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勞工放假太多更嚴峻的問題:薪資不漲的深層憂慮
薪資不漲不僅是台灣獨有的現象,全球已開發國家普遍都面臨經濟成長漸緩,而產生薪資不漲的現象,薪資不漲的經濟現象影響到社會、政治層面,例如我們的馬政府一再拿出各種經濟數據,但老百姓普遍感受不出經濟有在成長,最大的原因出在:薪資不漲。薪資不漲讓國民黨政權的經濟神話徹底破滅,右派的政權向來只重視「成長」,忽略「分配」,國民黨要打出經濟牌來應付明年的大選,恐怕無法打動人心。
「經濟學人」針對全球薪資不漲的現象,提出幾項解釋:首先,有錢人的所得來自於資本,特別是房地產,遠高於來自勞動力;其次;資本財變得越來越便宜,或是越有生產力。老闆因此可以選擇投資在機器或人力,如果投資在機器,就會減少人力需求;第三,全球化也會減少富有國家對人力的需求。在1993年和2010年之間,英、美國家的進口品成為產業供應鏈的主角,勞動力需求因此大減;最後,參加工會人數減少,也降低了勞工的談判能力。整體而言,德日美法國家從1960年代以來,加入工會比率一路減少,目前都在20%以下,法國7.7%,美國10.8%。英國在1980回復到50%高點,目前也只有25.4%。
2008金融危機之後,失業的前後所需要的技能大幅改變,縱然失業率降低到一定程度,等到經濟復甦了,求才需求增加,老闆會爭相加薪。不過,薪水不再像以往一樣會上升,反而呈現減少薪水的情況。2014年英國的失業率降低到6.9%以下的水準,但是實質薪資仍然減少0.6%。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美國,2013年以來,美國失業率降低兩個百分點,但是2015年第一季的平均時薪仍然和去年一樣。日本2014失業率平均3.6%,遠低於危機之前的平均水準,但是實質薪資仍然減少2.5%。
回頭看看台灣,薪資增長的幅度代表經濟果實的分配,包含工業及服務業,全台灣民間企業受雇者實際的平均月薪為4.3萬,薪資增長速度不僅緩慢,扣掉物價後的實際薪資甚至為負,代表近八成實質薪水是屬於倒退現象。從時間點來算,1990年是台灣面臨光輝歲月的時候,在1990年前,台灣的GDP與薪資同方向成長,1990年以後,GDP和薪資卻漸行漸遠,GDP與薪資嚴重脫勾。不管景氣什麼燈號、進出口成長、股市房價上漲多少、政府的租稅優惠等,都與老百姓的荷包無關。
蔡英文的「台灣勞工假太多」其實是個假議題,台灣工時已經是全世界第三、第四高,薪資成長對照企業獲利卻是少得可憐,甚至往往是企業虧損,員工得要減薪共體時艱,企業如果賺錢,仍然要共體時艱。問題不再放假,而是薪資不漲,國內兩大政黨的經濟政策規劃,偏向經濟上的右派,短期內很難對「分配正義」的議題做出有效的成績,薪資不漲的問題被壓制在意識形態之下,大部分的民眾並未感覺到它的存在,可能勞方被資方剝削慣了,筆者對此感到深刻的憂慮。
(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