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現任美國總統拜登宣布不角逐2024年總統大選迄今,民主黨賀錦麗的選情民調有逐漸好轉傾向,與川普之間的民調距離逐漸拉近、互有勝負,又在最近一次大選辯論中,以清晰口條及邏輯思維略勝於川普表現,無疑增加民主黨選舉勝機率。歷次美國大選都吸引全球注目,身為世界超級霸權,其對外關係或是經濟發展接間接影響世界走勢,尤其是台灣做為親美陣營一員,更需謹慎看待。
因此,台灣人總以國內選舉立場來觀察美國,如許多人因川普第一任期有多項惠台法案轉向支持川普;卻又因近期屢次點名台灣廠商,搶走美國晶片市場而立場動搖。當然,每個人皆具有獨立思維及價值觀來衡量政治上之是非對錯,但作為台灣執政當局,無論在選前或選後,至少在外觀上維持客觀中立。民主選舉的特色在於有其不確定性,若台灣政府事先支持某陣營將使未來外交政策趨於被動。就世界所有國家對外關係,多是將共同價值觀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如今台灣在高科技產業上與美國廠商呈現合作關係,在地緣戰略上作為穩定東亞局勢的「灘頭堡」,實質上與美國利益維持緊密,此時,台灣政府因國內部分媒體塑造輿論,預先判斷某位候選人上台後,將推行不力於台灣的外交方案,無疑是「疑美論」的翻版。
戰場上無永遠的敵人與朋友,只有更換的利益,中美關係惡化在於霸權間的競逐,在此格局下,美國自然不容放棄台灣這極具戰略價值之地,拱手讓予中國之理。眼下隨著選舉白熱化,任何一點風吹草動皆可能影響選情,恐出現始料未及的結果,故基於台灣全體利益,不能將希望寄託於一人,否則選錯的風險將使台灣陷入至少四年的孤立。特別是川普的再起,意味著美國社會瀰漫兩極化對立,容易激起對外仇視,若以台灣最大利益考量,筆者認為與其討論哪位候選人上台後的政策,不如在現有外交議題上與美方保持利益一致,尤其美國目前與中國外交關係陷入冷對立,此大格局有利於台灣國際地位提升。
眾所皆知,凡中美關係惡化之際,為了抑制中國而短暫選擇拉攏台灣,故以長時段觀察,中美台三角關係成週期性的波動關係,目前基於高熾的民族情緒,中美兩國尚難有實質進展,縱使最後大選結果不盡如人意,但基於互相依賴已久的利害關係,也不得不續行友台政策。
目前仍有許多流言,如宣傳民進黨政府「只押寶民主黨」或川普上台可能造成台灣科技業寒冬,可能造成台美經濟大戰等,將動搖美台關係,不利於我國政經發展。無論大國或小國的外交來看,不可能僅投資一方候選人,基於國家利益勢必雙重投資或維持更緊密的利益連結,與其討論支持誰,不如明確表示:「台灣選擇了美國」。
作者 / 風林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