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清明節
宋 高菊澗 清明節詩: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血淚染成紅杜鵑。日墓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是活人和死者對話的時節。常言:人生不如意時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一般人生活中遇到不如意,藉由清明上墳的機會,焚香默禱,想像墓中人會聽到,會像在生時給予活人所熟悉的溫暖,因而撫慰了現實生活難以避免的挫折受創的心靈。或是,望空懷想,感念往生者的恩情,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恩,皓天罔極…,情不自禁,雙淚落墳前。
世界各國死後的儀式,依各地種族風俗的不同和需要,多不勝數。洋人不分季節,鮮花一束,放置墓碑上,銜哀致敬,就算禮成。我國掃墓風俗繁瑣,必備供品:韭菜、木炭、芋頭、花生、發糕、燈籠…,這些並非死者所需,而是依照以音取義,應活人的需求。上墳日子也依不同族群各行其是:漳州人選農曆3月3日,泉州人清明節,客家人居住丘陵土地貧瘠,大多數人出外謀生,回家不易,所以選擇過年回家團圓後就開始掃墓,種種因地制宜。
世上的喪葬風俗都是應付活人的考量,死者已矣!只能任憑受活人的擺佈。我的老師王作榮95歲壽終正寢,遺言效法鄧小平海葬,但是他的子女卻違反他的遺願,將骨灰帶到美國和他的太太墓園合葬。料想王老師半生在台大法學院春風化雨,當他懷念學校故園,魂兮歸來!卻要萬里漂泊,遠從加州到徐州路,這一趟路應該是王老師生前始料未及。如同唐吉訶德的作者賽凡提斯,死無葬身之地,和33人混葬修道院,怎麼會料到400年後,西班牙政府挖掘骨骼,將舉行國葬,隆重紀念這位現代文學之父。
然而,我能理解?假如王老師海葬,王老師的子女每逢清明節,茫然若失面對空無一物的汪洋大海,那種失落黯然神傷。因此,我認為為了顧及下一代的感受,倒不必去靈骨塔佔位子,最好選擇環保樹葬,料想3-5年來祭拜者,可能還會情緒激動,見樹猶見人,會興起「樹猶如此,人何以堪!」之感傷。但是,之後,塵埃落定,土歸土,ㄧ切化為烏有,那時他們的心情也已漸將平息,會接受這也是屬於無可奈何人生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