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身為世界霸權,在軍事的發展上向來不遺餘力地維持其傳統與核武優勢,對於美國而言,核武為嚇阻潛在對手發動核戰的重要武器之一,投射的平台包括戰略轟炸機(例如B-52轟炸機)、核動力潛艦(例如俄亥俄級潛艦)、洲際彈道飛彈(例如義勇兵三型洲際飛彈),也就是俗稱的核三位一體;日前根據美國能源部核安局公開表示,新一款B61-13核彈正式提前亮相,未來將由B-2、B-21戰略轟炸機攜帶以執行相關任務。

據了解,該新款的空投核彈的爆炸威力為34-36萬噸,美軍預計透過該核彈針對俄羅斯、中共的地面目標進行核威懾,畢竟,從川普政府2017首度就任後,於2018年的「核態勢報告」(Nuclear Posture Review,2018)中明確表達中共與俄羅斯為潛在的對手,並認定中俄兩國具有改變現有的國際秩序的戰略意圖,基於此,美國在外交與軍事上持續奉行「軍事聯盟合作」與「印太戰略」(Indo-Pacific Strategy)進行圍堵、嚇阻中共,在歐洲的部分,美國持續強化、提升北約成員的軍事實力,透過聯合演訓、前進部署的方式維繫北約的歐陸成員具備一定程度的嚇阻與防禦能力。
從實務面來論,美國與其他潛在的大國發生核戰的機率仍舊相當低,畢竟在理性抉擇、雙方具備相互保證毀滅(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 MAD)的能力基礎上,沒有任何一個大國敢輕啟核戰,因此新型核彈存在之必要與角色仍為嚇阻,從嚇阻的方向針對中俄兩國進行威懾,一方面維繫大美霸權的軍事優勢,二方面也維持區域內的和平與穩定。
據推測,美軍每一架B-2戰略轟炸機至少能攜帶16枚空射核彈,美軍目前共有19架該款轟炸機;B21為美軍新一代的戰略轟炸機,美軍至少預定100架(未來視預算可能增購),以鞏固與捍衛下一代空中核嚇阻的能力,美軍的目的除了持續維持霸權核武的優勢外,鑒於解放軍海空軍、火箭軍持續增長,美軍新型空射核彈將扮演重要的嚇阻角色。
作者: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