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民眾黨低調完成黨內大權移轉,果不出意料由黃國昌高票當選為民眾黨新主席,因此無須在此細節大肆宣傳,恐壞了一堂和氣,引來柯文哲舊部不滿。黃國昌甫上任就訴諸柯文哲式悲劇,始終把個案繪聲繪影成政治迫害,宛如南宋朝廷建立初期一樣。柯文哲如同被金軍俘虜的徽宗、欽宗二帝,回想宋高宗甫登初時力主抗金,以「迎二聖」作為政治口號以凝聚人心,後期隨著政權逐步站穩,則對迎回太上皇一事顯得消極,自然是擔心天有二日的局面導致一人專權的格局陷入不穩。

歷史果如人性一般,反覆重演在世人眼前方顯得玩味無盡、值得一讀再讀。當前,國昌目前雖然高票當選卻人心未完全未服,自然高舉救回柯文哲名義,果然最近宣布其要再舉辦一日雙塔活動,意在使漸失的支持者回籠。再來,必有一系列「阿北緬懷」活動,一方面宣示柯時代已結束;一方面將人心收納,故與其說在搶救不如說是悼念,或是將柯文哲剩餘價值榨乾榨滿。當然,攻擊民進黨活動不減反增。從國會對立、議題攻防在至於選舉陸戰之部署等。
這種集所有資源、人望於一身之個人政黨,宛如炒短線的股票始終無法成為穩定成長的投資標的。試問,黃國昌成功取得黨內政權後,是否樹立黨內思想,集眾人之智找出發展之路,或是描繪台灣發展的輪廓?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如何走遠?如何在風雨飄搖中堅持初衷?縱使其名為台灣民眾黨,與民進黨差一字卻差之千里。同樣作為小黨起家,綠營始終堅持本土化、中間路線,即使發展期間不盡如人意,也發生許多弊端,惟整體上仍不放棄台灣主題路線並試圖糾正路線、培養人才等。反之,白營尚未取得政權,即將自己開始上秤,企圖在中美雙方奪得平衡點,達成左右逢源計畫。
一個政黨的長期經營,宛如培養人才或經營大公司,長短期組織目標係最重要,組織人事或資源可能因時勢變化,只要組織的精神價值永續,該組織比可永續,所以國昌並非開啟新世代,充其量僅稱作「柯文哲2.0時代」。
作者 : 劍藏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