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希望台灣能夠展開一連串的翻轉教育,那麼,在理念上所下的功夫,勢必得大於在制度面上的改革。
〈門檻提高 數萬國中生恐畢不了業〉、〈國中畢業門檻提高 立委憂上萬人領不到證書〉……,諸如此類的標題橫行在近期的新聞中,時時刻刻提醒著國人,台灣的國民義務教育,在基礎能力的培養上,已經出現了極大的問題。國中畢業而無教育部訂定的學力,這樣的現象,早已是司空見慣。
然而,身為一個「差一年」就是十二年國教受害者兼差點沒「國中畢業資格」的筆者,在事過境遷後看了這些新聞,除了擔憂外,對未來的學生們,充滿了不捨。根據筆者的經驗,在國中階段,因為有了升學的壓力,大多數學校的各學科上課方式都是讓學生盯著黑板,聽著老師按照課文,或他對該章節、該內容的認知。而十二年國教的施行,是一個希望減少國中生升學壓力、回復應有的上課內容,教育部的立意是良善的,但在執行面上,卻不見得如理想中的美好。
在國中階段的義務教育,國英數應習得的知識中,國文與數學其實大多早已不是學生「百分之百」應學會的基本能力,卻是我們能「鼓勵」學生多去接觸的知識。例如,我們認知中的數學能力,應是有基本的算術邏輯概念,至少,要能夠有最基本的四則運算能力。然而,在國中教育底下,數學所教的東西,早已超過大多數人強調的「擁有四則運算的基本能力」這樣一個底標。
對後段學生來說,超乎四則運算的基本能力以外的算術邏輯概念,老師不見得有多餘的時間去一個個顧及他們所落後、不會的地方。舊的不懂,新的不會,久而久之在他們心目中,留下的是一種對數學的恐懼,一旦對一門學科感到陌生、懼怕,我們便難以冀望日後能將該學科學得多好。
話又說回來,如果我們撇開教育部所訂定國中階段各學科應具備的基本知識不談,就「七大領域中有四大領域及格即可畢業」這點,無庸置疑是個確保國中生維持一個基本盤的好規定。不過,畢竟這樣的辦法依舊存在著通才教育的影子,所以,就個人的看法,既然國中的畢業門檻受到了各方的討論與質疑,國人不如重新思考,我們想留給未來孩子的,是一個怎樣的學習環境、方式以及能力?
既然,外國曾有統計顯示『現在還在中小學念書的孩子,未來可能從事的工作,有六成都還沒有「被發明」。現在成人們幫孩子準備的工作能力,等到他們二十五歲時,工作可能已經消失。』,我們為什麼還要堅持十二年國教下的國中生們,仍然要像過去的人一樣地去學習?在近年充滿質疑聲浪的十二年國教下,國中的翻轉教育,早已在檯面,等著我們去翻開。而此刻,正是審慎思考如何翻轉的時機。
筆者認為,台灣可以效法德國或美國的教育機制,以德國為例,在國中就做好第一階段的分流,將國中生分為適合繼續念學術科目的學生與適合動手做的學生後,再進行一些評估與測驗,協助找到他們所擅長、喜愛的專業/學科上,進而去深入學習。而其他的學科、專業能力,則是維持一定比例的方式來讓學生去學習。如此一來,既可解決國中畢業門檻的疑慮、翻轉了台灣的教育,更有助於改善台灣技職體系與普通高中/大學體系混淆不清的情形。;另一方面,我們可以考慮在國中階段便給予他們一定空間的選課機會,引導國中生選擇他們感興趣、擅長的科目做鑽研,而其餘較無興趣、較為弱勢的科目,則培養他們具備一個「最基本」的能力即可。(在此強調,無論如何,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尤其是外國語言,並擁有基本的語言能力是重要的,無論是何種教育制度,在全球化的現代,絕對不能讓學生對語言感到排斥。)
說到這裡,筆者所訴說的似乎都是制度面的改革,而制度面的改革其實早在1990年代至今都有在進行,只是方向有爭議、成效不佳,追根究柢,便是理念上未能充分的改變。如果,我們希望台灣能夠展開一連串的翻轉教育,那麼,在理念上所下的功夫,勢必得大於在制度面上的改革。
總而言之,教育是國家大計,外國的月亮不一定比較圓,我們不見得要完全仿造外國的教育制度與理念去做教育的改革,但在全球化、發展快速的現代,如何培養學生擁有批判、創造、學習動機,應是每個人的共識。教改喊了幾十年,改來改去始終沒有改變國人對教育的觀點。而現在,已有不少的人對教育持著不同的看法,我們期許,台灣的教育改革不是1990年代那一連串宣告失敗的改革,而是從此刻開始,從改變理念、改變制度,到改變器物。讓教改不再是口號,而是行動;讓教改不再是1990年代的代名詞,而是2010年代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