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平面媒體報導,我國海軍現役兩艘荷蘭製的劍龍級潛艦,因服役年限已達三十餘年,實際上已有性能提升之需求。拜美國政府之賜,以及海軍、國防部、府方高層的努力,軍方已投入超過74億新台幣,特針對兩艘潛艦進行性能提升,預計將針對潛艦電戰系統、系統整合技術、戰鬥系統等,首艘已在今年完成性能提升,第二艘預計於明年展開,第三套的預備系統則預計在2026完成,最後將在2027完成所有的系統驗收。
劍龍級潛艦本身能攜帶德製的「SUT重型線導魚雷」,後經美方同意,我方向美國採購數十枚「MK-48重型魚雷、UGM-84潛射版魚叉反艦飛彈」,雖然該級潛艦的設計是源自於40年前,但在我國細心養護、升級後,未來潛龍級潛艦仍舊擔任我國海軍反潛作戰的要角。
從海軍的角度來說,長年因中共因素,確實導致我國海軍不易籌獲新型潛艦,後因美中關係生變,加上我方政府持續針對潛艦國造政策努力,首艘自製的海鯤號潛艦目前正在測試中,未來將一併針對後續七艘海鯤級潛艦進行建造,使得海軍未來將擁有10艘傳統動力潛艦。
其實,潛艦於海軍的定位中屬於「攻守一體」的裝備,平時透過水下航行巡弋台灣附近海域,包括扼守南台灣的巴士海峽、具備反制作戰的東部海域;若有突發事件,或是兩岸情勢緊張,潛艦依序進入水下戰術位置待命,針對敵方可能行經的海域進行水下伏擊,或是針對敵軍兩棲登陸船團靠近台灣時,潛艦透過發射水下魚雷給予對手沉重打擊,共同維護海上生命安全。
另外,台灣因四面環海,平時高度仰賴海上運輸線,包括糧食、天然氣、石油等,為防範解放軍給予我國海上、水下封鎖,潛艦是唯一有能力擔負台灣海上生命線的裝備,配合海空軍兵力的協助,台灣將有能力執行水面/水下反封鎖戰術,維護陸地上的民生需求。
從執行中的劍龍級潛艦升級案,到後續的潛艦自製政策,均可看出潛艦對於台灣安全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當年海軍一開始曾經向荷蘭預計採購4-6艘劍龍級潛艦,無奈當時北京當局極力阻擾、干預,荷蘭最終只向台灣售出兩艘潛艦,所有的潛艦製造將由荷方負責,過程中荷方也未將相關技術輸出我國;因此當海軍現役的兩艘潛艦具有升級機會,軍方不但把握機會,更持續努力推動潛艦自製案,過程中雖備受質疑,但具體成果陸續呈現在國人面前時,社會大眾更應給予鼓勵,以提振海軍官兵的士氣。
作者: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