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特別是年輕一代,開始關心旁邊的事物、政治,然後引起一連串風潮,所以318學運在歷史上是有啟發作用
作者 / 林士清
2014年的318學運到1129地方選舉,台灣歷經了重大社會心理層面的轉變期,尤其以世代覺醒導致了政局轉變,國民黨作為一個執政黨失去了絕大多數的地方政治版圖,空前慘敗,國民黨恐怕再也無法重拾威權式政黨的光輝,歷史對於國民黨已經成為沈重的包袱,這對於台灣要發展健全的政黨政治及公民社會參與極具意義。
318學運應該是台灣歷史上,近幾年當中重要的公民意識覺醒,包括柯文哲的參選,也是受公民意識覺醒影響很大,那是台灣人、特別是年輕一代,開始關心旁邊的事物、政治,然後引起一連串風潮,所以318學運在歷史上是有啟發作用。筆者認為318學運的引爆點核心是「服貿協議」,世代覺醒的意義便在對服貿協議有不同的解讀,年輕人氣憤完全不為人民把關的政府,引發後續進退失據的滾雪球效應。
學運往前連結到洪仲丘案,往後連結到九合一選舉,大批的青年世代走入公共事務。洪仲丘一案是對軍中管教與司法制度的不滿,太陽花學運是從服貿協議在立院審理爭議,擴大到年輕世代對世代正義分配、兩岸紅利分配的不滿。2016大選對於藍綠最大的挑戰是「公平」及「兩岸」,選民會質疑國民黨執政造成向財團靠攏的厭惡,同樣也會懷疑民進黨兩岸關係是否會再次擦槍走火。
至於是否影響台灣在2016年發生第三次政黨輪替?筆者不敢妄下定論,但歷史的時空背景卻真實發生過,臺灣首次歷史性政黨輪替前那場1997年的地方縣市選舉,同樣是11月29號。當年,民進黨拿下12席,國民黨退守8席,無黨籍3席,完成地方包圍中央的大戰略;2005年地方縣市首長大選,當時形象完美無瑕的馬英九,率領國民黨攻下14席縣市長,開啟2008年二次政黨輪替的序曲;到了2014年,民進黨狂勝13席,國民黨只剩下6席,無黨籍3席。
318學運對青年的世代覺醒具有深刻的意義,筆者認為台灣青年應當從學運過程中學到三件事情:首先,青年遇到的困境,其實與當代所處的世界跟資本主義全球化脫不了關係,要掌握自己掌握未來,必須要更透徹當代世界的運作模式;其次,掌握話語權就是掌握了政治,掌握了政治就是掌握了經濟,要學會看透階級的剝削,政治的話術,並進一步把這些事情內化成自己的實力;自由不是與生俱來的權利,自由的背後是真槍實彈的殺戮,政治實質運作有其真槍實彈的現實面,勝利者掌握話語權,絕對不能把世代覺醒的話語權交給上一世代,因為他們有一天會老,而你們會長大。
另一方面,318學運讓筆者最憂慮者,乃學運的領導人物均可稱為是職業抗議人,有關社會正義的活動無役不與,但學運領袖是否具備國際觀,亦不知國際情勢競鬥之險惡,牴觸大國的利益時,其結果只是更有傷國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