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社會少子化現象及AI人工智能學科的強勢崛起,文科學者開始擔憂大學的不僅人文學院招生面臨危機,危機甚至會延伸至法政、商管等文組熱門學科。尤甚,此種趨勢似乎已不可逆轉,高中生選擇自然組業已超過六成五,剩下三成五的文組也被迫面臨留下來躲在舒適區,108課綱實施之後,除了自然組學生之外必修數A之外,原先社會組學生不僅修習數B,甚至要主動修習數A,方能在選填志願也更多大專院校系所可供選擇。
文人學科正處於變革與轉型的道路上
美國之名教育學者E. K. Rand的對高等教育初衷:「他不反對學科專業化,在某些適當的時候;它是科學和進步的生命。」當然,筆者從文獻中亦找尋Sanford J. Ungar在2010年發表了一篇名為「關於人文學科的主要誤解」的文章,針對人文學科應如何設法返求諸己,筆者針對上述文獻提出下列幾項概念供人文學科者慎思:
l 重新審視學術隔離的文化(Rethink the culture of academic separation):人文學科應設法突破學術隔離、學術自負和等級觀念主導的環境中,鼓勵學院院長、教授與學生進行師生相互交流,探索彼此在學生發展中的獨特貢獻至關重要。例如,數字人文學計劃可以讓音樂、藝術、戲劇、英語、歷史和現代語言等領域的教師,討論如何通過不同的視角來重新構思新的教學工作。
l 融入體驗式學習(Integrate experiential learning):體驗式學習會成為學生的機遇,體驗式學習應有助於提高學生的「留存率」(retention)、「畢業率」(graduation)、個人成長和對大學體驗的整體滿意度,他們還可以使用田野調查方式來進行用戶研究。例如:採訪同齡學生,以更好地瞭解他們的需求和偏好,從而設計出有效的解決方案。事實上,「留存率」指第一次入學的本科生在在大二時留在同一所學院/大學的百分比。
l 尋找並融入創新( Identify and incorporate innovation):目前國內大學的人文學科泰半之教學都以講座為主。然而,人文學科教育可以通過採用各種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包括聚類教學、設計思維、主動學習、遊戲化教學、團隊教學、交互技術和翻轉課堂等。尤甚,「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不失為是一種問題解決的方法,重點在於對用戶需求的理解、創意解決方案的頭腦風暴。將設計思維納入學習中,學生們將獲得寶貴的問題解決技能,可在學術和職業生涯中應用於各種環境。
l 擁抱可能性(Embrace the language of possibility): liberal(自由的)」這個詞經常被誤解為涉及相互衝突的政治意識形態的爭論,「藝術」也讓人聯想到一種娛樂活動,就業機會有限。職此,有必要重新思考用什麼方式來描述這些學科對人文學科學生產生的重要影響。當然,我們亦能使用一些如「普適能力」(Universal competencies)、「學術能力」(scholastic competencies)或「持久能力」(enduring competencies)等教育詞彙,更準確地表達這種教育的重要貢獻,不僅在職業準備方面,筆者認為還要更進一步涉及到生而為人(human)的生命意義來探詢。
讓人文學科作為可昇華為可帶走的人生饗宴
培育學術人才、強化學術研究和聯繫社會服務等,實乃高等教育辦學之核心宗旨,綜觀全球主要先進國家紛紛致力高等教育革新求,以求強化其國際競爭力,而高等教育發展最重要的在於教學品質。倘若大學迫於大學排名而一味地拚研究產能吸引學子、爭取國產學合作的業績、花錢買廣告衝大學國際排名數字,卻忽略學生的學習初衷與實際感受。職此,大學應該是給所有學生一個改變人生的機會,而非一個安親班或是職業訓練所。倘若姿意地縮減高等教育人文學科的規模,無疑與上述高等教育目標背道而馳,大學內人文學科的靈魂、氣質、風範等將不復存。
作者:林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