招牌,也許段時間對民進黨威望重挫,若從長期來看能重新塑造「綠色執政」招牌,並重新調整綠電政策,從設廠、電網及售電服務,重構合理、透明招商流程。 政府除了以上人事調整、打擊弊案外,也須表達善意於在野。另一方面,執政黨若能與藍白其中之一暫時合作,則藍白合將因猜忌難齊心,有白營這虎視眈眈盟友,垂涎藍色江山,如斂翼的鷹冷視著藍綠惡鬥後的利益,藍白間始終難坦誠相見。如今,台灣內外交困,遭受政治鬥爭及中美挑戰,誠逢台美斷交後未見之危機,在823後從賴總統談話,不難看出其試圖營造朝野團結的氛圍,在野黨應投桃報李,莫忘我都生活在同一島上,無論心懷哪個祖國,他們所作所為僅代表選區人民意志,而非某個外部政權的期待。
823第二波罷免民進黨失利後,國民黨籍立院院長韓國瑜表示要修正軍公教退撫法令,同一時間以退伍軍人為主的「八百壯士」也強力要求國民黨立院修正。不過審計部統計指出,在未來30年各級政府負擔舊制退撫上,要支出3兆2356億元,而且目前公務員退休平均月領6萬元以上,若真要修正軍公教退撫制度,那將會提早4-5年基金用光。 若要簡單直言國民黨的嚴重誤判,就是把罷免不同意誤以為是國民黨的肯定與底氣,而此種肯定主力又是軍公教為主體,也就是說把全體國民對民主的認知,解讀成全面修正民進黨過往的年改政策。其實不論是軍公教又或者勞工、農民,政府透過法令建立啟的退撫與養老制度,最後都要用精算為依歸,根本不能用盲目的喊價去討好特定群,因為本當自償的制度,一但退休者想緊吃,那目前在職者到頭來一定吃緊,在不然就是得用世代不公的高費率去承受。也就是說一但國民黨為了討好退休軍公教而修改退撫制度,在恩給制下從中央到地方政府未來預算,都會被啃蝕一空,全民遭殃。 假如此種不管世代公平,自私貪婪只管自己吃飽,也因此漫延到勞工身上,那可以說台灣步上先前歐豬國家不遠,但千萬別忘了我們國家處境特殊,沒有歐盟,國際貨幣基金會也不會相助。目前國民黨立院要角會朝向修改軍公教退撫制度,是民氣上自我誤判,黨內一些青壯派不可能看不出來,而是擔心自身選票基礎上會受損,此種不敢為公義挺身而出,反而會讓大罷免暫時累積的民氣消散。其實國內目前主要兩大政黨,真要在高齡化社會和憂慮退休成為低端人口的恐懼,就是動大刀用急行軍速度,去把政府體制內退撫制度,朝向能在職者安心,退休者安養去立基。 用理性精算去公開數字,天下沒白吃的午餐,更現實的是沒那個屁股就別吃那個瀉藥。要想過基本老年生活,那就得從軍公教到勞工,在政府推動的費率上走到精算標準,假如國民黨只會在軍公教退撫上大放送,不敢自身帶頭推動勞保和勞退上改革,那證實只看到選票沒看到人民和國家的未來。同樣的,民進黨也可如此去槓桿施加壓力給藍白,如此和全民有關的國安與民生問題,何以未能發揮朝小野大力量,只會在年改上走回頭路,這樣對得起投給你票的選民嗎,有重新當家的擔當嗎。
新北市侯友宜與台北市蔣萬安近日上演了一齣賺人熱淚的「為孩子請命」大戲。面對中央政府宣布取消公私立學校的電價補助,侯市長先是在校長會議上高呼,隨後豪氣萬丈地宣稱新北市將「全數承擔」7.1億元的費用。蔣市長則一邊疾呼中央「懸崖勒馬」,高舉「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大旗,一邊宣布擴大編列6.6億預算支應。 讓我們攤開帳本,看看這場政治雙簧有多麼惡劣。2024年底,藍白兩黨在立法院挾人數優勢強行通過,每年從中央政府手中奪走4165億預算分配權的《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根據新版財劃法侯市長治理下的新北市在115年以後,每年將從中央「多」拿走410億元的統籌分配稅款,區區7.1億的電費占比不到2%。而大嘆「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蔣市長,其治理下的台北市,每年預算更是暴增444億元,增額高居全國之冠,區區6.6億的電費占比約1.6%。 中央政府取消電價補助,並非是民進黨政府「苦孩子」,而是「事權跟著財權走」的必然結果。過去,地方政府財源不足,中央因此承擔了許多應屬地方權責的補助。現在,在藍白兩黨的強勢修法下,地方政府的荷包變得前所未有的豐厚。既然錢包鼓起來了,將原本由中央代為支付的學校電費等「事權」歸還給地方,本就是天經地義。 然而,藍營縣市首長們的政治話術卻極其高明。他們一邊享受著財劃法帶來的「天降橫財」,一邊卻對隨之而來的責任叫苦連天。這齣戲迅速在社群媒體上發酵,成功塑造出「民進黨政府寧可砸錢搞綠電,也要犧牲孩子教育」的假象。 民進黨在「還稅於民」的假口號下挨了一記「普發現金一萬元」的悶棍後,更該由閣揆、主計長召開全國記者會,詳細說明新版財劃法中各縣市應承擔的「事權」與對應增加的財源,否則後續必將不斷上演藍營市長「為孩子請命」的政治秀。 此外,筆者更想問,釋憲中的新版財劃法真的要上路嗎?藍營執政的六都中,台北市預算獨得破千億,新北市增幅高達68.9%,桃園市增幅更是六都之最。反觀綠營執政的高雄市,增幅卻是六都最低的49%。在非直轄市中,傳統藍營票倉如新竹縣市、苗栗縣均獲大幅增加;而同屬外島,藍營執政的金門縣、連江縣增幅分別是驚人的221%與358%,綠營執政的澎湖縣卻僅有148%。 赤裸裸的政治操作下,綠營執政縣市的人民活該承受這份制度性的剝奪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