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期末,又即將迎接2024年總統暨立委之關鍵性選舉,由於學生投票族群的大學所在地及投票戶籍地的差異,加上2014年國內太陽花學運風起雲湧,導致各個學生組織或公民團體經常組織「青年返鄉專車」,希冀以共乘方式減少學生通勤成本並提升青年投票率。嚴格來說,一般以為歷年大選會開啟返鄉專車會對民進黨當選有利,對國民黨當選不利,唯有一次例外:一是2018年地方九合一大選,受到韓國瑜風潮的影響,而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取得大勝。
職此,依過往的經驗,倘若總統暨立委之關鍵性選舉,若有青年返鄉專車幾乎是民進黨勝選得利,導致國民黨在推動「不在籍投票」並不積極,國民兩黨尤其對不在籍投票所涉及境外的電子投票也極不信任,特別是遠在中國的臺商、台幹、台青及台生倘若用電子投票勢必引起選舉不公。直至民眾黨後總統候選人吳欣盈在電視政見發布會上力推「不在籍投票」,又引來網路上正反意見的激烈討論。
至於不在籍投票最簡潔俐落的處理方式,是2020年親民黨總統候選人在電視政見發布會直言:不需要把不在籍投票想得太複雜,每個選票投開票所只需要放兩個箱子,一個放青年票箱;另一個放原住民票箱,不在籍的青年選民和原住民選民在選前於中選會上網登記要不在籍投票即可。筆者認為宋楚瑜先生的倡議不僅能避免不在籍投票衍生境外電子投票的公平性、公正性、公開性的問題,優先處理的是國境內針對青年及原住民即便因不在籍也能方便投票的可行方案。
可嘆的是,中選會及朝野立委諸公在這四年推動不在籍投票意願缺缺,完全沒有考量到青年學生或原民所需負擔高額的投票成本。事實上,所謂「不在投票所投票」(或稱「缺投票席」),其內涵是說明選民在選舉日因某些特殊因素「不方便」或「不可能」到指定之投票所投票時,可事先向戶籍所在地的合法選務機關,申請以其他方式無償投票權的一項制度。此一項制度在一般民主國家已經行之有年了。
民主國家大部分都將不在投票或缺席投票制度,視為政府應提供選民的一項基本服務,以方便選民履行其投票參政的權利,甚至連印尼政府都推動境外不在籍投票,在臺北的印尼代表處可看到印民移工排隊投票。筆者認為實施不在籍投票的優點與缺點,倘若實施不在籍投票可以有三項優點:首先,選民有更高的意願的參與及便利性來參與投票;再者,減少選舉行政的成本;第三,增加選舉的唯一性。但相對來說,實施不在籍投票也可能造成:第一,投票的秘密性損失;其次,增加舞弊的可能性;第三,恐對重大事件可能會有不當的影響。
選務機關能否稟持公正性也是一大政治紛擾,不在籍投票實施能否順利順利進行,所涉及的因素包括:選民信任度、選務行政能力、社會需求性,以及改變選舉結果的可能性。尤其是選務機關行政表現,更是直接影響這制度實施成果的好壞,它也影響民眾對非投票投票的信任與否。比如:彰雲嘉地區戶籍人口在新北市流動者多,倘若新北市將彰化、雲林、嘉義等地區不在籍投票開出,恐怕會有翻轉選舉勝負之紛爭。
然而,隨著臺灣民主深化,定期的選舉在台灣社會只會日益常態化,選務工作也必須跟得上時代,進而降低青年選民的投票成本,故針對不在籍投票於選票印製、分送過程可能產生的困難點,研擬應用電子選票解決上述困難的可行性研究,惟其技術可行性、社會接受度等均納入中選會、內政部選務精進的範疇,減少青年返鄉投票的成本。
作者:林士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