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改的或許不是教育體制,而是唯成績、名次是問的風氣吧!?
作者 / Freecky
近日拜讀了新公民議會轉載之《翻轉教育的最大威脅在於:我們「太不重視」考試》,身為學生的我可謂心有戚戚焉。
我是一個高三生,才剛剛考完學測。今年(104)學測數學被說是歷屆最難,我的看法是:獨特。本來學測數學的解題模式多是「技巧性」的:利用公式找出題目中的特定關係以解答,計算通常十分簡易。今年卻是一反常態,有許多「直觀性」的問題:問題本身十分簡單,也沒有繁瑣的公式,卻有許多繁雜的計算及需要進位的數字。
這樣難嗎?見仁見智。然而,事實是這更接近現實生活中的情形。生活中總不可能測量到整數吧?一定是那種我們稱之「很醜」的數字。(意指題目中無法輕鬆約分或消去的數字)我們習慣於習題上那種「漂亮」的數字,習慣運用公式、定理來解決奇怪的問題,卻對現實中可能發生的真正情形感到煩擾。公式及定理固然重要,然而若是流於如套招般的運用,其重要性便失焦了。
再回到《翻》文中所談的國文。文中所提的第二個題目,同類的題目在講義、教科書、考卷中屢見不鮮,若是哪一次段考考卷中沒有出現,還會被嫌棄:「都出課外題。」事實上,要解答此類題目根本不須熟悉課文及各種修辭之運用,只要抄的筆記夠多、背得夠熟就行了,甚至有人上課也不聽課、不抄筆記,因為講義都有,背起來就好。(說來慚愧,我自己就有數次因為記得課本上的筆記,便選出了連自己都覺得奇怪的正確答案。)
段考、小考是小範圍,學測是大範圍,出題方式不一樣,這是師生間所熟知的事實。大範圍的考試注重整合與理解,所以會出現許多學生須依憑本身能力判斷的題型,而小範圍的考試則是注重課文及教師講授內容的記憶與背誦,會出現如前段所述之題型。
如此便要問:我們所注重的能力是什麼?是背誦?還是理解?
對於認真理解課本知識的學生來說,好壞題目的分別是涇渭分明的。即使如此,我們並無選擇的權力:好題目、爛題目都得寫。拒絕準備爛問題(花時間背記),只會落得失分的下場。
或許我們可以很有自信的說:「小考/段考分數與能力無關。」然而,被拿著成績單質問:「為什麼排名又後退了?」的時候,我無話可說。於是我們被迫重複背記知識,以期成為第一名,卻又因此難以在大範圍考試(如學測)中取得令人滿意的分數。
在小考/段考獲得高分的能力,在學測甚是無用。883個日子養的兵,居然不能用在一時,何等悲哀。
更為悲哀的是,我們卻無法向教育現場外的人說明。(對學生來說是家長,對教師來說是官員)有理解能力的人被質疑「為什麼成績無法提升?」成績好的人被批判「為什麼連這麼簡單的事都不能理解?」
要改的或許不是教育體制,而是唯成績、名次是問的風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