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成本相對低廉的越南,在政府鼓勵外資進駐下,這個中南半島人口最多的國家已取代中國,成為全球新的製造基地。
作者 / 林士清
在一場政府辦理的產官學研討會中,一名與會台商指出:
「我們還在陷入服貿、貨貿、美牛這些議題,爭執台灣到底要不要中國市場,可是世界你們知道嗎?越南取代中國成世界工廠?政府有提供越南投資的正確資訊嗎?」
沿著這名台商所指出的線索,筆者會後與之攀談,瞭解這名台商正在佈局越南,或許受到去年越南排華暴動的影響,避開在胡志明、河內、海防等具有政治中心的大城,決定將投資設立在新興的海港城市-峴港。峴港原本隸屬於廣南峴港省,1996年廣南-峴港省分拆成廣南省和峴港直轄市。由於峴港位於東西經濟走廊(EAST-WEST ECONOMIC CORRIDOR, EWEC)的末端,從緬甸開始到越南的峴港結束。橫跨中南半島東西岸,包括:緬甸、泰國、寮國、越南,因地緣經濟情勢確立峴港成為港灣城市為發展目標。
越南逐漸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事實上所言不假。隨著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勞工薪資不斷升高,加上政府官員擔心環境污染和過度依賴外資,生產成本相對低廉的越南,在政府鼓勵外資進駐下,這個中南半島人口最多的國家已取代中國,成為全球新的製造基地。中國去年 GDP 成長率放緩至 7.4%,創 24 年以來最低,部分是因為工業生產增速由 2013 年的 9.7%降至 8.3%。世界銀行預估,中國今年 GDP 成長率將進一步放緩至7.1%。過去 5 年,中國工資和土地價格不斷升高,已嚇跑一些希望在中國壓低成本的外國企業,包含逐水草而居的台商。
峴港市以工業為主,出口海鮮、藤製家具、家用品、衣物等。近期往高科技產業發展,故設立峴港高科技園區。然而,觀察峴港市產業結構之發展,整體產業發展以旅遊業最為興盛;受惠於外資進入越南發展現代化零售業,促使市內物價水漲船高;投資現況方面,目前投資峴港已有上萬個企業通過許可證申請,投資最大宗者以韓國為主,擁有241項投資項目,估計總投資金額約達36兆美元。
投資現況與消費者購物方面,受惠於外資進入越南發展現代化零售業,帶動越南本地消費模式改變,加上越南平均人均GDP提升,促使物價也隨之水漲船高,以峴港而言,2013年人均GDP約為 2,000美元,雖人均月可支配所得約美金163元,但以國際連鎖速食店麥當勞big mac套餐約為台幣145元可見,當地物價與台灣相若。峴港消費者購買力增強外,不過對於平價商品偏好度較奢侈品為高,例如峴港城市內平價及促銷商品較進口高價商品廣受普羅大眾之歡迎,進口商品由於關稅課徵比例高(目前約成品進口附加稅為5%),單價顯著較本土商品高。
在越南中部工業增長漸增、貨運需求上升,統計至2014年,峴港港口貨物輸送量達47萬噸。由此,2014年前8個月峴港港口累計貨物輸送量達330萬噸,同比增長8.5%。關於市港合作及台商投資部分,峴港市政府也預估在2020年前擬投資41項重點產業,除營建及觀光方面規劃,環保及高科技園區建立也首度納入該市未來建設規劃。台商目前當地發展目前在於製造業,例如紡織及金屬塑膠製品,另也有水產養殖業等。
(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