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民議會

社會觀察 x 獨立評論 x 多元觀點 x 公共書寫 x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話說清明節

  • 生活
  • 評論

話說清明節

宋 高菊澗 清明節詩: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血淚染成紅杜鵑。日墓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掃墓是民間習俗。 圖片來源:flickr

清明是活人和死者對話的時節。常言:人生不如意時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一般人生活中遇到不如意,藉由清明上墳的機會,焚香默禱,想像墓中人會聽到,會像在生時給予活人所熟悉的溫暖,因而撫慰了現實生活難以避免的挫折受創的心靈。或是,望空懷想,感念往生者的恩情,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恩,皓天罔極…,情不自禁,雙淚落墳前。

世界各國死後的儀式,依各地種族風俗的不同和需要,多不勝數。洋人不分季節,鮮花一束,放置墓碑上,銜哀致敬,就算禮成。我國掃墓風俗繁瑣,必備供品:韭菜、木炭、芋頭、花生、發糕、燈籠…,這些並非死者所需,而是依照以音取義,應活人的需求。上墳日子也依不同族群各行其是:漳州人選農曆3月3日,泉州人清明節,客家人居住丘陵土地貧瘠,大多數人出外謀生,回家不易,所以選擇過年回家團圓後就開始掃墓,種種因地制宜。

世上的喪葬風俗都是應付活人的考量,死者已矣!只能任憑受活人的擺佈。我的老師王作榮95歲壽終正寢,遺言效法鄧小平海葬,但是他的子女卻違反他的遺願,將骨灰帶到美國和他的太太墓園合葬。料想王老師半生在台大法學院春風化雨,當他懷念學校故園,魂兮歸來!卻要萬里漂泊,遠從加州到徐州路,這一趟路應該是王老師生前始料未及。如同唐吉訶德的作者賽凡提斯,死無葬身之地,和33人混葬修道院,怎麼會料到400年後,西班牙政府挖掘骨骼,將舉行國葬,隆重紀念這位現代文學之父。

然而,我能理解?假如王老師海葬,王老師的子女每逢清明節,茫然若失面對空無一物的汪洋大海,那種失落黯然神傷。因此,我認為為了顧及下一代的感受,倒不必去靈骨塔佔位子,最好選擇環保樹葬,料想3-5年來祭拜者,可能還會情緒激動,見樹猶見人,會興起「樹猶如此,人何以堪!」之感傷。但是,之後,塵埃落定,土歸土,ㄧ切化為烏有,那時他們的心情也已漸將平息,會接受這也是屬於無可奈何人生的一部份。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喪葬 清明節
2015-04-02 楊鴻江

Post navigation

東亞局勢分析系列(三) :東亞地緣政治 → ← 以七大願景期許蔡主席開創新局(四)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非常單純不是理由

進口蛋爭議延燒,農業部長陳吉仲請辭獲准,20日受訪表示「我就是沒有花時間把不實抹黑攻擊,做更有效的回應,更直言「我今天離開了,對我個人攻擊的力道就會減少…」。遺憾的是,政治抹黑就像校園霸凌永遠有新受害者,不會因誰下台而停止。 「人在公門好修行」古代當官要能「下接民隱、上通官情」。現代當官更要熟悉「議題攻防」媒體運作。國民黨、民眾黨近來猛打進口蛋爭議,特定媒體連結巴西蛋與食安問題,專業問題本就難淺顯易懂的說明,導致民進黨反擊蒼白無力,不僅民心動搖,支持者也不知真相為何。 點開農業部新聞稿,雖然密集發稿澄清,但以日前傳出台中市長盧秀燕要求農業部提供資料遭打槍的話題為例,包含重述問題的第一段在內,不到300字,通篇僅說明溝通過程造成誤會,將依程序回函,行政單位新聞稿,能否回應複雜的質疑,答案顯然是否定。 行政流程「懂的都懂」雖然電話中難確認身份,無法給資料,卻也有變通方法。這不能怪藍營拿小事大做文章,因為政治攻防本在意料在內,類似由藍營空戰天后打第一槍或由媒體大篇幅報導,輪流設定新聞議題,透過預先包裝新聞,打造「議題的多重宇宙」早非首次。 檢視陳吉仲近一週網路聲量,近38萬餘篇,在政治人物排行第一,超越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新竹市長高虹安、甚至總統蔡英文與副總統賴清德聲量相加才超過陳吉仲,坦白說,要陳吉仲獨自面對排山倒海質疑是強人所難。 問題是面對逆風該如何前行?外傳賴清德曾問黨內人士「民進黨的徐巧芯在哪裡?」意指有戰鬥力能打議題的人在哪?即便如議員徐巧芯、立委王鴻薇莫名的跨區監督讓人傻眼。不可否認的是,主攻議題有話題性,能團結同溫層外,還能帶起議題,新聞曝光一波接一波,引發輿論關注。 這並非國民黨陣營第一次操作成功。民進黨在經歷過2018、2022地方選舉大敗,早該知道民眾對政治訊息的吸收、傳遞是不平等的;民眾即時的政治判斷會到媒體關注的議題影響,不斷引導負面訊息、建立記憶碎片,讓選民心仇加上舊恨,產生要教訓執政黨的想法是陽謀。 還在抱怨對手抹黑,對完成國會過半無益,稱自己「非常單純」更不是理由。 作者:陳建志

陳吉仲請辭事件帶給民進黨執政團隊的警示

農業部長陳吉仲最終在媒體及藍白黃鋪天蓋地的攻勢中,選擇請辭離去,在這過程中不敵對手設定的議題,甚至進入敵營非常樂見的派系鬥爭圈套,將是往後民進黨遇到政治攻防必須審慎留意的方向。特別是回顧過去七年,民進黨遇到許多戰場不夠堅決,遇事就怕、逢爭議就切割的決策風格,恐會一再傷害支持者對政府的信心,是執政團隊未來再遇爭議,必須避免重蹈覆轍的關鍵。 回顧民進黨執政以來,遇到過的幾大政治危機,包含一例一休、前瞻爭議、北農吳音寧、管中閔校長聘任事件、林智堅事件再到這次的陳吉仲爭議,都有極相同的循環路徑。其實都是敵人陣營設定議題,藍白黃等政治力介入廝殺、執政團隊遇到爭議先號稱面對,卻總是陷入猶豫不定,最後棄械而逃,在支持者情緒動員最高之際,倉皇而去,有時會令支持者未來不知如何再為政府辯護。 以一例一休來說,因為涉及的勞動爭議太複雜,縱使政府立意就是要讓勞工放周休二日,卻無法在所有行業一體適用,進而衍伸出變形工時,甚至出現因為周休二日所以必須減少七天假,讓在野黨遇到攻擊破口,猛打執政團隊向資方靠攏。結果兩方對峙廝殺不可開交,甚至延伸成政府支持資方的形象,不只在行政團隊不討好,在國會也遭到在野黨與勞團包圍。 回到七年後,當賴佩霞說出一例一休讓資方活不下去,甚至說這是讓店家倒閉的關鍵,反而有許多名嘴及政論節目跳出來說,一例一休是讓勞工能有更好工作品質的關鍵。對照今昔不同,實在令人不勝唏噓,而當時勞動部長先後折損兩位,甚至擔任公職數十年的勞動部長都被說是總統親戚酬庸,連要部長下台後轉任其他職務也不得其門而入。 而北農事件也是,吳音寧不管在人品、學養都比前任總經理韓國瑜好上千倍,卻因開罪於傳統地方派系,而遭指是派系酬庸之作。當時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多次親上火線,為吳音寧專業與人格做保證,也因此讓單純學者出身的陳吉仲變成政治角力與攻防的核心,更重要在野黨處處想要攻擊的焦點。很可惜的是,在2018地方大選失敗後,吳音寧立即成為千夫所指,只因為韓國瑜當選而成為是非價值判別的基準。但不過一年後,韓國瑜在總統大選狂輸、更遭市民罷免,吳音寧的去職到底證明了什麼價值,實在令人困惑。 因此,這次陳吉仲事件,當國內不缺蛋、也無盤商具體收賄事證、更無陳吉仲貪瀆具體事證的前提下,卻遭到媒體數十日的頭版伺候,黨內有心人見獵心喜下遭到去職,極為可惜,更重傷支持者的心。民進黨往後執政必須審慎思考,執政應該帶來的是價值,而非一時的戰場。若能在戰場上守住價值,數年後還公道時才不會裡外不是人,更能夠讓支持者明白前方道路,讓執政團隊清楚自己歷史上的座標在何處。 作者:慎之

母命難違,當然要當「正」的!

柯文哲太夫人說:她的寶貝兒子當然要當「正」的,怎麼可以當人家的「副首」。她說當人家副的,沒有行政決策權,例如說,這個債該不該還?錢能不能還?當副的能作甚麼決定? 柯太夫人此說甚是!不過她的寳貝兒子卻說:「唉喲!老人家講話聽聽就好!」 這就怪了!世間不是都說「母子連心」嗎?台灣的選民都了解這位寶貝兒子不便講的話,以往常藉由太夫人來說:兒子不便見的人,就由太夫人來「不期而遇」,—- 唉喲!怎麼和你碰頭了,好像早就約好的!主賓眉開眼笑,相見歡,當然要辦的事情已完成一大半了! 所以,太后娘娘說的,誰敢說不類等於「承天奉運」聖上所說的。萬一流年大吉,時來運轉,出了個「柯總統」,藍營志在四方的仁人志士們,只因此時不察,大小眼看人,惹惱來日層峰,仕途險阻,壞了平生壯志,你能怪人家麼? 此時,許多人一定很為新竹高市長抱屈,要是她有位這樣靈活聰明,願意拋頭露臉,發揮所長的媽媽,隨時打點張羅,哪需要那位蠢男人四處「干政」,惹禍? 說真的,柯大爺也未免太客氣了,你要「正」的,何必𨍭彎抹角,要老人家出來,替你明言直說。是不是當兒子的更該當仁不讓,捨我其誰?有甚麼靦覥,不好意思的,哪算是柯家的好教養! 世說「大位不能以智取,有德者居之」,這十多年來,柯大爺時時要國人莫忘,柯爺您的 IQ非尋常人可比,常說台灣的災禍是「選錯總統」。許多台灣人都開始相信,由這位 IQ超凡入聖的柯爺,來當「正」的總統,一定會開台灣千古未有之新奇。 更有,不少台灣人民基於「人溺己溺」的博愛精神,很願意割愛,把柯爺空投大陸,去解救河北、山東、遼寧等水深火熱的苦難同胞。命運共同體嗎!這遠比簽兩岸和平條約更有意義!國台辦的大員們您們說是嗎? 國民黨員們,你們還在遲疑甚麼:要救中華民國,就要先救國民黨,要救國民黨,旣然郭台銘不夠力,當然就要推擧柯文哲當國民黨「正」的總統侯選人,把所有牛鬼蛇神、鬪鷄、小狗、飛禽、走獸,都趕入籠裏,廓而清之,以「白」為尊,黨國是幸! 還是你們仍然相信和美國紐約市長在紐約街頭「不期而遇」的黨版侯友宜,一遇而三生有幸,外籍政客當街面授機宜、戰術和戰略,從此翻身飛上枝頭,侯老大成了通曉世界強權政治的實力人物 ? 作者:徐吁

一個「柯家」的武林

根據報導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胞妹柯美蘭,近日以「為我從小長大的家鄉而努力」之名,正式爭取台灣民眾黨新竹市立法委員提名。選擇在新竹柯家被報違建爭議後,經柯媽「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自拆違建之際宣布參選,又趁勢作為造勢場合,企圖將柯粉認為對柯文哲的政治追殺移情到「柯妹」上。同時,對民眾訴諸大義謂「我們台灣的醫療、健保、教育需要有人大刀闊斧的改革,我們的年輕人房子買不起、孩子不敢生,台灣還能再蹉跎四年嗎?」、「這幾年我看到台灣只剩下對立及仇恨,善良的普世價值早已不復存在」等語。   然令人狐疑的是,台灣人民近十餘年來給了柯文哲許多機會,如2014年相信他的「白色力量」,將他送到台北市政府,然後容許他這個「政治素人」組織一個與藍綠相差不遠的政黨,甚至於立法院擁有幾席次。最後,則是於去年將其黨籍所屬的高虹安送入新竹市政府。綜合以上,可見台灣新興選民對柯文哲包容度甚廣,包容他一次次違背其理念,容許政黨惡鬥更加激烈,秉持著「只要誰執政就罵誰」的原則,不思考曲直是非。故自其所謂「白色力量」崛起以來,充耳所聞皆是有關任何歧視性語言激化社會對立,使得政黨惡鬥更加劇烈。    其除了違背昔日投入政治的初衷外,慣以「政治素人」的自稱的柯文哲,本就是以白紙所包裝的「老江湖」,所謂白紙不是包容所有顏色,恰好是藏汙納垢的好去處。如今,他不但在施政上無可圈可點政績之外,自從2014年初出「武林」,就流傳的柯家家族企圖干政的疑雲。綜觀柯文哲一家,幾乎每個人宛如天生演員般,時而激情憂國、時而婉約柔情、時而豪放不羈、時而談笑時弊。這些如戲劇班多元的臉譜,無疑是迷惑蒼生、誘騙敵人的最佳武器,用嘲諷他人惡來隱藏真實自我的「假面」。  柯文哲以自稱「墨綠」身分起家,當年作為陳水扁醫療團隊召集人身分飽受國民黨政府追殺,藉由此番悲情操作成功為他賺進「政治市場上的第一桶金」,眼見當年阿扁所以沒落,肇因於其家族干政政治因素匪淺,有此前車之鑑,聰明如他豈能不知?奈何權力就像一只「魔戒」,一旦戴上就使人欲罷不能,必走向「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的陷阱裡、不可自拔。    筆者甚至還記得柯文哲在2014年對決連勝文時曾說「民主政治不應該是家族政治,更不能是權貴世襲政治」,如今隨著他功名日盛,逐鹿天下的雄心更豪氣干雲!不但流傳柯媽對於柯文哲政治勢力有間接、實質影響力,時常還有其妻陳佩琪屢屢針貶時政、不甘寂寞,現在又有胞妹柯美蘭參選,眼下不但柯家黨眾要成為新竹的王,如果柯文哲順利當選總統,又將成為台灣的王。可預期日後滿朝文武皆為柯家人的時代、柯文哲獨步一個人的武林,這般勝景將近在咫尺。    柯文哲雖以科學家自稱,但觀察他所言所行,滿腦中盡是傳統中國的「爭王逐霸」之夢,還記得當年柯文哲參選台北市長時,柯媽向城隍爺所求籤詩:「此時賓主歡相見,他日王侯卻並肩」,果不其然應證神明有靈。有道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全家人都成為鎂光燈加點,一個個親信,一個個皇親都列土封王,很難想像在民主台灣會出現「帝制」重現的異端。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這句詩劇雖出自「長恨歌」來形容楊貴妃得寵的榮景,當下形容柯家也不為過,昔日那個反對世襲政治、黑金政治的柯文哲何在?都埋沒在貪婪的權力遊戲之中,從他推選胞妹參選、護航高虹安在新竹的倒行逆施、責怪他人抹黑來看,這位號稱雍正再世的「雄主」,連「下詔罪己」的勇氣的沒有,看來連中國歷史上任一位專制帝王都不如吧! 作者/劍藏鋒

Recent Posts

陳吉仲請辭事件帶給民進黨執政團隊的警示

陳吉仲請辭事件帶給民進黨執政團隊的警示

農業部長陳吉仲最終在媒體及藍白黃鋪天蓋地的攻勢中,選擇請辭離去,在這過程中不敵對手設定的議題,甚至進入敵營非常樂見的派系鬥爭圈套,將是往後民進黨遇到政治攻防必須審慎留意的方向。特別是回顧過去七年,民進黨遇到許多戰場不夠堅決,遇事就怕、逢爭議就切割的決策風格,恐會一再傷害支持者對政府的信心,是執政團隊未來再遇爭議,必須避免重蹈覆轍的關鍵。 [...]

More Info
非常單純不是理由

非常單純不是理由

進口蛋爭議延燒,農業部長陳吉仲請辭獲准,20日受訪表示「我就是沒有花時間把不實抹黑攻擊,做更有效的回應,更直言「我今天離開了,對我個人攻擊的力道就會減少…」。遺憾的是,政治抹黑就像校園霸凌永遠有新受害者,不會因誰下台而停止。 [...]

More Info
侯友宜的「滾蛋」攻勢

侯友宜的「滾蛋」攻勢

話說侯友宜在紐約市街頭,巧遇紐約市長,被面授機宜,教以獨門絕技。消息一出,侯大人的民調,立即脫出柯文哲的「麻花」糾纏,坐二望一。 侯大人打鐵趁熱,從美返台後,看來準備在中南部 Long Stay,在中南部進行「滾蛋」攻勢。 據想像的某獨立媒體報導:侯大人在第一場「羣眾大會」,一上台就說:各位父老兄弟姐妹,你們吃過「蛋」沒? ( 台下議論紛紛,一陣竊竊私語,…… )『 [...]

More Info
習近平的國防部長為何消失?

習近平的國防部長為何消失?

自外交部長秦剛之後,中國又一個位高權重的部長離奇消失,媒體報導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自九月之後就突然人間蒸發,不再出現在中國內外公眾場合,雖然中國官方低調不作回應,但是美國政府方面以及多家國際媒體都認為李尚福已經遭到整肅,理由是涉及火箭軍貪污弊案,而他的前任魏鳳和據說同樣遭到調查。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