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梵谷
教育部在104年2月9日提出「高等教育的創新轉型方案」,以因應台灣少子化的趨勢與挑戰。根據官方的預估,105學年的大一新生將銳減達20,462人,與103學年度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的總人數相較,105學年至108學年度,所累積減少的學生總人數,達120,163人,預估屆時教師將有3736人須退場。若以一所大學共有8,000名學生的學校規模計算,初估在四學年內,將有15個學校必須要關閉。
依據教育部所提的轉型方案,似乎對國立學校的影響甚小,而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私立、地理位置偏遠、非大都會區,且地方資源、交通等相對較為匱乏的大專校院。每一所學校的狀況不同,各大學是否能應用教育部所提的政策與配套措施,將危機化為轉機,端視這些措施在執行面的效能,是否確能協助這些學校活化校地與資產,建立媒合機制、發展知識密集產業、學校資源創新轉型、碩博士教師投身企業,轉銜至產業界參與研發工作?能否解除危機,有待後續觀察,這些措施是否真能落實且發揮效能?
由於過去十年,大學數量快速增加,學歷貶值,各大學的教學品質沒有提升;「以學生學習為中心」,被誤認為「以學生評量為中心」,各校將學生評量列為教學成效的重要依據,導致教師不重視教學品質,只在乎學生的教學評量,而此已扭轉校園氛圍,教師一面倒的討好學生;曾幾何時,大學校園裡,學生的教學評量,竟能主導教師的教學成效及品質,影響最劇的莫過於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上課滑手機、睡覺或吃東西,成為許多學校上課時的風景。許多老師在面對這樣的狀況,必須淡定,且淡然處之,不糾正學生,以免跟自己過不去,影響後續學生對老師的教學評量,進而又影響教師的選修課開課,教師可能因此而授課鐘點不足,又可能因教學評量分數,影響教師本身的評鑑成績。如此的大學校園氛圍,怎能要求教學品質?又怎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成效呢?
可預見的未來,受到少子化的衝擊,私立大專校院的教師人人自危,處境將更為艱難。雖說現況有許多學校皆在執行教學卓越計畫,但執行這些教卓計畫,真的不能讓各校的教學卓越,而是讓教學卓越計畫辦理的活動與口號很卓越,教卓計畫辦理的許多活動,為經費核銷,濫竽充數,許多活動辦理時,教卓助理疲於奔命,眼看著工作人員比參與的人員還要多,除了教學卓越的口號,很響亮好聽外,教學卓越計畫的活動辦理完畢,經費核銷完後,實在看不出來「真的」能留下什麼?
近年來,教育部在「大學評鑑辦法」中規範,各大學應接受教育部的評鑑,或建立自我評鑑制度,評鑑目的旨在針對各系所教師的研究、教學及服務成效進行評鑑。然長久以來,教育部所列的這些評鑑重點,皆非以學生能力作為評鑑指標,而是聚焦在教師的研究能力,學生的學習成效與教師的教學方法,已被大學評鑑辦法拋諸腦後。今日的大專校院教師不需要喜歡教學,但非常需要製造研究論文,特別是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高的論文。也因此,年輕教師為得到老板或主管較佳的對待,論文浮濫掛名,送老板或主管論文,校園裡時有所聞。
除上述外,近年來「大學評鑑辦法」也規定「凡最近一次大學校務評鑑項目全數通過、最近一次技專校院綜合評鑑行政、專業類均達一等,或免評鑑在有效期限內,『各大學可聘任專任教師至75歲,並得兼校長及學校行政職務』」。校園裡年輕的教師,若想要長命百歲,獲得較多的資源,還得要多看看這些人的臉色呢。
(作者為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