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革命議會 王奕凱
很多人對於中國對台軍力感到絕望,也因此失敗主義者才會在台灣蔓延,才會聽到統派對台灣獨立的訴求與發展感到不安,並強化台灣建國獨立引起戰爭的恐懼升高,常常說出要台獨人士提供能怎樣打敗中共的辦法。
我不想提老調的台灣國軍與美軍協防論,我想談談我自己的主張。
首先,我們應該要理解幾件事情,中國整體的國防預算雖然是台灣的13倍,但中國要防守的國家範圍是台灣對中國的18.3倍。
中國對各國駐軍對壘的範圍在軍事預算上是台灣對中國的58倍,也是中國面對潛在威脅是其自身軍事預算的4點多倍。
其次,中國一年維穩的預算費用比他自身的軍事國防高,而且逐年增長,扣除從2003年開始,公共安全支出在教育與醫療的比例下降,而在城管與武警的預算增加,這意思是中國沒有因為其建構高額的維穩系統而有效解決中國國內各種抗爭活動與反共勢力的蔓延,並且民族衝突也在各地區持續發生,並且越演越烈。
最後,台灣獨立建國是可以等待時機發起的,中國早先比台灣與其他國家發生衝突的時間或是政權的替換,可能比台灣自己發起武裝獨立的時機還要早。
以上種種,都是那些認為台獨就是發動戰爭,與中國戰爭就是送死的失敗主義者欠缺的戰略角度。
事實上,台灣加入中國,面對未來中國可能跟其他國產生的衝突引起的戰爭風險,比台灣建國後面對中國的南海軍事的風險並沒有比較低。
台灣獨立真正要做的,從不是隨便不做好準備與評估就盲動而引起戰爭,但更也不是認為建國就是只有與中國戰爭,然後因此認為被統一就不會有戰爭,而是認清事實的評估現狀,在為了台灣人民的長遠利益去做設計、去行動。
為何台灣獨立建國一直以來是台灣人民的長遠利益?因為追根究柢,台灣要擁有國際權利,擁有完整的自治權,分配自己社會所生產的資源,為台灣人民共同計畫整個建設,就不能不保有屬於一個國家的完整政治主權。
光只是依賴任何國際上或中國一國兩制所給予的自治範圍,或是認為為了中國市場的經濟而接受統一理由,其實說穿了只是投機跟短視,一但失去了市場利益,也就變成要共同承擔經濟惡果,或是中國的國際政治風險。
也因此,要真正避免中國或他國的經濟和國際政治風險,唯有保持安全距離,並永久獨立自主,事實上,任何為經濟而進行區域整合的小國都容易受到區域整合的惡果,像是現在,與中國經貿往來的利益只有部分商人享受的到,結果多數的台商受害卻求助無門,這一點,還是在中國尚未發生金融風暴的時候就有的,如果未來中國真正發生金融風暴,台灣這幾年的經濟依賴就會立即嚐到苦果,如此真正能夠為台灣經濟危機找出解決辦法的,仍仰賴獨立的主權與貨幣系統,所以,台灣獨立雖非能夠解決所有問題,卻是解決任何人民政治問題的前提,沒有獨立的主權,就無法自己決定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