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士清
2013年,一名任職於美國國家安全局,承包商博思艾倫諮詢公司工作的年輕人,以治療癲癇為理由申請暫時離職,並有計劃地飛抵香港入住一家酒店,在此將秘密文件披露給「衛報」並接受該報採訪,向媒體透露「稜鏡計劃」(PRISM)而聲名大噪,原來美國政府在全世界進行無孔不入監聽,引起國際社會的騷動,這名被美國政府指控洩密的年輕人,乃鼎鼎大名的史諾登,迄今仍被美、英國政府通緝,在俄羅斯取得政治庇護。
「第四公民」紀錄片,起源於2013年初記者羅拉收到一封來自一名陌生人的加密電郵,寄件人自稱Citizen Four,其在電郵中提供美國國家安全局和其他情報部門進行非法竊聽的內幕資料。到了2013年6月,羅拉帶同攝影機前往香港,在獨立調查記者Glenn Greenwald及衛報情報新聞記者Ewen MacAskill陪同下,與史諾登會面,這套紀錄片是基於這幾次會面的錄影製成。
衛報公開由史諾登取得的情報資料,指2009年倫敦舉行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倫敦當局利用特設網咖,於電腦安裝軟體程式截取電郵及監控資料,又入侵手機保安系統,監視與會各國領袖及官員通訊和電郵檔案。美國國家安全局向美國司法部申請對史諾登的行為進行犯罪調查。國家情報總監James Clapper說,史諾登的「魯莽的披露」已經在媒體中造成「顯著的錯誤印象」。不過,支持史諾登者如美國著名電台主持Michael Savage,其認為史諾登本人為維護人權所做出的貢獻,應該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史諾登解釋了自己披露這些文件的理由,說自己「願意犧牲掉這一切(工作、收入和女友),將真相公諸於世,因為美國政府利用他們正在秘密建造的這一個龐大監視機器摧毀隱私、網際網路自由和世界各地人們的基本自由的行為讓他良心不安」。史諾登一席話讓筆者心有戚戚焉,影片紀錄三位記者與史諾登會面時,史諾登非常害怕媒體的報導只會追逐名人,而讓閱聽者忘記真相。而史諾登從電腦裡公布資料時,下塌酒店樓層發出一陣陣火警報,當下會產生一種懸疑性。
真正值得關注者並非史諾登的動機,而是其揭發美國國家安全局「稜鏡計畫」(PRISM)。試想,該計劃能對即時通信和既存資料進行深度的監聽,許可的監聽對象包括任何在美國以外地區,使用參與計劃公司服務的客戶,或是任何與國外人士通信的美國公民。國家安全局在PRISM計劃中可以獲得的數據電子郵件、視訊和語音交談、影片、照片、VoIP交談內容、檔案傳輸、登入通知,以及社交網路細節,該絕密級電子監聽計劃恐侵犯到公民的隱私權。
若各位讀者有空去華山藝文特區,不妨欣賞「第四公民」這部紀錄片,能在Metacritic上34家媒體綜評88分,入選華盛頓郵報評選的年度十佳影片,第四公民能獲得廣泛讚譽,絕非僥倖。透過第四公民兩十小時的時間,體會一下政府利用國家安全之名進行無孔不入的監聽,將公民的隱私權徹底踐踏,但監聽真的為必要之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