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將於明日(4月9日)生效,美國將對台灣課徵高達32%的關稅,對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台灣來說,必然會造成衝擊,行政院表示「出口產業工業和農漁業等都受影響,包括電子資訊、鋼鐵、金屬、機械、汽車與零組件、建材、家電;農業部分則是蝴蝶蘭、毛豆、茶葉,以及吳郭魚、鬼頭刀、鱸魚等。」

川普對等關稅這樣的課徵不分產業別、部門別的無差別一套稅率課徵事實上打亂了貿易理論的基本模型赫克歇爾-奧林模型(Heckscher–Ohlin model)的最佳配置,不同國家在生產不同產品(勞力密集型、或資本密集型)具有不同的比較優勢,用課徵關稅的作法等於扭曲了各國生產各產品的比較優勢。此外,對等關稅也違反李嘉圖-維納爾模型(Ricardo–Viner model),不同部門、不同產品應適用不同稅率。
川普對等關稅的數學公式計算是以他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 ÷ 他國出口至美國的總額 × 1/2,這麼簡化的公式沒考慮到的變數除了筆者上面所說的沒考慮到產業別的不同,也沒考慮到各國的實際關稅稅率,川普僅針對對美國擁有大量貿易順差的國家,而非基於那些國家對美國徵收的關稅,以雙邊商品貿易逆差為依據的公式加徵關稅根本是既太過簡化又不合邏輯,明顯地這種荒謬的計算方式一定會對依賴美國的供應鏈國家的企業造成不必要的嚴重衝擊且對這些企業的利潤率將會有不必要的重大影響。
本來如果美國要作為國際霸權,就要鞏固美元的國際地位,強勢美元有利於鞏固美國的國際霸權,要讓美元強勢流通那麼經常帳赤字本來就是必須的,對各國維持貿易逆差是讓各國貨幣可以釘住美元的方法,經濟學家認為貿易逆差和維持經常帳赤字是讓一國貨幣成為主導國際通貨的必要條件,但川普卻用民族主義的思維而非自由主義的思維,導致他認為這是長期下來其他國家出口商品或勞務到美國賺走美國人的錢,用這種民族主義思維的結果將導致貿易戰爭、貨幣戰爭,而非自由主義思維所追求的總體的最大效益。
關稅一定會造成經濟學上所謂的「無謂損失」(dead weight loss),我們尚不知道川普這波對各國亂課關稅將會蒸發掉多少的無謂損失,但我們可以預期的是隨著關稅上升,導致出口困難,供給過剩,商品價值降低,利潤降低,工資下降,消費疲軟,最後導致經濟大蕭條。改善方法可能還是得靠凱因斯模型,由政府介入,增加總體支出,刺激總體需求,產生貨幣乘數效應,才得以恢復景氣了。
作者: 朱翊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