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但是台美關係反而變得更不確定,並透露台灣高層官員日前數次前往華府,希望能與川普親信建立關係,但是「成效不大,交流也相當有限」。美國專家葛來儀指出,過去台灣自認為與美國關係良好,在國會擁有許多朋友,但是川普重新上台後的言行讓台灣感到不安,認為川普難以捉摸。
不同於第一次川普政府,過往對台灣較為友好的波頓、龐培歐、歐布萊恩等人不是因為種種因素遭到川普排斥、或者未能入閣,儘管國務卿魯比奧和國安顧問華茲對台友善,但是今日川普政府閣員跟幕僚,更多是過往和台灣接觸較少的MAGA派、經濟民族主義者,而川普長子小唐納在今日川普政府也扮演幕後重要角色,台灣在第一次川普政府所建立的人脈關係已經大幅改變。

不少觀察家對於台灣未來如何和川普政府加強聯繫,或者提出談判籌碼說服川普政府,都提出諸多建言,但是似乎較少人提及的一個途徑,就是如何透過私交和川普本人以及親友的聯繫,作為外交途徑的輔助,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遺孀安倍昭惠在這方面提供一個可堪效法的例子。
美國總統川普和妻子梅蘭妮亞夫婦在就職前於「海湖莊園」會見安倍昭惠,安倍昭惠返日後透過社群平台表示,她非常感謝川普夫婦的熱誠接待,「相信丈夫一定也會很高興」。
一般認為雖然這場會面據稱是梅蘭妮亞邀請安倍昭惠赴美會晤川普,但是更有可能是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長秋葉剛男牽線,用意是加強未來跟川普政府的關係,而安倍昭惠意外的成為日本對美外交的「活棋」,並且為之後日本總理石破茂和川普的會談帶來「根回し」(疏通)的效果。
回顧安倍晉三時期,面對第一次川普政府上台,他積極的探索如何跟非典型政治人物出身的川普打交道,包括在高爾夫球場和川普較量球技、在川普訪日時親自帶他參訪等等,和川普夫婦建立不錯的交情,並且讓安倍能夠建言川普在對中戰略上考量日本、甚至台灣的立場,而川普對安倍的感念也延續到今日邀請安倍昭惠赴美到他的私邸會晤。
眾所周知川普是非傳統的外交風格,他認為建立國家領導人之間的私人關係,有助於促進他的政治議程跟達到外交解決的效果,安倍成功的把握住機會跟川普建立私交,而他的夫人能夠在這個友情基礎上替日本政府代為向川普疏通關係,是一個值得效法的佳例。
反觀台灣,礙於目前外交上的限制,賴清德總統、蕭美琴副總統甚至駐美代表都不容易跟川普直接接觸,僅能透過外交管道跟川普的親信接觸、傳話,相較安倍晉三是多了不少隔閡,那麼是否能考慮不具有官方身份但地位崇高的重量級人士?比如說蔡英文前總統、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前駐美代表高碩泰等人都是適宜的人選,透過巧妙的安排創造跟川普和妻子梅蘭妮亞見面的機會,培養友誼,建立長遠而穩固的私交,作為台美關係檯面下的輔助管道。
不僅是川普夫婦,其他川普家族成員也應該是我方積極建立關係的對象,特別是長子小唐納、長女伊凡卡,被視為未來在美國政壇的新星,甚至可能建立如甘迺迪家族般的政治世家影響美國政局,那麼我方就更應該思考如何和包括川普在內的川普家族建立私交,讓小唐納、伊凡卡這些可能繼承川普政治衣缽的川普家族成員對台灣有一定的好感,進而成為友台派的一員。
在可見的未來,安倍昭惠還會繼續在第二次川普政府的日美關係發揮外交活棋的角色,台灣應該從中得到啟發,思考如何透過私人交情在注重私交的川普總統任內,為未來的台美關係開拓出新的機遇。
作者: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