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名莊姓作家從國外返台之後在社交媒體發文感嘆,指出附近的中式精緻餐飲幾乎都被日本料理取代,眷村菜如宮保雞丁、麻婆豆腐等成為廉價便當菜,無數的中式美食更因為「去中國化」的風氣而凋零。此番言論引起網路上相當大的反彈,該位作家的妹妹莊姓美食家則發文為其姊緩頰,希望公眾不要把外省眷村菜和政治的中國劃上等號,然而這場爭論依然在持續發酵。
為何眷村菜會凋零,不少有識者從歷史上、文化上跟經營管理上給出答案,比如說時代潮流的改變、大眾胃口的多元化以及老一輩眷村菜館老闆、師傅的物故卻後繼無人等等,但是沒有一個理由可以歸咎於「去中國化」;而眷村菜成為廉價便當菜恰恰好證明眷村菜已經融入今日台灣社會的庶民生活,這應該是那位作家樂見的發展,那麼為什麼那位作家仍然不滿意呢?
有論者直言那位作家的感慨其實是反映出眷村深藍族群對於今日台灣社會文化潮流的牴觸,特別是今日台灣社會對日本事物的強烈親近感更是讓他們感到刺眼,對於他們而言,2024年的台灣彷如隔世,已經不再是那個相信秋海棠大中國、黨國意識形態的「中華民國」,相反的,今日的台灣,無論在政治上、教育上、文化上、甚至飲食都展現出跟他們所認知兩蔣時期的台灣背道而馳的方向,而執著於懷舊情緒而牴觸潮流的眷村深藍族群,自然把原因通通歸咎於「去中國化」,那位作家把眷村菜的凋零視為台灣「去中國化」的「後果」就是這種牴觸情緒的展現。
必須指出的是這種情緒在已經移民國外的眷村深藍族群更是特別明顯,長年移居國外的眷村深藍族群在沒有直接經歷解嚴、政黨輪替、太陽花公民運動等重大變遷之下,自然更無法體會到台灣社會為何改變、如何改變,這種脫節的隔閡感自然是更為劇烈,正如網友對那位莊姓作家批評「失根的蘭花即不了解過去與現在的中國,也不願意理解過去與現在的台灣,只活在黨國教育宣傳下的想像。」
筆者認為台灣社會其實不必太在乎如那位莊姓作家所展現出的牴觸情緒,他們那一輩遲早會隨著他們執著的黨國意識形態走入歷史,台灣社會該做的是繼續讓飲食在內的台灣文化走出自己的路,展現出海納百川的台灣多元文化風格,才是對這種牴觸情緒的最佳回應。
作者: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