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民主或獨裁國家都在運用通膨式「泡沫經濟」的手法,處理經濟問題,其間仍有基本的差異。
事實上,經濟學家害怕的是「通縮」,不是「通膨」。他們對「通膨」非常熟悉。經濟學家懂得如何使用「貨幣政策」、調節基本利率、和銀行準備金,公開市場操作等放寬銀根的通膨技術,來帶動經濟,—- 卻沒有人熟知如何處理「通縮」!
以日本失落的三十年為例,問題當然在「通縮」:人民預期價格會越來越低,不願消費,廠商不願投資,經濟因而萎縮不振。
不管如何,民主國家仍然對「市場機制」有信心,保有市場的「連續分析性」的結構:市場運作仍能透明,反應經濟事實的正確信息仍能可得。因此,日本中央銀行仍然使用通膨政策,解決經濟而引發的高失業率和經濟發展不振的問題。經濟學家寧願「通膨」,因為他們知道知何處理;反倒是,「通縮」常會令他們束手無策。通膨的「泡沫經濟」,合乎民主社會的政治要求,因此演變成「常態化」的經濟策略。
民主國家會在不摧毀市場機制下,調節和干預市場,期待在調整時期內,有新的科技能被發明,新的產品能夠出現,擴大經濟空間,因此因為民主政治需要的通膨性的「經濟泡沫」可獲得解決。最壞的可能,軟性著陸,筋肉受創,被迫現出原形,可幸市場機制仍在,回復「一般平衡」,只要承擔政治後果。
獨裁國家則是以為政府專斷的「財政政策」,就能解決泡沫經濟的難題:政策性的選擇重點企業、公司(大多是國營的),給予財務上的貼補和優待,當作帶動經濟的火車頭。官僚的專斷決策,取代市場機制,因此需要個人innovation 的發明和新觀念的產品,不會出現。官僚經理人不必負經濟成敗的責任,只是政治責任。中央銀行只是附屬機構,市場機制喪失。最終結果是硬性著路,經濟萎縮,陷入「通縮」或是「停滯性通膨」。
拋棄市埸機制的獨裁國家,最終的解決方法是「計劃經濟」,而美其名為「國家資本主義」。即使計劃經濟可依計劃而生產,設若人民需要一條褲子,沒有市場價格的引導,獨裁派如何知道人民需要,而生產出一雙鞋子!資源錯置這還是小事:假如你要的是聖經,它卻生產出可蘭經,分配給你「學習」,這可就會是大事。
管制經濟和生產,就可控制人民的思想行為、道德意識:馬克斯說:經濟決定歷史的發展,-點也沒錯。共產黨不可能不會管制經濟:騰訊的馬化騰所說的:只有國家才能賺大錢,人民要滿意於賺小錢。這只是一廂情願,沒有市場經濟,那有賺錢機會?錢哪有大小之分,權力決定一切。權力是一體的,哪有你有大權力,我有小權力,各不隸屬,各遂其生的道理?
這也為甚麼西方世界為什麼要「政教分離」,這也為甚麼自由市場派人士對「泡沫經濟」持有戒心,懷疑這是不是政府在擴權,教育人民要怎麼消費?這是不是走向極權的第一步?政治是不可能解決經濟問題,經濟只能靠經濟方法解決:自由市場,保障私人和企業的創發、努力和收獲。
事實很清楚:眼前世界兩大經濟體,不同的經濟思維和政治結構,你我不需要太長的時間,就會知道兩者間會有如何不同的結果和命運?—-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涇渭分明,很快就會分曉:你我倒不必擔心,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凱因斯說:長遠而論,我們都過世了!這個論點很快就會被証明是謬誤!
作者: 王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