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選民都感慨,政論的討論多是聚焦於藍白整合、棄保,或者流於誣告、誹謗等話題上。筆者認為,民主政治的真諦,確實是在於選出要指引國家走向的領導者,唯有從政策面討論與比較各組候選人的路線之異,才是成熟的公民社會的體現。不同候選人,對於政見願景、成效、可行性等方面的倡議、辯論、共識,就是選戰的政策戰。
政策戰對總統大選的重要性,體現在超越個別事件的「背景」上。事實上,總統候選人的政策,眼光敏銳的選民往往藉由該政黨的意識形態,或其在過往行政歷練的成功政績裡尋得線索進而對候選人進行評價。
具體來說,過去三個月,賴清德維持領先,而侯友宜的民意支持率,與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從互有消長的勢態。筆者認為,之所以導致這情形,除了因為民眾黨的縣市首長深陷弊案的緣故外,賴清德或侯友宜在過去都有縣市首長或中央政府行政的歷練,而他們同樣因高滿意度而博得選民信任,也因為信任,所以讓選民對他們的政見有更多的可信度。
相反的,柯文哲就是因為政見相當發散,讓選民看不出其言何謂,而且在市長任內更是長年全國縣市長滿意度評比調查的倒數幾名,使柯氏只能用烏賊戰衝高短期支持率,但一進入長期對戰,就被賴、侯兩氏比下去了。
那麼,政策戰具體的攻防狀況會怎麼進行呢?操盤者是怎麼思考的呢?自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宣布將召開一系列「國家希望工程」政見發表會後,總統大選的政策戰正式揭開序幕。到目前為止,在各組候選人中,確實以賴清德在政策戰上的著墨最用心。筆者認為,這代表民進黨的操盤者認為,如果執意去打烏賊戰,執政包袱會在攻防裡產生不利影響。其次,民進黨的操盤者也意識到,唯有讓選戰主軸維持在政策攻防戰上,中央政府才也可以在選戰過程中,時時調整政策,讓「執政黨包袱」才能轉會為該黨候選人的「執政黨優勢」。舉例來說,主打社福、教育政策的賴清德,在提出「私校學費補貼」政策後,隨得到教育部之正面回應,這就是善用執政黨優勢,造福社會的主動出擊。
對於作為挑戰者的在野黨,無論是意在不分區的小黨,或有競逐總統資格的藍白黃等黨而言,如果想對執政黨有所衝擊,有時會發動對現有政策的,再提出完整而合邏輯的願景,才是正途。對在野黨來說,提出願景與政見,吸引與該政見理念一致的社會團體注意,進而為其背書。舉例來說,過去路權團體,常在選前表列將路權列入政見的候選人進入推薦名單。這對在地優勢沒有現任強的立委層級候選人來說,吸收進步性理念,就是試著在落後選區尋求突破口的機會。
另一種狀況是,在野黨提出了執政黨也無法否認的好政見,使執政黨有必要吸收作為政策,那不但是有利國家,也有利在野黨威信的攻防。舉例來說,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先生,前陣子提出要廢除「巴氏量表」,減輕家中有長照長輩之家庭的壓力。隨使中央政府必須檢討現行法規,不然會引起選民更大的質疑。那對在野挑戰者而言,這當然是博得聲望的一輪政策戰攻防。
總而言之,在關注政治新聞花邊之餘,筆者認為,不可忘記政策才是作為選民的我們該關心的事。公民越是關心政策,政治的辯論才能更趨向求真求善的境地。
作者:楊徽之