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的立法院,在726大罷免投票的危機下,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三讀通過了金額高達2350億的「普發現金一萬元」的法案,卻同時大刀砍掉對台電的1000億補助。
在野黨高舉「超徵」、「還錢於民」等悅耳的口號,成功將這杯包裹著糖衣的毒藥餵給了大眾,也因此順利躲過了大罷免的浪潮。如今,政府被迫買單,即將在十月下旬啟動發錢程序,看似全民得利,但我們真的贏了嗎?
首先,在野黨口中的「稅收超徵」,聽起來像是國家從人民身上A了錢,人民拿回來,何錯之有,但這完全是誤導。簡單打個比方,你預估今年月薪3萬,所以做了年度預算規劃。結果,公司加薪讓你的月薪變成3萬5千元。這多出來的5千元,就是你的「超徵」,你會將這筆錢拿去分給親朋好友享樂,還是看見自己身上還背著30年的房貸、5年的車貸,信用卡帳單也還沒繳清,乖乖地拿去還債?
「超徵」,只是實際稅收超過了「預期數」,政府與知識分子也不斷呼籲告訴人民,但在野黨選擇了最廉價、最討喜的方式,發錢,然後告訴你,「看,我對你多好!」。在野黨絕口不提為了發這筆錢,國家的負債又增加了,而那被犧牲的台電千億補助,最終會以更高的電費帳單,從你的錢包裡加倍討回來。
即將發錢的前夕,釋昭慧法師的「拒領並轉入國家續命專款」呼籲,無疑是一記清亮的暮鼓晨鐘。這種未納入年度預算、依靠舉債來進行的普發,是「飲鴆止渴」的財政惡例。她希望將個人的「正義之怒」,轉化為守護國家的實際行動。
然而,身為在第一線與人性打交道的老師,我對此並不樂觀。「不拿白不拿」的心態,是人之常情,更是政治人物精準算計後利用的人性弱點。當鄰居、同事都在討論一萬元要如何消費時,又有多少人能抵擋誘惑,選擇那條更艱難但正確的道路。
最後,當你收到那一萬元的入帳通知時,請不要只感到小確幸。我希望你靜下心來想一想,這筆錢從何而來?它犧牲了什麼?又將把我們的國家帶向何方?
這是一堂昂貴的公民課,學費是2350億,由全體國民共同承擔。你可以選擇領取這一萬元,但希望下一次再面對開出這種空頭支票的政客,大聲說「不」。被騙一次,可以推說是對方的錯;但被騙兩次,一定是自己的錯。
作者:宜和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